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艳  谢军蓉 《新作文》2022,(2):20-22
一、范例欣赏 快速阅读下面三篇范文,边阅读边画出每篇文章的中心论点与分论点. (范文一) 阅读是一种孤独 曾经读过女作家毕淑敏的一篇名叫《阅读是一种孤独》的文章,其实,"阅读是一种孤独"也是我对阅读的一点看法,下面就来简单谈一谈.  相似文献   

2.
曾经读过著名女作家毕淑敏的一篇名叫《阅读是一种孤独》的文章,今天看到这个作文题目,首先就想到了这篇文章。“阅读是一种孤独”也是我对阅读的一点看法,下面就来简单谈一谈。  相似文献   

3.
正哈罗德·布鲁姆是美国当代著名文学教授,被誉为"西方传统中最有天赋、最有原创性和最有煽动性的一位文学批评家"。本文分享了他作为一名精湛的读者对"阅读"的洞察,直指"阅读"的核心:孤独与自我。阅读即是消除孤独与增强自我,也是我们避开种种"陷阱"与"监狱"永远的启迪。  相似文献   

4.
《新作文》2007,(4)
冷暖寒秋,时光荏苒……惟独书,才是可爱的良伴。与阅读同行,孤独也是一种享受,深刻而丰富;闲暇也是一种忙碌,充实而富有;嘈杂也是一种宁静,安然而和谐。作家冰心说:"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要好的朋友。"人的才、情、趣从哪来,那就是多阅读。阅读,使人生变得更完美。尤其是名人,他们特别懂得阅读,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名人阅读的风景,品味名人阅读的境界,探究名人阅读的艺术。  相似文献   

5.
大城小爱     
立骨:使主题集中的“点睛之手” 立骨.就是用一字或一词或一句话概括全要旨。用它作为纵贯整个布局的中心.是一只“点睛之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立骨于“这几天,我心里颇不宁静”一句;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蕴藉着一个“乐”字。高考作也不例外,譬如2006年全国卷满分作《阅读是一种孤独》,立骨于“阅读是一种孤独”,采用段首亮出论点的形式组构全:阅读是一种环境上的孤独.阅读是一种心理上的孤独.阅读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全把“阅读”的感觉用“孤独”概括.既首尾圆合,不枝不蔓;又一目了然。集中鲜明。古人作爱讲眼,就是认取全之“眼”.而“眼”即是作对笔下事物的特有发现或独特感受;今人作所说“立骨”。就是深究材料内蕴。抓取核心意义.并将它一贯到底。掌握“立骨”的主题表现手法有助于考生提炼素材.集中主题,在考场作上,这种手法大有作为。[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现时校园中很流行一种风气:认为孤独是一种“高雅”,是“独树一帜”,是一种“深沉”,表明自己“与众不同”;还有的人认为孤独是“一种境界”、“一种风景”、“一剂良药”。  相似文献   

7.
毕淑敏在《阅读是一种孤独》中说:"阅读是一种精神的按摩,在书页中你嗅得见悲剧的泪痕,摸得着喜剧的笑靥,可以看清智者额头的皱纹,不敢碰撞勇士鲜血淋淋的创口……当合上书的时候,你一下子苍老又顿时年轻。菲薄的纸页和人所共知的文字只是由于排列的不同,就使人的灵魂和它发生共振,为精神增添了新的钙质。"  相似文献   

8.
<正>在阅读了哲学大师亚瑟·叔本华的《孤独通行证》及其他相关文章之后,从层层迷雾中走出的我,今天谈论孤独似乎多了些许底气与自信。叔本华告诉我们:"孤独并不可耻,孤独是生命给我们的礼物。如果有人能尽早地适应孤独甚至喜欢独处,那他就犹如得到了一座金矿。"叔本华的孤独论虽然与当前倡导人际交往的理念背道而驰,但却闪耀着哲学的智慧光芒。一、在孤独中自我觉醒,充盈自己的生命短暂而宝贵的人生岂能任意虚度?在心灵宁静的深刻思考中获得自我觉醒是必要而有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正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千万孤独我们都有这样的阅读习惯,从左至右,一字一句。可是,如果你把柳宗元的这首《江雪》竖起来读,就会发现,这是一首"藏头诗"。如果把四句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就是"千万孤独"。  相似文献   

10.
<正>若说孤独是人生的遗憾、一个缺口,倒不如说孤独是一种境界。——题记你是不是也像很多人一样,把孤独当成贬义词?其实不然。虽然,人需要群居,需要亲人,需要朋友,需要伙伴,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也需要独处。"孤"与"独"同义,即为一人生活,别无他人。一人有什么不好?它可以引人进入一种静雅的品质。你一定知道,李白因为孤独,才  相似文献   

11.
吾爱孤独     
正"孤独"这两个字似乎总是具有悲剧色彩。当提到孤独时,人们总会想起古代的归隐山野之士或是周围的孤僻之人,并对他们冠以"清高""不合群"的称号。难道孤独就那么惹人厌弃吗?其实,外在的孤独是内心丰富的表现。王国维在《丰富的安静》中写到:"热闹也可以是有内容的,但是,热闹总归是外部活动的特征。倘若没有一种精神追求为其动力,没有一种精神价值为其目标,那其本质必是贫乏与空虚的。"对王国维而言,他所向往的生活在世人看来是孤独的,但他却有着一  相似文献   

