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由澳大利亚国家健康和医疗咨询中心提供资助的一项研究.此项研究探讨了23位唐氏综合症儿童气质特点及对他们母亲教养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唐氏综合症的儿童与正常儿童明显差异.容易型气质的唐氏综合症儿童比困难型儿童容易引起母亲的直接教育反应和较少的负情绪语言表达;而且母亲的教养方式与唐氏综合症儿童的气质中的活动性、节律性、趋避、适应性和心境纬度有显着相关.  相似文献   

2.
研究通过比较学龄唐氏综合症儿童与普通儿童发非鼻音/a/、/i/、/u/及鼻音/m/的平均鼻流量值(MNS)的差异,旨在了解学龄唐氏综合症儿童鼻腔共鸣特点,探讨年龄、性别及健康状况对儿童鼻腔共鸣功能的影响,为唐氏综合症儿童鼻腔共鸣障碍的矫治提供临床康复建议.研究发现健康状况及年龄极其显著地影响MNS,而性别对其没有显著性影响.具体表现为:学龄唐氏综合症儿童非鼻音的MNS均显著低于普通儿童,而鼻音的MNS均显著高于普通儿童;青春期之前,两类儿童的非鼻音的MNS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青春期之后,两类儿童非鼻音的MNS均有所降低,且与青春期之前相比,各自的差异均不显著;两类儿童鼻音的MNS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且青春期前后,MNS差异极其显著.  相似文献   

3.
随着特殊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提高唐氏综合症儿童生活自立能力和能够实现基础的生活自理,已经成为从事智障儿童教育者关注的重点。本文就从如厕训练、饮食训练、衣着训练和卫生训练等方面精细地分析了训练方法,以便尽可能地提高训练效果,让唐氏综合症儿童实现生活自理。  相似文献   

4.
从前语言阶段、语音和词汇发展、形态句法习得和语用发展这四个方面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唐氏儿童语言发展研究的现状和成果作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的研究趋势以及在我国开展唐氏综合症儿童语言发展研究的意义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5.
王燕 《学周刊C版》2014,(9):62-62
本文就一例青春期唐氏综合症儿童的情绪行为问题,通过观察分析问题行为原因。笔者采用忽略促进、代币法、差别强化等行为改变技术对其青春期的情绪行为进行干预和矫正,希望为唐氏综合症儿童青春期的情绪与行为训练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一例青春期唐氏综合症儿童的情绪行为问题,通过观察分析问题行为原因。笔者采用忽略促进、代币法、差别强化等行为改变技术对其青春期的情绪行为进行干预和矫正,希望为唐氏综合症儿童青春期的情绪与行为训练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研究采用自编的“3-6岁儿童自我控制教师评定问卷”,以“半年”为单位对3-6岁儿童自我控制进行测量,考察3-6岁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的敏感期和自我控制各维度之间在不同年龄和性别群体内的发展差异.结果表明,3-6岁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3.5岁到4.5岁是自我控制发展的敏感期;女孩的自我控制水平显著高于男孩;男孩自觉性的发展水平滞后于自我控制其它维度的发展,而女孩自觉性的发展水平最高.为了提高3-6岁儿童自我控制水平,教育工作者应该依据自我控制发展的敏感期,及依据不同年龄阶段自我控制的年龄和性别发展特点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8.
在实施智障儿童适应性功能教育课程中,遵循个别化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接受教育的智障儿童的智障类型越来越复杂.从遗传性智力障碍到学习障碍;从唐氏综合症到脑瘫;从精神性的情绪障碍到孤独症等.  相似文献   

9.
在实施智障儿童适应性功能教育课程中,遵循个别化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接受教育的智障儿童的智障类型越来越复杂.从遗传性智力障碍到学习障碍;从唐氏综合症到脑瘫;从精神性的情绪障碍到孤独症等.……  相似文献   

10.
儿童的自我控制是一种重要的能力,这种能力影响着儿童的学习、品德、情绪等,同时也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生理和心理水平的发展,儿童的自我控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特点,培养其自我控制能力也应具有相应的教育对策。本文以理论与个案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特点,提出了一些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