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的历史时期,对班主任工作挑战最大的可能就是"问题学生"的教育问题了。在一个班级中,如果有几个"问题学生",班级的工作无形中就会增加许多;如果"问题学生"多了,班级里的工作就变得艰难。因此,对"问题学生"的教育是班级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2.
王玮 《考试周刊》2011,(84):210-211
"问题学生"的教育及转化一直是一个令老师头疼的问题。那么,什么是"问题学生"?"问题学生"产生的根源是什么?"问题学生"背后的"问题家庭"有哪些类型?如何教育"问题家庭"中的"问题学生"?本文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李宗文 《广西教育》2010,(26):27-27,36
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有"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之语。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先生疑后释疑",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有问题问,敢提问题,  相似文献   

4.
张敏 《宁夏教育》2012,(1):34-35
近些年来,我们的课改似乎有些浅尝辄止的味道,从"满堂灌"走到了"满堂问",就停留在了一个层面,少有新的进展。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即使是一些优质课,也不难发现:教师更关注的是如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而不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不断地抛出一个个问题,再让学生解决一个个问题。当教师手中的问题解决完了,这节课也就"顺利"完成了。  相似文献   

5.
问题学生是指有学习障碍、有不良行为或心理不健康等特点,并需要帮助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问题学生"是教育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每个班集体当中都有这样的学生,问题学生的转化,关系到一个班集体的稳定,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成功转化问题学生是一个合格班主任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6.
杨静慧 《辅导员》2010,(10):41-41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可见教师不仅要考虑自己如何教,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如何学,把"金钥匙"交给学生,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教"对于任何一个老师来说应该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但怎样通过这个"教"来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使之具有强烈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的精神,这当中就涉及了许多教学艺术问题。  相似文献   

7.
每一个班都有几十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个性,特征。教育没有千篇一律的模式,需要班主任探索研究。转化"问题"学生是班主任最艰巨,最头痛的案头工作。这些学生纪律性差,成绩低,时常有可能在班中兴风作浪,严重影响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生涯,形形色色的"问题"学生都见过,每个"问题"学生都有不同个性,但有一个共同特点:纪律松散、成绩差。总结多年来班主任工作,我认为转化"问题"学生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时成来 《青海教育》2011,(11):42-42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知识始于问题,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问题意识"是科学素养的核心。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数学使人精密,数学课堂更需要从培养学生的思辨入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呢?创设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思维不失一个好方法。数学教材中的"试一试"是一个现成的创设问题,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试一试"的作用。巧用"试一试",会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精彩。  相似文献   

10.
"语文真难!"这是大部分学生的烦恼。"写作文真难!"这不仅是学生的烦恼,也是一直困扰许多老师的一个问题。学生对学习的畏惧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语文的畏难情绪呢?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契机     
郭莉 《辅导员》2014,(10):69-69
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我们称之为"问题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殊不知,错过学生的一个教育机会,没准就错过学生的一辈子。"问题学生"同样拥有一颗真诚纯洁的心灵,也有被尊重被赏识的愿望。对"问题学生",只有诚挚的师爱,才能填补他们心理的缺陷,消除他们心理的障碍。所以,班主任应当对他们给予更多的教育引导和关爱,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问题学生"。  相似文献   

12.
哲学问题     
哲学系新生入学后的第一次水平摸底测试。试卷上只有一行字:"这也是一个问题吗?" 一个学生在试卷上写道:"如果这也是一个问题,那么这就是该问题的答案!” 结果,该学生成绩为“A”。  相似文献   

13.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新课标改革特别强调对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提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四种能力。随着我校课题《小学数学"以大问题"引领学生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如火如荼的进行,我发现"以大问题导学"的教学,从问题设置、课堂提问到问题解决及反思与评价,无一不在贯彻《新课标》的思想,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上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下面我就从"大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几个环节诠释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张静 《考试周刊》2009,(16):63-64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学生始终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位从事钢琴教学近二十年的师范院校的教师。在我几十年的一线教学中,当学生在回课时曾有多少次的"再来一遍",我已数不清,也记不得了。但对"再来一遍"时学生表现现象的共同性,让我越来越觉得,这好象是不同年龄、不同程度、不同情形学生弹奏时的一个共同问题,教师的一个共同的"困惑"。尤其是对于程度浅、年龄小一点的学生来说,好象这一  相似文献   

16.
"问题学生"的转化是高中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暴力行为、上网成瘾、早恋等常见的三个方面对"问题学生"的成因作了深刻剖析,并结合高中班主任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17.
"语文真难!"这是大部分学生的烦恼。"写作文真难!"这不仅是学生的烦恼,也是一直困扰许多老师的一个问题。学生对学习的畏惧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语文的畏难情绪呢?  相似文献   

18.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相似文献   

19.
陈秀娥 《学语文》2012,(3):35-35
亚里斯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我们的学生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相似文献   

20.
随着"自主课堂"理念的实施,我逐步认识到,以往的课堂上,我设计了一个个看似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问题,其实是在给孩子"搭桥",其实是扶着孩子过桥,而要想让课堂成为真正的"自主课堂,"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自己去"建桥"。怎样教学生"建桥"呢?理解一:了解学生"建桥"的能力只有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