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扬子晚报创刊于1986年元旦,到今年底整整13个年头。13年来,扬子晚报的发行量连年大幅度攀升,每年都以5万到10万份的速度增长,1995年日发行量突破100万大关,1997年日发行量突破118万份,去年上半年日发行量又达到128万份。扬子晚报发行量...  相似文献   

2.
《新闻知识》2003,(4):56-56
扬子晚报发行量突破200万份,它是如何取得快速发展的呢? 一、南京报业市场现状扬子晚报创办于1986年,到1995年,即只用了10年时间,发行量就达到100万份。从100万份到200万份则只花了7年时间,年增长超过10万份。 目前,经过激烈竞争站稳脚跟的报纸,除了扬子晚报以市区发行50万份外,处在第二平台的现代快报、南京晨报和金陵晚报(均在早晨出版)发行各约30万份,总发行量约100万份。处在第三平台的是江南时报、服务导报和江苏商报。  相似文献   

3.
一组令人惊叹的数字 80年代,在全国期刊杂志如云涌起、如林树立的时候,吉林省有一本普普通通属于社会科学的杂志竟受到了全国各个阶层读者的广泛欢迎,印数不断增加:1982年试刊印1万份,1983年创刊号印2万份,1984年增至8万份,1985年增至15万份,1986年增至37万份,1987年达到76万份,而到了1988年,订数竟突破了百万  相似文献   

4.
大河报自1997年始实行广告自主经营和自办发行,同时也拉开了高速发展的序幕:1997年到2003年,广告收入由320万元增加到3亿元,发行量由6.5万份增加到80万份,报纸综合利润由122万元增加到8615万元,累计广告收入超过10亿元,平均综合利润率高达36%,最高期曾达50%以上,综合利润率高居  相似文献   

5.
一、基本情况 《农村百事通》杂志是一份农村科普期刊,主要是面向具有初中文化水平以上的农民读者,创刊于改革开放伊始的1982年,由于长期以来一直遵循着为农业发展当顾问、为农民致富当参谋的办刊宗旨,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创刊时为双月刊,期发行量仅6万份,到1984年改为月刊,发行量增加到16万份,到1992年发行量达到32万份,成为全国农村科普刊物邮发量的"老大".  相似文献   

6.
《视听界》1993,(Z2)
无锡广播电视报从1980年复刊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形势发展,从两个版面扩大为四开四版,目前又扩为四开八版.报纸的期发行量从1985年的24万份上升到现在54万份;广告收入从1987年的2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217万元。报社全年收入1989  相似文献   

7.
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于2002年8月20日正式挂牌.集团成立距今只有短短4年,但已初步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近几年来,集团年销售收入由2002年的3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5.96亿元;广告到款由2002年的1.8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3.4亿元;报纸发行由2002年的56万份,上升到2005年的82万份;同比利润由2002年的5500万元,上升到2005年的10228万元.集团总资产由2002年的6.6亿元,上升到2005年底的10.78亿元.  相似文献   

8.
面对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的挑战和传统纸媒体的竞争,《湖北日报》2011年前发行量一直徘徊在20万份左行。2012年,《湖北日报》发行量实现翻番,增长到46万份,2013年又再攀升到55万份,跃居全国省级党报第二位(仅次于《南方日报》)。短期内如何取得如此大的变化?《湖北日报》发行的回答是:瞄准目标突围。  相似文献   

9.
八、台湾的报纸出版业(中)二、60——80年代末1.60年代概述进入60年代,随着台湾经济的迅速发展,报业也有了较快的成长。发行量的迅速增长与广告收入的大幅增加是最明显的特征。1959年,台湾报纸的发行量在60万份左右,到60年代末,已达到120万份左右。多数报纸都设立了人数众多的发行部门,发行手段更是不断强化。具规模的报纸发行量多超过了3万份,两份英文报纸的发行量也均超过了1万份,而《联合报》、《中国时报》与《中央日报》的发行量则分别达到26万、24万与14万份。1960年,报纸的广告收入为1亿多元,到1970  相似文献   

10.
目前,《南方日报》发行约85万份,连续13年位居全国省市机关报之首,其中,在广州市区发行约10万份;《广州日报》自称发行120万份以上,其中在广州市区发行近55万份;《羊城晚报》发行近120万份,其中在广州市区发行近55万份。广州市区人口300多万,大约每三个人拥有一份党报,在竞争激烈的广州,三大报发行量稳中有升。 广州党报何以强盛?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牵扯到方方面面。在这里只着重谈一点,即广州的报业人员,从社长、总编辑到普通编辑、记者以及各类经营管理人员,他们在做好党的喉舌、完成党的宣传任…  相似文献   

