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大连市中山区解放小学为了有效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本着"求实、求稳、求新、求进"的工作方针,坚持"依靠人、为了人、成就人"的办学理念,采取"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的办学策略,以"爱的教育"研究为主线,创建优质特色学校。一、建立"爱的教育"生态环境(一)改革学校组织机构学校将原校长室下设的两个管理机构(教导处和后勤)改为六大部门,即德育部、教学部、研训部、教学服务部、教学资源部、心理教育部。德育部负责德育、少先队、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建设工作;教学部负责学科教学工作;研训部负责教师培训和教育科研工作;教学服务部负责财务管理  相似文献   

2.
余灿涛 《中国教师》2014,(14):67-69
<正>当前,学校教育走向特色化、校本化既是时代对教育的呼唤,又是学校自身发展的必然途径。的确,特色办学为普通学校的成长和发展带来最佳契机。在这种背景下,江海小学通过不断的探索与总结,在充分考量学校文化传统、诠释学校文化内涵和挖掘特色项目育人功能的基础上,最终形成"温润教育"的特色办学理念。"温润教育",即以温柔的情怀润泽心灵,以温暖包容的教育给予学生爱和信心。江海小学围绕"温润教育"的特色办学理念,展开了一系列特色办  相似文献   

3.
随着千校一色的渐行渐远,校园文化建设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校园文化是办学的高层次要求;校园文化就是品牌,有品牌的学校才有市场;创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是打造强势品牌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我校以爱为校魂,本着环境育人的思想,不断优化爱的育人环境,并已形成特色,初显成效。  相似文献   

4.
从教育的目标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来看,教育的理想目标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向社会各行各业提供优秀的人才。目前虽然社会各界意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关措施加强德育工作,但是在各层次高等学校中乃至整个社会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和观念还未得到彻底颠覆,因此将高等学校"爱的教育"提到显著的高度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文章在阐述爱的本质意义的基础之上对目前高等学校"爱的教育"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做出分析,提出高等学校"爱的教育"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会爱自己、爱他人,并呼吁全体校师生以及整个社会为实现"爱的教育"的目标而不懈努力,继而为改善德育工作的效果,提升人才素质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一我校为江苏省首批实验小学,是一所有着深厚文化积淀和丰富办学经验的百年老校。长期以来,学校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恪守"让儿童天天快乐,让教育处处精彩"的办学思想,全力营造和谐校园,倾力打造"爱心师群",努力构建"智趣课堂",着力培养"阳光少年",形成了"凸显艺术教育,构建智趣校园"的办学特色。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  相似文献   

6.
《辅导员》2011,(13):77
东苕溪畔,百年老校德清县洛舍中心学校历经风雨,薪火相传,持续发展。学校以"崇尚科学,爱国荣校"为校训,遵循"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的教育理念,坚持"以创新为动力,以发展为目标,以特色为追求"的办学思路,着力实现"厚基础,强素质,重特色"的办学目标,"严谨、爱生、团结、创新"的教风、"文明、守纪、勤奋、求真"的学风、"惜时、勤奋、自信、自强"的校风都日益醇正,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各项工作成  相似文献   

7.
2013年1月,我校加入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成为其成员校.为推动学校整体发展,切实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提出以“智爱”为特色的办学模式,提升学校办学品质.“智爱教育”办学理念,即“以智成才、以爱成人”,意在秉承实验二小“双主体育人”“以爱育爱”的办学理念,并依据地域特点、文化传承与学校发展现状,使教师以丰富的智慧和爱的品德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进而唤醒学生蕴藏的智慧,激发良好品行.  相似文献   

8.
我们认为,教育即爱的教育,开发以爱的教育为目标的校本课程,也就是为学生营造爱的大课堂,使学生懂得爱,学会爱。为此我们立足于探求营造爱的课堂的方法,思索、探究、实践、构筑培养胸怀大爱的人的办学方向和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9.
自2000年建校以来,大连开发区第七中学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经过十一年的教育实践与研究,学校逐步经历了"双语特色项目——六大办学特色——国际化教育特色学校"的发展历程。作为一所国际化教育特色学校,学校提出未来十年要坚持"创办卓越教育,成就卓越人生"的办学思想,秉承"多元发展,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本着"为学生终身卓越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不断追求内涵发展,按照"文化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特色扬校"的办学思路,全员培养卓越教师,全面开发卓越课程,全力打造卓越课堂,全程培养卓越学生,全方位构建卓越文  相似文献   

