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人学者,总喜欢在自己的书房内悬挂对联,借以陶冶情操、赏心悦目。这些对联,不少体现了主人的情操、品德、修养、兴趣、抱负和志向。当代著名女作家冰心老人于书斋内悬一副梁启超手书联: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她书斋内还有一副对联为: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此联饱含人生哲理,深谙辩证法之精义,既可作处世之箴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多姿多彩的对联艺术长廊里,有许多描写书斋或居室的妙联,亦庄亦谐,似铭似箴,颇值玩味。宋代大诗人陆游,以书为伴,将书斋取名“书巢”,并自题一联: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明代画家徐渭,在青藤书屋的石柱上刻了一副自撰联:未必玄关别名教须知书户孕江山清代咸丰年间学者王文韵在自己的“补读庐”书斋手书一联:好山水游其人多寿有诗书气生子必才清代文学家、画家郑板桥,在自己的书斋题有一副幽默风趣的对联:咬成几句有用书可以充饥养培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朱子全集》里载有一副十分有趣的居室联:东墙倒西墙倒窥见居…  相似文献   

3.
趣味语文     
1.下面是悬挂于某名胜古迹处的一副祖联: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括土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这副楹联咏赞的是谁?联中提到了他写的一部名著,叫什么名字?联语里有一个通假字,清指出并说明。再请你用一句话(不超过30字)概括俄语内容。2.清代乾隆皇帝的宠臣和筑了座书斋,请大学者纪晓岚题匾。纪晓岚深知和父子胸无点墨,又见书斋廊外满篱疏竹,新苞丛生,遂触动灵感,为题“竹苞堂”三字。和砷大喜,称其“雅致清高,妙不可言”,遂令镌刻,嵌于门首。后乾隆驾幸,指着匾额笑道:“爱卿上当矣。…  相似文献   

4.
趣说书斋联     
正"扬州八怪"之一的大诗人、大画家郑板桥在自己的书斋上撰联,联曰:百尺高梧,撑得起一轮明月;数椽矮屋,锁不住五更书声。此联体现了主人的书屋环境:清风、明月,茅屋、村舍,书声琅琅,主人在此读到天亮也不疲倦。此联情趣盎然,催人发奋。他后来还写了一副对联,联曰:咬成几句有用书,可以充饥;养培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此联妙在一个"咬"字,把人们钻研书本的情态及对事业的追求表达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5.
楹联欣赏     
读书非药能医俗;道德无根可树人。这是民间广为传诵的一副重视读书和道德修养的佚名书斋联(作者无法查考)。上联说勤读书,可以除掉鄙俗落后的观念,提高自己的修养。古人云“俗不可医”,而这联却是说医俗有术,“药”为读书,堪谓妙语惊人,发人深省。下联是说“道德”可以育人健康成长,强调“树人”,重在教人以德,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该联对仗工整,语言通俗,易懂易记。楹联欣赏@李春碧  相似文献   

6.
书斋是文人佳士读书著说的屋室。给书斋取 名,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名人书斋名多引人注 目,以下采撷的书斋题名,言简意赅,含蓄隽永,或 作为自勉,或表示自己的爱好,或表示自嘲,或以之 寄情,细细品味都别有一番情趣。 陆游的“老学庵” 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的书斋题名为“老学 庵”。他说:“予取师旷‘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语 庵。”以此激励自己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进取精神。  相似文献   

7.
书斋联拾趣     
人学士“唯有读书高”。读书何用?有求官的,有救国的,有创业的,也有消遣的.从他们的书斋联语中大致能看出其旨意。略举数副以资谈趣。  相似文献   

8.
文人学士“唯有读书高”。试问读书何用?有求官的,有救国的,有创业的,也有消遣的。从他们撰写的书斋联语中大致能看出其旨意,略举数副以资谈趣。南宋楼大防,孝宗隆兴进士,官至枢密院参知政事,其书斋联是:“门前莫约频来客,座上同观未见书。”他惜时如金,不愿招惹那些俗气的“频来客”聊天扯谈;但若有奇书异卷,必定要邀请同仁友好共赏。  相似文献   

9.
<正>书斋,也就是书房,是中国文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在这里藏书,在这里读书,在这里思索,在这里写作。同时,他们也将书斋看成一种精神的寄托,为书斋命名、为书斋题写对联,以此来表明志向,寄托情怀,勉励自我。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据说,苏轼年少时,在父亲苏洵的教导下,博览群书,知识丰富,常常受到夸赞,他就有些骄傲了,写了这样一副对联挂在自己书房: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相似文献   

10.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渐丰富。许多人读书藏书,随之产生为自己的藏书室命名的想法。书斋有书房、书屋、庵、堂、观、居、轩、馆等别称,而书斋的取名更是丰富多彩,大概不外如下几类: 以书斋所在地的物来为书斋命名。明代学者杨仪的读书处庭内有桧树七棵,其书斋就叫“七桧山房”;清代学者惠周惕的庭院有红豆树一株,颇珍爱之,便以“红豆书庄”作为斋名,其子惠士奇也据此将自己的书斋叫做“小红豆斋”;清代陈介祺书房有古钟十口,自珍自爱,名书斋为“十钟山房”。其他还有“竹深堂”、“万卷楼”、…  相似文献   