11.
高方 《传媒》2014,(15)
正今年7月1日,是《湖北日报》创刊65周年纪念日。记者对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采访中了解到,在纸媒衰退的大势中有这样一组令人非常振奋的数字:《湖北日报》发行量从2011年的21万份增长到2014年的63万份,其中,市场发行量20多万份,总发行量和市场发行量均位居全国党报前列;《湖北日报》广告收入从2011年的6100多万元增长到2013年的1.24亿元,增长1.03倍,今年上半年增长38%;集团经营收入从2010年的12.25亿元增  相似文献   

12.
时代列车驶入了21世纪,2002年4月15目香港首家免费报纸《都市日报》面世。此后短短6年间,免费报纸就以燎原之势席卷香港报业市场,从一家发展到五家,仅中文日报就占了三家,日发行量由15万份增至130万份,力压12家中文收费报纸发行量的总和。此外,逢周六派发的《快线周报》,发行量亦达35万份;英文《虎报》(Steandard)从2007年起,也由付费变为免费,发行量从6万份飙升至13万份。一位任职发行量居港报三甲的日报总编辑惊呼:“免费报纸的迅猛发展.已严重威胁到香港传统报业的生存。”  相似文献   

13.
袁军  王东 《新闻实践》2006,(10):23-23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行业报目前已经出现分化。其中,发行量在10万到20万之间,广告收入在800万到3000万之间的报纸10家左右,不及行业报总数的10%;发行量在3万份到10万份之间,广告收入在300万到800万元之间的报纸有30多家,占20%左右;而绝大多数都是经营困难、发行量和广告量都较少的报纸。因此从总体上说,行业报还是一个脆弱的媒体,它无法与那些资产上亿的媒体集团或大媒体相抗衡。  相似文献   

14.
郑黎 《新闻战线》2011,(3):22-24
2001年,创刊第一年,<东南商报>发行量4万份,广告收入300万元,利润10万元.到2010年,<东南商报>发行量已达28万份,广告收入逾1亿元,利润3000万元,并策划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的活动和报道.与此同时,东南商报还积极探索内部体制改革,激活机制,强化自身核心竞争力.经过10年的努力,如今,无论从报道影响...  相似文献   

15.
县市党报与省市党报同步发展 据笔者调查,浙江省的县市党报从1993年至2000年间,其发行明显呈上升趋势,请看几家报社的发行情况: 1993年嵊州日报刚复刊时,发行量为6000份,同年当地的地市报绍兴日报在嵊州的发行量为4000份;到2000年嵊州日报升至2.2万份,绍兴日报在当地升至8000份。 1995年余姚日报的发行量为1.2万份,同年当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闻周刊》2011,(48):16-16
马英九办公室12月19日公布了2012年春联及红包,以“龙”为设计主题,呼应“龙”年来临,马英九亲题“龙腾虎跃,福满宝岛”。马英九办公室已准备30万份春联、25万份红包,20日起赠送给所有到马英九办公室所在地参观的民众。  相似文献   

17.
说说《中国消费者》的特色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消费者》杂志的编辑,我有幸经历了刊物从 1997年发行 2万份、 1998年 4万份到 1999年 10万份,再到 2000年发行 30万份的发展过程。我以为,刊物的迅速发展是与“特色”经营分不开的。下面,我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 第一,开掘品牌效应,用品牌优势确定自己独有的特色   《中国消费者》杂志是由中国消费者协会主办的刊物,是中国消费者协会惟一的一份媒体。这一隶属关系决定了《中国消费者》自一诞生就有着与众不同的品牌优势和影响力。在全国 8000多种刊物中,《中国消费者》无疑是一个“黄金品牌”。如果说,…  相似文献   

18.
达州晚报自2001年元月1日创刊以来,在短短的半年多时间里,发行量就达到4万份左右,而且零售占75%左右,广告收入也比预期的效果好得多.一张新办的报纸,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达州晚报从开创之初的3000多份,到1万来份,2万来份,3万来份的全过程,从亲身实践中总结出一条经验,那就是达州晚报重视舆论监督,以公正严肃的批评报道赢得了众多读者.  相似文献   

19.
胡滨 《新闻实践》2008,(1):54-55
从1992年复刊《义乌日报》,1993年创刊《小商品世界报》,到2004年1月两报合并为《小商品世界报》,再到2006年1月更名为《义乌商报》;从四开四版的周二报,发展到对开十二版的日报;从发行量几千份的小报发展到发行量达9万份的大报;从一个农业  相似文献   

20.
现代人文精神的导引与追求──《华西都市报》社会新闻版及其头条月赛综述赵坚,杨中《华西都市报》以下简称《华报》)创办迄今满两岁,短短两年时间,其影响渐大,发行量从1995年元月的两三千份到今天的20多万份,广告额从1995年2月的4万元到1996年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