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印芳《滇诗重光集》网罗散佚,搜集丛残,对存传道光至光绪间云南文献贡献尤大。《滇诗重光集》例仿《滇诗嗣音集》,诗人小传的文献史料价值较高,知人论世,评价中肯,且富有文学性。集中所收诗人与作者多有诗文往来,在其《五塘诗草》及传主诗作中有反映,给许氏诗学思想、诗歌创作、总集编纂以综合性观照,可以弥补学界前期对其研究的单一视角。揭示《滇诗重光集》的编纂体例、内容、特色及文献价值,有助于认识许印芳在各领域的成就、贡献和地位。  相似文献   

2.
清代诗人马恂的《此中语集》五十六卷已经散佚,仅赖史梦兰《永平诗存》收录才得以部分流传.其诗歌创作承继了杜甫的“诗史”精神,记录了时代的风云变幻。由于受长期科考应试影响,加之当时宋诗运动的熏染,其诗歌表现出以学问为诗、以议论为诗的倾向。马恂这类诗人是清代冀东文坛上不可忽略的存在,对于清晰描述清代冀东文学发生发展脉络意义重大。因此以史梦兰《永平诗存》的整理出版为契机,系统彻查冀东地区清代诗文集的存佚状况,从而进行抢救性保护和整理,将是振兴冀东文学研究的一个良好开端。  相似文献   

3.
刘祖培的诗多写于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期,是诗人青年时代的产物,结集为《阿佤山和澜沧江的歌》(云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年版)。以后,诗人改行写小说去了,而且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已经出版的就有长篇小说《密林》、《姐哨》,短篇小说集《并非游戏》等,发表的中篇还有《部落木鼓声》、《圣洁的白塔》等。作为诗歌创作的余音,一九七八年还出版过一本叙事长诗《芦笙战歌》(人民文学出版社),虽然取材仍不离边疆少数民族的生活和斗争,但在艺术风格上,已不同于青年时代的诗作,明显带上了时代的烙印。本文仅就收入《阿佤山和澜沧江的歌》集里的短诗,发表一点不成熟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伦明是广东近代的诗人,《伦哲如诗稿》是其主要诗集。版本与诗作佚字、分期与诗作题材、诗作特色与不足是分析《伦哲如诗稿》的主要方面。诗作中的书世界、叠韵怀人诗是伦明诗作的主要特色,比较一致的诗题与用韵,则是伦明诗作的明显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昭示诗歌创作与伦明身处的时代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5.
《声中诗》是清代康熙常州诗人徐锡我的诗集。此集一直藏于宗室弘晓的藏书楼中,故而知之者甚少。此集诗作在内容上,较多记录了其游历、交游、干谒与情感;在风格上展现出明显的唐音风貌;在认识意义上,是清代盛世偃蹇寒士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6.
著名白族诗人晓雪同志从五十年代开始进行诗歌创作,二十多年来,出版了七本诗集和诗歌评论集。还有一部分诗作散发在《诗刊》、《人民文学》、《民族文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上。这些诗讴歌了各民族人民的斗争生活,描绘了边疆的绮丽风光。属于那种感情灼热,思想睿智的一类。它们主要不是以客观  相似文献   

7.
果亲王允礼具有风流文采和行政才干。雍正时曾奉命经理达赖喇嘛人藏事宜,并沿途检阅各省军队防务,乃当时清朝治藏的一个重要事件,显示了清朝国威,印证了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期间所撰《西藏日记》并《奉使纪行诗》,刻画人藏旅途多变的风光,体现了热爱山水、融入自然与不忘使命、彰显国威相结合的双重内涵,具多方面价值,对研究清代西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柏葰是道咸时期重要的政治家,也是志意高迈、文名卓著的蒙古族诗人。有清一代,他是因科场案被杀的官职最高者。柏葰诗作主要保存在他的《薜菻吟馆钞存》中,留存有七百多首。其习唐而成的沉雄文风影响后代。对柏葰及孙崇彝现存诗作的研究,有助于揭示蒙汉诗歌交流视域中的蒙古族文学家族的诗歌创作风貌。  相似文献   

9.
田霖童年孤苦不幸,中年曲折勤奋,老年旷达乐观、潜心于诗歌创作。其一生以菊为伴,依河而居,顺河而游。田霖《鬲津草堂涛集》的内容以咏菊和纪游写景诗为多,风格冲澹、自然、清奇,诗体中尤擅绝句。研究田谋及其诗作对于认识清代德州田氏家族文学,挖掘德州地域文化和深化运河义化内涵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著我”是清朝诗人袁枚《续诗品》三十二首中的一个题目。两个字概括了诗歌创作的一条极重要的原则。所谓“著我”,说通俗些,就是诗中要有“我”,也就是要有诗人独特的思想抱负、性情遭际、喜怒哀乐,一句话,就是要表现诗人自己。有人问:诗人不是应该做阶级的代言人吗?为什么这里要强调表现自己呢?是的,诗人要做阶级的代言人,但问题是如何去做?一种是把“我”深深地隐蔽起来,俨然以阶级的“全权代表”自居,就象清代诗人尤侗在《西堂杂俎》中说的:“有人于此,面  相似文献   

