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三国演义》罗慕士译本对衡量词的英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国演义》中,有许多衡量词。罗幕士的《三国演义》英译本中对这些衡量词的翻译形式多样,但有不少错误。文章分析了那些形式和错误,并提出改进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三国演义》现在仅有的两个全译本分别是泰勒在20世纪初的翻译和罗慕士于20世纪80年代翻译。本文试图将罗译本第一、二回中的翻译策略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三国演义》的翻译过程中,罗慕士打破了西方文学翻译中的强势话语范式,大胆采用直译法,在语言、文学、文化层面上实现了中国话语言说。同时,他利用出版宣传、语境顺应等有效的中国话语传播策略,使译作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接受效果。罗慕士翻译《三国演义》的方法对当下典籍英译及对外传播工作的启示是:要综合采用各种言说策略,争取原语话语权,展示中国话语特色,讲好中国故事,使译作在海外获得最好的传播效果,进一步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4.
中英语言文化大相径庭,两个文化群体审美倾向有异,要实现对等转换,译者就得有艺术性创造发挥,尤其是文学翻译,而艺术性讲究的是美,所以,翻译与美学结下了不解之缘。罗慕士译本对《三国演义》的音韵美、形式美和形象美作了逼真的传译或创造性的转换。从中可以看出,典籍外译要求译者对两民族的语言、文化和文学有高深的造诣。  相似文献   

5.
理雅各的《孟子》英译本被奉为标准版本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包含或涉及了相当丰富的副文本内容,这也是理雅各翻译中国经典的一大特色。在译本数次修订再版过程中,其副文本也随之变化和发展。这些副文本能提供原文背景知识,构建作者身份,反映译者翻译思想,有助于学者进行研究,起到了丰富正文本、引导读者、推动异质文化交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三国演义》的对外译介和三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过程中,客观地呈现人物形象是译本有效传承典籍精髓的关键因素。认知叙事学关注读者转向,聚焦读者如何重构故事世界。译者正确理解和阐释原作人物,是原语文化能够被译语读者接受的一个重要因素,更是两种文化相互交流的关键前提。在认知叙事框架视角下,罗慕士通过适应与变异策略,将孔明的小说形象和历史形象展现给目的语读者。有效的人物形象建构,有助于向西方世界推介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  相似文献   

7.
罗慕士的《三国演义》译本对儒、释、道宗教词采取直译或直译+注、意译和替换等方法。罗译本是公认的异化译本,但书中宗教词的翻译是归化(意译和替换)占上风。罗译本宗教词的翻译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在当前的典籍英译中,译者不可一味追求原汁原味,要讲究策略和方法,否则"译犹未译"。同时提出典籍文化词语英译中术语规范可以提高翻译中的文化传真效果。  相似文献   

8.
《短歌行》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它充分表现了曹操求贤若渴的思想和统一天下的雄心。《三国演义》是尊刘贬曹的,但拨开作者偏见和小说家言的重重迷雾,我们仍然能够看到一个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形象。《三国演义》将《短歌行》一诗完整地引入书中,足以看出罗贯中对此诗的重视。在当前课改的大背景下,将对《短歌行》的解读与《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结合起来,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最近十年国内《三国演义》英译研究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章回式长篇历史小说,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译介到世界各地也深受喜爱。进入21世纪,国内开始重视《三国演义》的英译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尤其是对罗慕士的英语全译本的研究比较深入。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三国演义》英译研究具有更加重要的价值和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梳理分析国内二十年来有关《三国演义》英译的现有研究成果,探讨其研究态势和研究热点。结果发现:已有研究可分为译本研究、文化研究、文学研究、翻译史研究和译介与传播等五个维度。学界对该领域的探究存在译本选择过于单一、视角局限于传统语言层面、翻译史研究覆盖面不足等问题。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关注全译本和节译本的对比研究;加强对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扩宽历时研究的时间跨度以便展现《三国演义》英译史全貌。  相似文献   

11.
在史诗视域下观照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无论是从最适宜于史诗性作品成功创作的题材内容来看,还是就其宏大的史诗叙事,独具史诗性民族英雄特质的蜀汉英雄形象,以及极具史诗意味的美学风格看,都堪称一部中华英雄史诗,它是罗贯中留给后世的一份珍贵的史诗性文学瑰宝。  相似文献   

12.
本文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全面梳理了《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指出:在史传文学与通俗文艺这两大系统长期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双向建构的基础上,元末明初的伟大作家罗贯中,依据《三国志》(包括裴注)、《后汉书》提供的历史框架和大量史料,参照《资治通鉴》的编年体形式,对通俗文艺作品加以吸收改造,并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天才,终于写成雄视百代的《三国演义》,成为三国题材创作的集大成者和最高典范。在论述中,澄清了一些不准确乃至错误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自《三国演义》问世以来 ,直接阅读过其文本的人们不计其数。以现代西方的接受美学为理论基础 ,可以将其分为三种类型 :学者型读者、应用型读者、娱乐型读者。学者型读者主要从内容和艺术方面加以思想文化研究 ,应用型读者基于各自主观需要加以实用主义的应用吸收 ,而更多的读者是把它作为颐养性情的对象进行欣赏的。学者型读者以各自不同的方式阐释小说文本 ,肯定或者否定 ,都是对文本潜在意义的发掘 ,引导着应用型读者去寻找他们所需要的功利性价值 ,加强了小说文本与普通读者的沟通 ,为扩大和深化小说文本的影响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具体的接受过程中 ,各类读者特别是专业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和评价常常发生分歧 ,反映出审美情趣的变迁。读者审美变迁的背后有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 ,主要是受政治思潮、学术思潮、文化修养以及读者个体性的差异所制约。  相似文献   

14.
与其他《三国史》著作相比较,张大可先生的《三国史》是一部独具特色的通俗断代史专著。在历史评价方面,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提出了诸多独到的见解,强调“人谋”在三国历史中所起的主导作用。从体例来看,书中附有大量插图,大约平均4页便有一幅插图,这在我们所能见到的断代史专著中是少有的,构成该书的第二大特色。该书称得上是三国史研究中的上乘之作。  相似文献   

15.
尚绮 《培训与研究》2008,25(3):129-131
传统译论中译者大多处于一种边缘地位,一种“隐形”状态,随着翻译研究中“文化转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文化因素被考虑在内,译者的身份也重新得到了认识,译者在具体翻译操作过程中所发挥的主观能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脚踏中西文化”的著名学者林语堂在翻译清末沈复所著的《浮生六记》时所体现的译者主体性也就更具有了研究价值。他“中西合璧”的文化观决定了他对译本的选择,也决定了他在翻译过程中采用多种手法,异化归化并举,可谓是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三国时期三分天下的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以及吴、蜀两方战略策略上的得失胜负.荆州是三国形成时期政治地理的焦点,赤壁之战后三分荆州的局面以及吴、蜀在战略策略上的胜负得失不仅影响了三国局面的形成,更进一步影响了三国局面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三国演义》是一部史诗性的巨著,也是一部长篇战争小说,描写了自东汉末年到晋初一百多年的战事,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在对战争的描写中,《三国演义》重视渲染战争环境,青睐于智斗的决定性作用,又擅长以战争冲突塑造人物性格;但在对战争的全景性和狂欢式的表现中,《三国演义》陷入了为统治阶级、为利益集团“修史”的片面立场,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战争暴力给百姓带来的毁灭性灾难,对旷日持久的战争缺乏反思意识和人道主义关怀,由此淹没了战争的血腥气味和死亡恐怖,而将战争诗化和狂欢化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