12.
作文有了写作材料还要对其进行整理和排列,哪个先说,哪个后说,哪些要说的话可以归并在一起写,哪些可以重点说,对材料主次的轻重和调配,下笔之前要做到胸中有谱,使思路明晰。要做到思路明晰,作文谋篇就显得非常重要。下面说说并行排列法在作文谋篇中的运用。并行排列法是指写作时从若干方面下笔,不分主次,并列平行地叙述事件、说明事物,或以几个并列的层次论证中心论点的结构方式。其特点是将事件、事物或论题分成几个方面来叙写、说明和议论,每个部分都是独立完整的部分,与其他部分是并列平行关系。运用并行排列法应该注意两点:一是并列的几个内容各自独立,又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二是并列的各个部分必须是平行的,要防止各个方面交叉或从属。并行排列法一般有这样几种样式:一是分论点列述式。这是议论文常见的一种谋篇模式。文章往往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以分论点的形式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论证中心论点。这种结构式,条理清晰、眉目分明。如2006年吉林一考生《阅读是一种孤独》一文,文章的题目“阅读是一种孤独”,是全文的观点,题显论点。然后作者把“阅读”的感觉用“孤独”来概括,很特别。在作文谋篇上,则采用了段首亮分论点的形式,将“阅读是一种环境上的孤独”“阅读是...  相似文献   

13.
"孤独"是人类不可避免会遭遇的一种心境,作者笔下的各种孤独,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一种熟悉感。过去,它不太明显,现在,却早早植根在了每一个正在成长的少年心中。也许在某个时刻,你突然发现孤独已经很久未曾光临你的寒舍了;又或许你仍然在孤独的陪伴下,继续拔节生长着。但,无论处于哪种阶段,岁月一直向前,请那些孤独和不孤独的人,各自安好。  相似文献   

14.
玩味寂寞,解读孤独,这在前贤时彦的文字作品中时可得见。譬如著名作家贾平凹有一篇充满哲思睿语的散文《孤独地走向未来》,对"孤独"之精神要义就有过深刻而精到的诠释。和这类大家相比,陈朝晖同学对寂寞、孤独的体认和阐说虽然不免逊色,但也不无与之相通之处。如所谓寂寞也是"一种孤独的美",人可于寂寞之中"开  相似文献   

15.
<吉姆爷>是康拉德最受推崇的小说之一,文中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或有一条"暗流"--"孤独"在涌动.康拉德运用这股"暗流",从三个侧面--三种孤独:主人公道义上的孤独、文中不同人物的孤独、环境的孤独揭示了<吉姆爷>主题,在使整部小说的含义更含蓄、更丰富的同时,还缩短了作者和读者的距离,增加了整部书阐释或解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祥云 《中学生百科》2014,(Z3):63-64
"对青春期的我而言,孤独是一种渴望,可以让我与自己对话,或是从读一本小说中摸索自己的人生。""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曾在很多人的签名档里看到这一句话。而我总会在看着类似这样的表达时皱起眉头,心里鄙夷着孤独的人们。阳光灿烂,青春正好,哪来如此落寞的感受?不过是矫揉造作罢了。孤独在我的字典里就是寂寞、无聊、空虚。它是应该被唾弃的。近来看《孤独六讲》,里面有句话这么说:"对  相似文献   

17.
<正>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人有时难免孤独。有人说,摆脱孤独的最佳途径是与正确的人交流;也有人说,学会从自然万物中获得趣味,就能战胜孤独;还有人说,能忍受孤独,有比孤独更重要的事要去做,就会觉得孤独是一笔财富……孤独总能触发人对社会人生的思索。  相似文献   

18.
《孤独者》是鲁迅先生于1925年10月创作的一篇小说,收录在短篇小说集《彷徨》中。主人公魏连殳是一个独具个性的现代知识分子,他以逃避的方式活在自己亲手造就的"独头茧"中品味孤独,最终以"自戕式"的"复仇"向社会作绝望的反抗。细读文本,魏连殳作为一个"孤独者"之精神特质逐渐清晰,然而是什么造就了他的"孤独"?他又为何要选择一种自我毁灭的结局?这都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的文化概念里,"孤独"很难成为一种正面的生命价值。儒家文化里对于孤独的缺失,历史长河中出现的竹林七贤,对于群体文化的对抗,都成为特立独行的大逆不道。"孤独"作为一种独特的心理状态,似乎也只与士大夫、知识分子、精英阶层有关。  相似文献   

20.
阅读是学生与文字之间的桥梁。阅读是一种活化大脑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既可以激发人的兴趣,又可以增长人的知识,还能开发人的潜能。阅读更是语文阅读中的重点,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从中学到自己想要的知识,了解外面的世界,可以怡情,可以长才。喜欢阅读的人一般不会感到孤独,喜欢阅读的人与人交谈时会出口成章,而且阅读能力强的人处理事情的能力也会比较强。现讨论一下如何阅读,如何培养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