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自古以来中国与朝鲜有着密切联系,两国的音乐交流频繁。在吸收中国音乐文化的同时。朝鲜也把她独特的音乐文化传入中国。朝鲜音乐丰富了中国的音乐宝库。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大量朝鲜汉籍通过文人之间交往的方式回流中国,这些朝鲜汉籍是朝鲜王朝与明清友好交流的实物见证。明清文人对传入诗文集的编选、著录、撰写序跋,不仅能体现出其对朝鲜汉文著述的关心,更有助于我们把握当时中朝文人间文学交流的盛况。传入中国的朝鲜汉籍,不仅被明清藏书家所保藏,更成为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汉文化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烟草经由蒙古传入女真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岱召壁画说明烟草在 14世纪末已传入中国 ,并且塞北吸烟风气已渐。烟草传入中国要早于朝鲜。明末女真社会中的大量烟草 ,并非来自朝鲜。烟草被大量赏赐于蒙古首领。烟草是由商人从江苏、福建贩至漠南 ,又经漠南传入满洲  相似文献   

4.
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了获得更好的传播,在很多方面必须借助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儒教的帮助。因此佛教的一些教义、理论必须通过改变自己并通过与传统儒家的理论规范相结合来迎合当时社会的需要,从而获得更多的受众和更广泛的影响力。学术界一般将此命名为"佛教本土化",这种状况在佛教超越儒教在中国的影响之后并未中断,依然沿袭了下来,在历朝历代的果报小说中可以找到证据。  相似文献   

5.
对外关系是中国古代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历朝历代通过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远播了中华文明,扩大了中国在世界影响;同时,在抵御早期的外来侵略中,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民族英雄。现从几个方面概述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历史。复习方法是先整体后局部。 一、外国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往来 1.朝鲜——东汉时,中国与朝鲜半岛上各国往来密切,中国的铸铜、制漆工艺、汉字传入朝鲜;朝鲜的名马特产等销往中国。隋朝时,隋炀帝多次发动对高丽的战争,给两国人民都带来了巨大灾难。唐朝时,朝鲜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政治、历史、哲学、天文、历法、医学、诗歌,中国的造纸、纺织技术及数学专著《缀术》传入朝鲜;朝鲜音乐家给中国带来了高丽乐。朝鲜的牛、  相似文献   

6.
在越南,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越南人习惯把中国的儒家思想称为儒教,或称孔教。儒教自汉代起传入越南,两千多年来,儒教对越南的思想、文化、教育、风俗习惯产生了无可比拟的影响。从首都到乡村,有文庙、文祠等供奉、祭祀孔子的建筑,每年从皇帝到基层官员、百姓都要举行祭祀仪式。  相似文献   

7.
二、先进中国文化的外传 1.科学技术——唐朝时造纸术传到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宋朝时,印刷术东传朝鲜、日本,西传埃及和欧洲,促进了文化传播与发展。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元朝时,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到欧洲。唐朝时建筑技术传到日本;数学专著《缀术》传入朝鲜和日本,成为其学校教材,明清之际.总结性的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流传国外。 2.生产技术——两汉时,冶铸技术东传朝鲜、日本,西传中亚、欧洲。制漆工艺传到朝鲜。水利技术远播中亚与欧洲。唐朝时,纺织技术传入朝鲜、阿拉伯。明朝时,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传入南洋地区。 3.文学、艺术、体育——屈原的诗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流传。唐诗传入朝鲜、门本、马球、足球、围棋等活动在唐朝时传入日本。 4.文字——汉朝时,许多朝鲜人使用汉字。唐朝时,日本参照汉字草书、楷书偏旁,创制了日本文字。 5.思想——中国的儒家经典、汉代佛教传到日本。  相似文献   

8.
在古代梅山特殊的自然条件与人文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古梅山原有的巫教、从江西传入的南方道教,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佛教和儒教,在此相互冲撞、分化和共融,最终统合成了一种以原始巫文化为基础。积极地融和了南方道教文化(尤其是江西茅山道教文化)、佛教、儒教的部分思想理念在内的特殊的地方性道教文化事象。即梅山道教文化。  相似文献   

9.
中国儒家思想文化经历的先秦儒学、汉唐经学和宋明理学的不同发展形态,都无一例外地传入朝鲜,并对其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此也构成了朝鲜传统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早在公元前3世纪,孔子儒学思想便和汉字一起传入  相似文献   