10.
董红敏 《辅导员》2010,(6):38-38
随着“千校一色”的渐行渐远,校园文化建设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校园文化是办学的高层次要求;校园文化就是品牌,有品牌的学校才有市场;创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是打造强势品牌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我校以“爱”为校魂,本着环境育人的思想,不断优化爱的育人环境,并已形成特色,初显成效。  相似文献   

11.
宜昌市西陵区得胜街小学继"开放教育"之后.结合校情,大力开展"爱的教育",为学校德育工作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天津教育》2006,(4):56-56
天津市河东区汪庄子小学创办于1951年,是一所全日制“双高普九”规范校、素质教育示范校、艺术教育特色校。学校拥有一支素质高、师风正、能力强的教师队伍。石秀芬校长秉承学校五十余年的文化传统,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创新为本、发展为本”的办学原则,逐步确立了“依法治校、质量立校、人文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形成了“教育设施现代化、学校管理人文化、队伍建设专业化、教育质量最优化、艺术教育特色化”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3.
正阳澄湖畔,草鞋山下,坐落着一所百年老校——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学校始建于1906年,学校本着"让每一个孩子享受爱与智慧的品质教育"的办学理念,以"唯实、求真"为校训,坚持质量立校、特色亮校、科研兴校、文化强校的办学策略,全心追求办学的美好愿景:让每一个孩子成为——人格健全、适应现代社会的快乐少年;知书达礼,具有传统文化气质的美德少年;奋发向上,爱学习、会学习的智慧少年。学校坚持书法写字教育为办学特色。自1998年至今,写字教育已成为学校办学的一张亮丽名片。学  相似文献   

14.
高等职业教育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实施特色发展、专业引领、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战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办学综合实力,打造高职品牌.  相似文献   

15.
邓蕙 《天津教育》2012,(6):16-18
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被社会上亲切地称为"小外",是1964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批示下创建的全国首批7所外国语学校之一,现为天津市直属重点中学、首批示范性高中,全国外国语学校副理事长校。学校以"办国际化外国语学校"为办学目标,以"外语见长,教育开放"为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6.
袁再旺 《广东教育》2013,(Z1):35-36
我校秉承"崇文励教、育人兴邦"的校训,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积极实践"特色立校、特色兴校"的发展之路,社会声誉不断提升,谱写了学校办学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我校先后被评为"中国特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环保教育示范基地""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试验学校""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倡  相似文献   

17.
学院校园文化"八爱"主题教育活动主要是以"热爱党、爱祖国、爱学校、爱社会、爱人民、爱师长、爱同学、爱自己"八大内容为主题,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具有鲜明特色的、能形成和创造品牌的,并能取得实实在在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在活动独特性、实效性、长效性等方面的实践创新,学院"八爱"主题教育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学生思想政治与德育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8.
杨婉敏 《中国教师》2013,(10):52-54
<正>特色既是学校文化的生命之源,又是学校文化品位的应然诉求。文化既是创建办学特色的内核与原动力,又是学校发展的生命根基。办学特色与学校文化,二者应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广州市花都区骏威小学(以下简称"骏威小学")遵循教育规律和改革要求,立足校情,充分发挥自主性与创造性,大力构筑"童梦教育"校园文化,打造"童梦教  相似文献   

19.
办学,归根结底是办学校文化。一所好学校。必须是有先进办学理念、充满文化特色的学校。我校的核心文化是什么呢?经过87年的发展,经过广大教职工的不懈追求.经过历任校长的不断探索.充分吸收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和我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最终把“爱的教育”确定为我校办学的核心思想和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东至县实验小学以"让每个孩子受益最大化"为办学理念,以"立足校情、丰富内涵、提升品位、争创特色"为办学方略,积极构建"德爱、科智、才艺"三大特色板块。学校学生古诗词吟诵评级活动已制度化、常态化,神鹰航模兴趣班在省级航模锦标赛中崭露头角,艺术特色教育成果辉煌。丰富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