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靳家彦老师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已经37年,是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小学教学专家。在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特别是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深化教育改革中,他敢于创新,融现代教学论、素质教育思想和语文教学改革为一体,构建了“导读法”教学模式。“导读法”教学模式的出台,在教育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不仅成为南开区实施“生动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先进典型,而且在全国小语界产生了一定影响。“导读法”这一成果不仅载入《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而且作为崭新的教学艺术,在《中国教育报》1998年…  相似文献   

3.
"裸官"问题已成为当前中国反腐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裸官"的腐败现象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学界对于"裸官"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裸官"的概念及渊源;二是由于国际大环境、国内体制漏洞、"裸官"的行政伦理修养异变和经济理性追求导致"裸官"现象泛滥,带来经济损失、政治忠诚、国家安全和增加反腐难度等危害;三是在治理路径上,强化权力公开运行机制,加强制度和立法完善,加强作风建设以及打击惩罚力度,提高技术手段,加强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4.
<正>二十一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技术型、技能型综合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职业教育以培养技术型、技能型综合人才为目标,不可避免地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成为国民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我国学生升学采用考试逐级选拔,导致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都被贴上中考失败者标签。沉重的思想包袱、薄弱的学习基础、不良的学习习惯使得中职学生在课堂上放任自我、自暴自弃,课堂问题行为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为了能够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教师教学能力,聚焦于中等职业学校课堂问题  相似文献   

5.
日本的“新终生教育法”评述(摘译)J.E.托马斯(英)上杉高道(日)岛田修一(日)日本政府于1990年7月通过了第十七号法案──“关于发展终生教育机制和方法的法案”。这项法案的颁布.导致日本朝野的广泛争论.从事教育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从事教育实践的教...  相似文献   

6.
“东南互保”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0年,帝国主义列强在“护馆”、“护侨”、“平定义和团暴乱”的名义下,派侵略军侵入我国华北。清统治阶级内部惊恐万状,各派势力纷纷提出各自的主张,乃至各行其是。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东南督抚在清廷被迫“宣战”的情况下,却同帝国主义列强结成“东南互保”。本文试对这一历史现象,予以评述。一“东南互保”是由刘坤一、张之洞担任盟主,并在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等支持,铁路督办大臣盛宣怀从中出谋划  相似文献   

7.
崔生恩 《陕西教育》2001,(12):22-22
为了探索创新教学,改革课堂教法,提高教学质量,我在初中历史课教学中采用“问题法”教学,取得满意效果。 一、具体做法: 课前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编写出不同形式的题目,写在小黑板上。上课导入新课后挂出小黑板,要求学生依据题目看课文找答案,并用铅笔在书上划出来。有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  相似文献   

8.
作对《数学通报》中数学问题的解答另求它法,力求简洁。  相似文献   

9.
“问题探究法”的教学模式是:下面以“水分代谢”为例说明模式的各个环节。1.设疑围绕教学内容,用投影片出示备课中编制的教学目标2.观察选择与教学有关的内容,出示电教媒体,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察。例如:观察渗透装置与成熟的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原理。提问:①植物为什么能从外界土壤中吸收水分?②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过程。3.阅读是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的过程。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可编制投影片对学生进行提示。提示重点、难点:①重点:渗透吸水。②难点:渗透吸水的原理。4.探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数学通报》中数学问题的解答另求它法,力求简洁。  相似文献   

11.
"气象"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本文通过"气"象"的渊源,揭示出"气象"的基本内核,进一步讨论严羽"气象"的具体内涵,以及所表现出来作者的审美理想,并作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科技车轮的运转和文明程度的递进,教育作为驱动社会发展的杠杆的形象日趋鲜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识。有鉴于此,我们党和政府也把教育置于发展经济的战略地位。但是,长期以来左倾思想的干扰不仅导致了对历史上“教育兴邦”理论的评价不公,而且也直接影响着对现今发展教育这一历史使命的贯彻实施。因此,重新评述这一理论,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13.
台湾“教育松绑”评述徐强1994年台湾行政院成立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由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李远哲担任召集人。该委员会经过两年工作,提出了《教育改革总咨议报告书》,对台湾教育进行反思和剖析,针对台湾教育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并适应未来社会的...  相似文献   

14.
1999年3月25日起,加拿大投资移民新法规出台。欲了解我国业内人士对此次政策调整有何看法,新法规对申办投资移民者有何影响,请阅读本文。  相似文献   

15.
严羽“气象说”评述朱东润先生在谈到南宋诗论家严羽的“诗之法”时曾说:“此中气象之说,最为不易捉摸”①也未作任何解释和说明.在此,我想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我认为要准确地把握严羽的“气象说”,必须首先界定“气象”这个概念.“气”、“象”或“气象”一词都并非由严羽首创.早在先秦时代,哲学家们已看出了“气”与“象”的联系,日《老子》第二十一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且有《管子·内业》日:“精也者,气之精者也.”可见,老子虽在论述“精”、“象”同“道”之关系,然却已萌发了“气”与“象”有某种联系的思想.荀子就说得更清楚了,“凡奸声感人而道气应之,逆气成象而乱主焉.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治生焉.”(《荀子·乐记》)那么,何谓“气”?在我国古典美学中,“气”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并且有其自身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气”,《说文解字》:“云气也.象形”.就文字学范畴讲,最早是指云气,雾气;但从中国思想史这个角度讲,最早是哲学范畴内的概念,即哲学家们所谓的万物之源.《老子》第四十二章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是老子的  相似文献   

16.
例如图1所示,在盛水的柱形容器里,漂浮着一块冰块,水面到容器底部的深度为30mm. 问:当冰块完全熔化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如何变化? A.压强增大,因为冰完全熔化后,容器中水面升高了  相似文献   

17.
张志华 《广西教育》2013,(13):11-11
主问题是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带动学生积极主动阅读的基本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提出好的主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对此,教师必须抓准切入点,精心进行预设。一、抓住文眼设计主问题一般情况下,文章的题目与内容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抓住题目,找准切入点设计主问题,可以精简教学环节,促进  相似文献   

18.
平衡问题是高中物理的重点也是难点.要正确处理此类问题,关键是掌握其解题方法,现总结如下:一、力的合成法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力的合成法”是解决三力平衡问题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由于线性规划的目标函数:z=αx by(b≠0)可变形为y=-(α/b)x (z/b),则(z/b)为直线y =-(α/b)x (z/b)的纵截距.那么我们在用线性规划求最值时便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当b>0时,直线y=-(α/b)x (z/b)所经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在课堂上创设良好的情境以调动学生的审美情绪。那么,我们如何在课堂上将审美思想交给学生呢?我个人认为,“问题情境探入法”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所谓“问题情境探入法就是通过问题设计来渲染情境以达到深入理解课文并解决问题的一种办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实施这种方法,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读懂课文,了解大意”在阅读教学全程中处于基础性位置。学生只有把课文读通了,才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进一步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