11.
元稹一生三次经过商於古道并有诗纪行。其商於诗作中既有蓝田、蓝桥驿等人文地理意象,也涉及秦岭、辋川等自然地理意象。这些诗作可以呈现诗人古道羁旅的行迹路线,勾勒出古道地理概貌;展现诗人记录景致、吟咏四皓、题壁留诗和寄诗酬赠等丰富的诗歌活动;反映出诗人达观的人生心态、昂扬的政治热情、寄情怀人的思念关切和面对年华流逝与物是人非的人生之悲。其行迹及诗作皆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晚唐诗人张桔一生不懈地致力于诗歌创作,诗作内容丰富广泛,除写景纪游诗、咏史诗外,重要的内容还有对唐代乐舞艺术的描绘歌咏、直抒胸臆、反映国计民生等,多侧面、多角度的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真实面貌。描写歌舞艺术的诗唐代的歌、舞、乐、画等艺术都很发过,对唐诗的繁荣起到不小的促进作用,许多诗人都写过此类诗,像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李贺的《李凭经溪引》等,都是写乐声的名作。张枯此类诗数量不少,都是用律诗、绝句的形式,记叙描摹了中晚唐时期歌舞音乐的繁荣景象,是张柏诗中很值得珍视的一类诗。他的诗作中仅描写乐器的诗就…  相似文献   

13.
《庚子都门纪事诗》是近代蒙古族现实主义诗人延清的诗集,原名《巴里客余生草》,分为六卷,分别为《虎口集》《鸿毛集》《蛇足集》《鲂尾集》《豹皮集》《狐腋集》。六卷各自独立又互相关联,浑然一体,并以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愫贯穿其中,各卷命名无不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匠心和巧妙安排。通过对各卷命名艺术的研究可以发现延清诗歌创作的心路历程和审美取向,从而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延清本人的思想和他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朱湘的新诗主要收入四个集子,即《夏天》(1925年)、《草莽集》(1927年)、《石门集》(1934年)、《永言集》(1936年)。其中《永言集》收入了其它三集以外的诗作,不是朱湘某一新诗创作阶段的结集,而其它三个集子分别代表了朱湘新诗创作的三个不同时期。《石门集》中有朱湘英体十四行诗17首,意体十四行诗54首。这些十四行诗,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看,都代表了十四行诗移植到中国的重要实绩。这些诗创作时间约在1930年到1933年间,虽然《石门集》在诗人死后半年  相似文献   

15.
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谥文悫,江苏长州(今苏州市)人。乾隆进士,历仕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加尚书衔。著有《说诗啐语》、《归愚诗文钞》,曾编选《古诗源》、《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清诗别裁集》等。其美学思想集中于诗歌创作理论的阐发,其诗话《说诗啐语》在清代繁富的诗歌批评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6.
杨炯是“初唐四杰”之一,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14岁应神童举及第,但仕途不遂,40余岁仍官盈川令。有《杨盈川集》10卷。杨炯虽不是唐代诗人中赫赫有名的大诗人,所传诗作也不多,但一首《从军行》使他在初唐诗坛不同凡响,这首诗代表了唐人积极向上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闻一多的《红烛》、《死水》、《真我集》等三部诗作意蕴丰富,其整体可以勾勒为一座“红与黑”的诗歌殿堂,这是诗人与其诗歌的精神轮廓。诗人的心灵历史及心理特征在诗中显现了美育为上的救世情怀,其诗作具有“纯形”的诗美特征和沉郁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8.
一1982年第11期《诗刊》,在发表吴奔星先生(1913—2004)的新诗《别》时,签发这首诗的诗人邵燕祥先生在致吴先生的信中说:“想不到老先生能有此清词丽句。”这是吴先生的熟悉者,对《别》的印象。原与吴先生不熟悉者如诗人田永昌先生,阅《别》后见到吴先生时的印象,是感到“很难将那些年轻的诗(指《别》等)和前面的(老)人挂起钩来”。显示了老诗人与流于笔端的“清词丽句”的“年轻的诗”之间的巨大反差。年届古稀而能有此看似委婉动人的“言情说爱、倾诉相思”之诗者,古往今来,究属罕见。那它会不会是一首李商隐式的、名为相思实乃咏史的诗作…  相似文献   

19.
刘应秋纪行诗主要收录在《长安杂咏》、《山居纪事》和《燕游草》中,三个诗集从不同角度记录了诗人的见闻、遭遇和人生追求。他的纪行诗融合了写景山水诗和咏史怀古诗的优点,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20.
明代,由于陕西三边总督驻节固原,先后有五十多位部院大臣出任陕西三边总督。这期间,留下了不少诗作,在固原历史上是最多的时期。就其内容看,有戍边感慨的;有描写战争的;有登高览胜,寄情山水的,等等。清代,基本是山水、古迹记游诗。本文依据明《嘉靖固原州志》、《万历固原州志》、清《宣统固原州志》、《民国固原县志》所载,仅选其中部分以论其大略。 一、明代萧关道诗旅文化生成背景 明朝正统以后,西北边境(延绥、宁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