11.
在上海豫园的万花楼,悬挂着这样一副妙趣横生的叠字联:“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洽洽;风风雨雨,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此联无字不双,每词重叠,构成了一副妙趣横生的叠字联,描绘了一幅花红草绿、燕飞莺啼、雨细风柔、如诗如画的风景,读之琅琅上口,思之津津有味,令人顿生情景交融、心旷神怡之感。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文人墨客多有自己的书斋,而各式各样的书斋名,异彩纷呈,透过这些书斋名我们可以窥视到其主人的兴趣爱好、理想追求等文化内涵。概括起来书斋命名的方式主要有四种方式。一、命名源自诗文名句一些学者,为了表明心志,常常从古诗文名句中选字取意,以命名自己的书斋。1.锲斋古文字学家商承祚书斋名。取荀子“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之意,勉励自己在治学道路上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2.四当斋江苏章钰(1865—1937)的书斋名。取南宋大藏书家尤袤形容自己书癖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文人墨客多有自己的书斋,而其名称各式各样,异彩纷呈,透过这些书斋名我们可窥见其主人的生活情趣、理想追求、意志信念等丰富的文化内蕴。一、寄寓书斋主人的怀抱、理想、志趣的书斋名,如:锲斋古文字学家商承祚的书斋名。取荀子“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之意,勉励自己在治学道路上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羿庐柳亚子住香港九龙时书斋名。取神话故事后羿射日之意,  相似文献   

14.
欣赏书联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传统语言艺术,是民族文化的精粹.读联,可谓其乐无穷.在浩瀚的联林中,不乏哲理隽永、意趣盎然的书斋联、读书联.  相似文献   

15.
叠字联趣话     
对联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叠字联又是对联中的一朵奇葩。它以对联的格式写景状物描人绘事,用字奇特又构思巧妙,内涵深邃且别有情趣。叠字联多出在风景名胜之地。山东济南的趵突泉有一副闻名遐迩的叠字联: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此联用五个“飘”写泉水的流动之态,用五个“冒”绘泉水的涌动之状,形象生动,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苏州网师园的叠字联曰:“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上海豫园有一副近似的叠字联:“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洽洽;风风雨雨花花草草年…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古今不少名人雅趣十足,往往喜欢为自己的书斋命名,以自娱自乐。书斋的命名,匠心独运,煞费苦心,或明志,或寄情,或自勉,或戏谑,或自嘲。这些书斋名,饶有情趣,韵味深长。品味这些书斋名,从中可以窥见主人各自的精神风貌,还能在修身、治学等方面得到有益的启迪。老学庵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书斋名。语出刘向《说苑》:"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陆游一生以坐拥书城为乐,"老学庵"表达了诗人活到老、学到老的决心和信念。  相似文献   

17.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撰写的对联犹如苑中之卉,多姿多彩。教学之余,我乐于此苑中流连。蜜蜂喜采卉,我乐集对联,身边常随一笔一本,或逛街串店,或读书阅报,或观景览胜,见有妙联,即悦而录之。1987年,欣闻徐州名胜戏马台修复告竣,便抽暇前往以一览为快。登上巍巍之台,见古朴典雅的殿堂亭阁上,出自名人之手的副副楹联,阳光之下熠熠生辉,顿时游兴倍增。于是,边赏景,边录联,不知不觉中,竟得联近二十副。抬头望日,已傍西山矣。乐陶陶而归,如获至宝。春秋几载,集联数本,置于案头。每当一天忙过,妻儿睡熟,便伏三尺书案,对一盏青灯,翻开集联小本,一副副品读起来。此时,如同在翻阅厚厚的历史稿本,  相似文献   

18.
书斋是古今文人学者读书、创作、藏书之所,更是其精神巢穴,心灵港湾。许多名人学者都喜欢给自己的书斋起一个别致的名字,或以纪事,或以绘景,或以状物,或以明志,或以寄情,或以自勉,取义深长,发人深思。其中有一些斋名颇多谐谑之趣,读来让人捧腹喷饭。  相似文献   

19.
晋代诗人陶渊明爱书如命,长期勤奋读书,他曾写有一副自警联: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年轻时无书不读,他曾手书一联明志:发奋识遍天下牢;立志读尽人间书。宋代诗人陆游酷爱读书,经常废寝忘食,即使到了多病的晚年,仍然“读书有味身忘老”,甚至把自己的书房也取名“书巢”。他的一副读书联,更为千古传诵: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迷流年。明代画家、文学家徐文长嗜书成痹,他的书屋图书满架。他曾有联云:未必玄关别名教;须知书户孕江山。显示了一个学…  相似文献   

20.
古今文人,大都有个朝夕相处的书屋,他们为书屋撰联,或以自勉,或以抒情,或以明志,把对人生的理解寓于平淡的字句之中,把自己的性情寄托于对联的言外之音,读来富有生活气息,又充满哲理,耐人寻味。书斋联常常以惜时苦读圣贤之书自勉。南宋楼大防,孝宗进士,官至枢密院参知政事,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