10.
王峰 《文教资料》2006,(9):69-70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有一个逐步中国化的过程。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佛教对儒教的主动靠拢。本文拟以“沙门是否敬王”为引子,以贯休的《行路难》为切入口,具体分析佛教对儒家思想核心——仁义以及伦理思想核心——孝的接纳与融合。  相似文献   

11.
中韩两国在几千年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中,沉淀了深厚文化底蕴,有着灿烂辉煌的文化历史。两国始终以儒家思想为文化发展主线,通过中韩两国文化交流,奠定了东亚文化的基础,对亚洲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促进了亚洲和平,增强了中韩两国间贸易,为两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作出了贡献。中韩两国建交以来,两国贸易飞速发展,但韩国对中国的贸易总是顺差,中国是韩国第一大贸易顺差国。分析认为韩国的文化优势,是导致中国对韩贸易逆差主要原因之一。通过研究中韩文化的共同点和中国文化的特色,大力推广传统文化思想,加大核心价值观建设力度,鼓励文化交流和贸易,借助孔子学院等文化宣传工具,减少中国与韩国贸易逆差,促进两国贸易健康发展。研究认为国际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对国际货物贸易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国际货物贸易也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树立国际文化交流中有商机,国际商机中有文化的观点,才能使中韩两国成为世界强国,实现两国人民的梦想。  相似文献   

12.
婚俗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本身蕴涵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心理.作为单一民族的国家,韩国的婚俗原本很简单,影响婚俗变化的最大因素是中国儒学的传入并成为国家统治思想.韩国在中国"六礼"的大框架之内对其内容进行了本土化的改善和使用.近代以来,由于受到日本和西方文化的影响,韩国传统婚俗又不可避免地融入了新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何慧芳 《教育与考试》2011,(2):43-46,80
韩国的科举制度萌芽于新罗时期,确立于高丽958年,在朝鲜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于1894年甲午更张时期被废除,在韩国共存在了936年。科举制度成为韩国封建制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韩国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它丰富了韩国的政治文化,推动了儒学在韩国的传播,并促进了韩国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韩国家庭伦理剧中反映的儒家伦理文化可知,儒学在韩国得到了完整继承,并对韩国伦理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中国在儒学传承上的非延续性,反而使中国在儒家伦理文化的传承方面弱于韩国。  相似文献   

15.
朝鲜的化传承自中华化,在近两千年的传播和吸纳过程中,在朝鲜,早期的儒学逐渐衰败.朱熹理学渐居主导。在理学主导地位确立的过程中,朝鲜的大儒起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儒家思想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不仅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还广泛传播于东亚地区,对东亚文化圈的形成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以韩国/朝鲜、日本为例,东亚国家和地区在对中国儒家文化的接受和传播过程中.对本民族的文化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造,开创了兼具本民族个性和特色的儒学传统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韩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促进和提高了韩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从而成就了韩国亚洲高等教育强国的地位。中国与韩国同处东亚,共同受到“儒家文明”的影响,可以借鉴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经验。比如树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国际交流、提高课程设置的国际化和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并且通过办学交流和科研交流推进中国的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而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韩国是一个以儒家伦理为主要道德理念的国家,历来重视道德教育。其道德课的发展历史悠久,并随着韩国教育的发展得到不断地改革和完善,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特色。本文分析了当代韩国道德课在目标设置、内容结构、评估方式等方面的特色,以期对我国的道德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孔子居卫考     
孔子周游列国,居卫六年有余,一方面他收集整理古典文献,一方面培养身通六艺的弟子,他通过讲学、游说来推行教化,把儒学拓展到中原地区,同时,他把儒学和卫国社会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儒学思想体系,并成为儒学中富有价值的学说,孔子在卫国的活动,也形成了一批人文景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德川时期的日本儒学无论是对社会生活的渗透,还是对知识分子的教养乃至思维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尤其是在德川政权的建构中占据了重要的思想空间。儒学从德川家康起被德川几代的政治家们推向政治舞台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赋予浓厚儒学色彩的尊王攘夷给予幕末维新志士摧毁德川幕府的思想力量,这正是日本知识分子在儒学文化中挖掘出的文化资源演变成的文化力。儒学在日本封建社会结束和近代国家建立的历史运转中找到了自己生存的空间明治政权又一次选择了儒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