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6 毫秒
1.
本文通过调查高校毕业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状况,分析影响毕业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现实 因素,发现高校毕业生职业行为过程的自我效能感偏低,不同类型毕业生职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差 异,高校需要通过开展多种渠道的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2.
高校英语教师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职业倦怠现象,自我效能感水平也不够理想。那么,什么是职业倦怠和自我效能感?对这两方面的研究到底有何意义呢?本文对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和自我效能感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和系统的研究总结,将从这两个概念出发,探讨如何培养高校英语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和提升其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3.
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水平与影响力的自我判断与感受。高校英语教师自我效能感与高校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学生的进步,教师的身心健康及其专业化发展密切相关。目前高校英语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和专业化水平较低,必须通过教师个人、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努力切实提高教师自我效能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周红云 《文教资料》2010,(4):177-178
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和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至关重要。文章介绍了自我效能感的内涵,分析了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并结合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的实际,探讨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自我效能感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对广东省部分高校辅导员自我效能感的调查研究表明:性别、学历、工作年限、职务等对高校辅导员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影响.其中,男性辅导员自我效能感高于女性辅导员,研究生学历的辅导员自我效能感高于专科与本科辅导员,工作年限3~5年的辅导员自我效能感高于0~2年和6年以上的辅导员,担任学工办主任或分团委(团总支)书记的辅导员自我效能感高于普通辅导员,有过团学经历的辅导员自我效能感高于无团学经历的辅导员.  相似文献   

6.
高校毕业生求职面试自我效能的心理辅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职业自我效能感研究领域的评价,以新的视点分析客观因素影响高校毕业生求职面试自我效能感的特征,探索在客观环境下目标适度、元认知整合、个性效应等自我效能的心理辅导策略,提升高校毕业生求职面试自我效能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7.
高校女性教师是科技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科技事业十分重要的力量,然而这一群体仍面临着人数较少、职业发展遭遇瓶颈、生育友好型环境有待提升等困境。研究基于科研自我效能感理论,运用混合研究方法,对上海6所高校204位工科女性教师开展问卷调查,并辅之以质性访谈,探索工科女性教师科研自我效能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工科女性教师的科研概念化能力、执行和汇报能力自我效能感水平相对较高;日均照顾子女和长辈的时间、对自身的领导能力和担任领导职位的自信程度等因素均对其科研自我效能感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基于上述结果,研究从国家和高校两个层面对工科女性教师人才的支持政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领导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完成具体领导任务进而实施有效领导的自信程度的判断。其测量以问卷的形式为主,量表的开发和使用较为分散。领导自我效能感能够有效地预测领导动机、领导成效,对集体表现和相关刻板印象也存在影响。其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差异、个体因素和工作情境因素等,领导力训练也对领导自我效能感具有一定的干预效果。未来的研究需加强领导自我效能感的结构、测量、与领导成效的互相作用问题等五个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自我效能感研究及其在辅导员选拨培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者双重身份。借鉴国内外关于教师自我效能感和管理者的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分析辅导员的自我效能感。进而探讨如何选拔、培养辅导员以及激发其自我效能感,建立一支稳定、高效的辅导员队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近十年国内高校贫困生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贫困生自我效能感研究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人才培养、资助育人、工作创新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未来需推进高校贫困生自我效能感的实践应用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对327名应用型高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开展调查,以探讨应用型高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应用型高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年级、性别、生源地、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是应用型高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通过分析讨论,制定相应对策,为教育工作者开展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推动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机制,职业倦怠是制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重要因素。以161名高校初任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研探究高校初任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职业倦怠及其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一是高校初任教师的教师自我效能感与其职业倦怠、离职倾向呈显著负相关。二是职业倦怠在教师自我效能感与离职倾向之间起中介作用。这表明提升教师自我效能感有助于缓解教师职业倦怠,以降低教师离职倾向,促进高校初任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从整合中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入手,通过实证性的调查统计分析,研究整合中高校青年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和职业生涯管理的水平及关系。研究发现,整合带来的震荡是影响青年教师自我效能感和职业生涯管理的重要因素。文章同时探讨了青年教师职业生涯管理与自我效能感的结构模型,提出了有效提高青年教师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高校英语教师的实际情况,分析自我效能感对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的影响,并详细制定科学的促使切实提升高校英语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全面促进高校英语教师队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全淑连 《现代英语》2022,(5):124-126
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其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能力的知觉和信念[2].文章以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为基础,结合笔者所教授的高校分析了教师自我效能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研究如何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6.
考察了双语教学情境中男女大学生的专业自我效能感,结果表明:专业自我效能感和年级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女生的自我效能感要显著高于男生。研究结果对高校开展双语教学可以提供心理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高校精神障碍学生家庭关怀、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使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社会支持量表以及自我效能感量表对30名在校精神障碍大学生测评.结果:50%的在校精神障碍大学生家庭存在中重度家庭功能障碍,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常模(P<0.001),自我效能感得分低于普通大学生,其中在校精神障碍大学生中女生的自我效能感显著低于普通女大学生(P<0.001).在校精神障碍大学生的家庭关怀度、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感呈中等程度相关(r=0.426~0.619).结论:高校精神障碍学生家庭功能、社会支持差、自我效能感低,其家庭关怀度、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感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自我效能感,直接影响着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和自身的发展。以辅导员队伍建设为着眼点,从职业自我效能感的信息来源出发,对有效提升辅导员职业自我效能感的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多项研究表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外语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持有不同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在英语课堂互动上的反应有着很大的差别.综合考虑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对于高校英语课堂上提高互动任务效率和保障互动环节的顺利开展都有着巨大的作用.本文结合自我效能理论,对于高校英语课堂互动问题进行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对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做了很多研究,但对学前教育专业学业自我效能感研究不多,因此本研究针对湖南省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进行了学业自我效能感的调查研究。采用《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对湖南师范大学、长沙师范学校、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所高校的788名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湖南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总体表现良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差异、不同学校类型、不同学校类型下不同年级之间存在不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