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诗题是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鉴赏诗题是我们解读诗歌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起始环节。诗题常常包含时间、地点、题材、情感、写作缘由等信息,巧妙地解读诗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  相似文献   

2.
诗题是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鉴赏诗题是我们解读诗歌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起始环节。诗题常常包含时间、地点、题材、情感、写作缘由等信息,巧妙地解读诗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  相似文献   

3.
唐代送别诗的题式丰富多彩,是唐代诗歌艺术的重要表现。唐代送别诗的题式大致可以分为“送别”、“留别”、“赠别”、“奉和”、“赋得”、“联句”、“兼寄”和“不及”等八种。不同题式的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差异,但都是诗人情感的真实流露。  相似文献   

4.
“题红诗”从某种意义某些方面来讲,是一种韵文形式的书评。它多元化阐释了作品的主题:如对“爱情说”、“色空说”、“阶级斗争说”等的阐述评论。它多角度品评书中的人物形象:如对林黛玉、王熙凤、妙玉、晴雯等人不同角度的品评。它多方面评说作者的艺术技巧:如作品情节构思中的“草蛇灰线”,“活虎生龙”的笔法,“妙手传神”的刻画技巧等。“题红诗”是以诗的形式论“红学”,故显得精要,格外引人注目,从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晋城建制始于隋唐,历代留下了众多的诗碑诗刻、题留诗。这些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具有为地方历史人文存照的史料价值,对研究晋城历史文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汉魏两晋之诗人作诗之时并不曾自拟诗题,其诗题均为后人“用诗”时所加,多数诗题盖至入选《文选》而定于一尊。阮籍八十二首五言《咏怀诗》最初也是没有诗题的,《陈留》是对阮诗的最早称谓。最初“咏怀”一题之于阮诗不过是指其中一类而已,后唐人作《晋书》以偏代全,遂成为阮诗的总题。《豪杰诗》并不是今本《咏怀诗》中的某一首或几首,属佚诗无疑。  相似文献   

7.
在王安石的诗集中,人际交往诗歌占有不小的比例。一般说来,这些交流的对象大部分都有姓有名有官职。依据人物的姓名及官职,我们便可以追寻梳理对方的社会地位、生活处境以及与王安石的私人关系,从而做到确切理解诗意,全面了解双方的情感交流。然而在这部分诗题中,也有一些是难以落实具体交流对象的。这些人士或是有姓无名,或是无姓有名,或者是虽然有姓又有官职,但到底是张三还是李四却难以落实。本文对其中一些诗题的疑难姓名和相关人士进行了考证和试探。  相似文献   

8.
诗歌的命题有多种方式,数字统括即是常用的一种。用数字统括法命题的诗称为“数字统括诗”,其诗题标志为《数字……诗(歌)》,如《四愁诗》。[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陈章明 《考试》2004,(2):11-12
一首诗的诗题往往起到提示全诗中心的作用,因而对诗题必须认真分析,不可轻易放过。如杜甫诗《望岳》:  相似文献   

10.
陈清云 《唐山学院学报》2012,25(5):79-82,92
赵翼《瓯北集》中的题画诗多为题像诗,在其135首题像诗中主要包括颂扬、戏题和规箴三大部分内容。赵翼主张绘像的形神兼备,同时提出题像诗遗貌取神的理论。其题像诗最大的特点是重趣,擅长在多姿多彩的对比中展现人物的风貌,在精辟分析中彰显人物的性格,在诙谐幽默中刻画人物的精神,并且善于调配各体诗表现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11.
人类一直在不停歇地寻求和探索,充分显现了关注彼岸世界,力图超越此在现实的本能趋动和未来意识。文学世界中,活跃着无数永不言弃、不断探索和追求精神自新的人。中西方小说中人的寻求、探索,呈现出不同的轨迹和方向。中国人更多的是圆形循环以及对这一圈定的突破和超越,所谓的“画圆”与“破圆”;西方人的探求,是开放式的、直线型行进,即便最后要面对无果而终,或者死亡、毁灭等,也始终会无悔地前行。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网络小说开始向影视行业辐射,对传统文学乃至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受到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表现出网络文学强大的开拓力和生命力。网络小说具有数量庞大、题材广泛,海量作品、满足需求,贴近现实、更接地气等显著特征;网络小说比纸质小说能更自由地表达和宣泄个体的思想感情。如何规范网络小说这匹为文学界和影视界所瞩目的黑马,逐步建立符合文学本质、具有网络特点的网络小说改编体系,已成为文学界和影视界一件非常急迫和紧要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明清历史演义小说承宋元讲史平话而来,是我国长篇白话小说最早出现的一个小说创作流派。问世于元末明初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其开山奠基之作。在《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影响下,历史演义小说贯穿了整个明代,曾一度成了长篇白话小说的代称,直到清中叶乾隆、嘉庆年间才逐步走向衰落。历史演义小说的衍变分为五个时期:开辟方向的示范期、萧条沉寂期、重新起步与复苏期、繁荣因革期和走向衰落期。  相似文献   

14.
对明清小说序跋中的劝善惩恶说,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劝善惩恶说的内涵;在小说创作中如何劝善惩恶;劝善惩恶与因果报应的关系;劝善惩恶说的价值。探讨明清小说序跋中的劝善惩恶说对提高小说序跋在小说理论史上的地位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期 ,最为通行的小说刊本是评点本 ,评点可以促进小说的传播。出于商业目的 ,书坊主利用评点的传播功能刊刻注有评点的小说 ,小说评点也就成了小说销售的促销工具和商业手段 ,具有了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冯梦龙《古今小说》这一独特文本的解析,阐释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成熟期——明清小说所具有的故事讲述模式,同时,对这一讲述模式的构成——讲述人、故事、潜在听众、作者,进行分析和解读,说明这一个特殊讲述方式的存在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钱钟书、杨绛的人生关联使他们的小说呈现出婚恋模式上的互文特征,俩人的小说创作皆有其“诗可以怨”的为文动机,杨绛小说对钱氏小说中相关婚恋困境的思想内涵作出了呼应与反正,杨绛小说创作的情感历程是一个从愤懑的扭曲到分裂的和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晚清小说理论从文化学到文体学乃至美学的角度着眼,对小说与历史、小说与戏剧的本体属性的异同进行了辨析与界别,突破了传统文论中的“小说”观,使“小说”概念的理论指涉范围越来越逼近现代意义上的小说,其内涵也变得越来越清晰。  相似文献   

19.
明清白话小说多俗字俗语。由于不明俗字俗语,在白话小说整理过程中,常常出现失校、误校、擅改的情况。本文择取十二例进行讨论,辨其正误,明其所以。  相似文献   

20.
以两性之爱来构架学作品,古今中外不乏其例,但台港现代小说的性爱小说,则把焦点聚集在个性性爱心理的透析上,它不但拓展了小说题材的领域,更引发了小说体的重大变革。因此,探讨其人物主题及审美价值,则有着独特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