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上语文教师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学记>中有一段话说得好: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导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相似文献   

2.
南北 《教师博览》2004,(7):38-38
夏秋相交之时.家门口的一棵柿子树被一场罕见的大风拦腰吹断了。那棵树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每年都给当时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二笔可观的收入.所以很是让人心痛。我当时少不更事.便问正在对树叹息的祖父.冬天风也好大啊,还那么冷.它怎么就没被吹断呢?  相似文献   

3.
樊颖 《宣武教育》2006,(1):35-38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该走向何方?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更是必须思考的问题。去除种种标新立异的概念说法,种种华而不实的辞藻句子,我想《学记》中“导而弗牵,开而弗达”这八个字可以作为答案。这就是说,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开启一扇语文学习的大门,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  相似文献   

4.
这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中的一道习题: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学生的语文素养,所谓语文能力主要是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中潜滋暗长的。语文试卷应突出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考查。若语文试卷考点过多,就自然淡化了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考查,降低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区分度。  相似文献   

6.
一、增加题目的开放度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常常会见物思主或触景生情 ,此刻的感受、想法才是最真实的。因此 ,我这样引导学生 :“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年中 ,无论是阳历或是农历 ,都有许多传统节日。遇到佳节 ,你也许会回忆起美好的往事 ,也许会特别思念某个人 ,也许有许多话儿要向谁诉说……”一石激起千层浪 ,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 :有的学生想起了中秋节时 ,让他最先尝到月饼乐趣的舅舅 ;有的学生想起了“六一节”在公园前的十字路口 ,将他拉离车道 ,避免一场车祸的不知名的叔叔 ;有的学生想起了“母亲节”,可妈妈却因家庭纠纷过…  相似文献   

7.
一、删过多的拓展 我曾执教人教版第十二册课文《拉萨古城》,在学生只是对课文粗略地扫描之后,就急忙引导拓展:“拉萨古城给你的整体感受是什么?”“请小记者就课文描写了拉萨古城中的景点及特点进行采访。”“当小导游介绍你了解的西藏风土人情。”“写广告词宣传拉萨古城。”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引入了很多的课外信息,课堂容量相当大。乍一看,很有新课程的气息,拓宽了学生视野,激发了学生兴趣。可是,由于学生根本没有时间读通文本,更没有精力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语言文字,学生硬是入不了我设的“套子”。  相似文献   

8.
夏珊珊 《考试周刊》2010,(26):92-92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它表现为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的时候,不是轻易告诉他们方向,而是引导怎样去辨明方向。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准确把握“导而弗牵”的原则和尺度,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主动在教师精心设计、搭建的舞台上“主演”好每一堂精彩的课。  相似文献   

9.
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然而,在具体阅读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学生主体的淡化和文本的缺失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授之以渔,重视文本,指导学生和文本成功进行对话,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0.
马苏宁 《教师》2012,(27):70-70
上完了第17课《山谷中的谜底》,原本预定要两个课时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没想到在一个课时就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和完成。课后反思,我想成功之处在于:在实际教学中,不同于已有备课方案,而是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还学生以应有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达到了省时高效的目的。课的伊始,揭示课题后,我让学生看课题质疑。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题目写‘山谷中的谜底’,那谜面是什么?”“这个谜揭开了吗?是怎样揭开的?”  相似文献   

11.
教师要通过培养学生"学会善于提问,学会融会贯通,学会独立思考"三个方面进行"导而弗牵"的教学,从而启发学生学习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开拓思路,提升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12.
周琴  张向东 《四川教育》2007,(10):43-43
【活动案例】《高矮》课堂实录片段(体验比较的方法)。师:刚才有人发现老师比他高,你们说对吗?你是怎么知道的?生:看出来的。师:那唐旭同学和林姗同学(两个身高差不多的学生)呢?你们还能看出来吗?  相似文献   

13.
上课铃响了,我拿着教科书笑容满面地走进了课堂。“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通过预习,大家一定知道了很多,首先请同学们讲讲你在预习中的收获。”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讲述自己的预习所得。我也津津有味地听着。“老师,我有个问题想问一下?”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回头一看,是张明同学站在那儿。我立刻点头示意他讲出自己的问题。“第五自然段里,‘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这里为什么不用‘力气’而用‘气力’?”同学们的目光一下转向了张明,直觉告诉我:教学不能按预先准备的进行了。…  相似文献   

14.
赵楠 《山东教育》2014,(7):48-48
语文课堂就该删繁就简,教学中尽量排除一些形式化的、不必要的东西,把时间挤出来,力求做到“简约而不简单,平淡而不平庸”,挤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读书。现以《地震中的父与子》为例来谈谈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没有学生的自主探究,它就是僵化的;没有教师的启引,它便是苍白无力的。教师的“导”十分重要,教师必须把握好“导而弗牵”的分寸和原则,灵活运用教学技艺,促使学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16.
顾伟利 《辽宁教育》2013,(6X):73-74
<正>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这就意味着我们长期"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需要做根本性的转变,要"以学生为中心"。这就要求课堂教学必须:是情感的课堂,要唤醒学生的学习热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相似文献   

18.
著名特级教师翟裕康曾说:“有的老师搞新课程,是做表面文章。提倡学生活动探究了,不要探究的东西也要探究,表面上的轰轰烈烈,掩盖着可怕的一窍不通,上课热热闹闹,下课什么也不知道。”诚然,新课程需要合作,但不是凡事都得合作;新课程需要探究,但不是凡事都得探究;新课程需要多媒体,也不是凡事都得用多媒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导法,妙在得法,只一个“简”字罢了。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时,要为语文课堂过滤过滤,洗尽铅华,留取本真。一、舍弃繁杂的教学目标—简单 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目标太多太杂,教学就会像蜻蜒点水,匆匆而过,样样都不能达成。于永正老师在教学《小稻秧脱险记》时是这样定位教学目标的。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小稻秧脱险记》。请小朋友把手拿出来,跟于老师一起写课题。注意“稻”的笔顺。“秧”的右边起笔位置。师:学这篇课文,我们有四项任务。(投影出示,教师读)教学目标:1.读课文,读出生字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词语的意思。3.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后来是怎样脱险的?4.写生字,要求写得正确、规范。舍弃繁杂的目标首先要学会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学生已经会的,不需教;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必教;教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能教”。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基于学生已有的水平,设置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其间的‘距离’便是学生发展的空间,切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一切教学目标的定位,最终以学生的实际水平与发展需要为尺度。于永正老师在研究课后作业题的基础上制定了如上的教学目标。孩子们在课堂上跟着于老师一步一步地探究,扎扎实实地学  相似文献   

19.
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精神和教学需求对教学内容删繁就简,是新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门径.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从农、工、商、住、行、医六个领域的若干侧面展开,并不是要求人们咬文嚼字,而是引领师生把握住某些主题,深入历史情境思考探究.这就需要老师抓主要矛盾,淡化一定的枝杈信息,针对重点内容设置探...  相似文献   

20.
记得那是1979年12月底,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年会在上海召开。大会临时决定让我给代表们上两堂实践课。我的导师、老教研员徐振维告诉我:“代表们想听到真正的语文课。”当时,我刚满不惑之年,调到区教育学院工作不久,仍旧在一所学校任教,从初一年级教起,如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