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讨论了高职学生英语学习需求的结构维度,以此为依据编制了量表,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对量表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量表包括了学习者目的动机,学习者知识、技能和策略以及学习环境三个维度16个题项,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指标,信度系数在0.603和0.864之间,各因子之间及总问卷之间相关系数在0.783和0.912之间,验证性因素分析也表明,数据和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标均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2.
为了编制高职学生学习满意度问卷并检验其效度和信度,在自编的初始问卷经预测修订后,得到最终问卷含3个维度18个条目,正式施测回收了735份有效问卷,并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学习满意度调查问卷(HVTCSLSQ)、大学生学习满意度量表(CSLSS)和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为校标。通过条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区分效度、校标关联度、Cronbachα系数、合成信度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显示该问卷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因此,得出结论:该问卷是一个良好的测量工具,可以用来评估高职学生的学习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与学生评教相比,高职院校在教师评学方面较为薄弱,教师评学量表也未进行统计检验。以黎明职业大学为例,对教师评学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黎明职业大学教师评学量表的编制总体成功,既具有较好的信度,也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和预测效度。但量表的结构效度稍有不足,部分项目需作一定调整。分析也表明,对学生学习表现的评价可划分为反映主动性的"学习方法和效果"和反映被动性的"学习纪律和态度"两大方面。  相似文献   

4.
以非智力因素对高职学生物理学习的影响为出发点,结合访谈、半开放式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分析,确定了与高职学生物理学习关系密切的10项非智力因素;围绕这些项目编制初始问卷,根据初测结果确定正式问卷;对大量测试结果的分析与检验,证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影响高中生物理学习非智力因素量表》的编制过程,并对其信度与效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可以用于对高中学生的物理学习非智力因素情况进行分析与判断。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影响高中生物理学习非智力因素量表》的编制过程,并对其信度与效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可以用于对高中学生的物理学习非智力因素情况进行分析与判断。  相似文献   

7.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兴趣量表的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开放式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心理测量学关于量表的编制方法,编制了信度和效度都较高的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兴趣量表。为英语学习兴趣相关课题的研究提供科学有效的量化工具,便于高职院校和老师可以了解高职学生英语水平的总体情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为编制适合重庆市高职学生婚姻成熟度量表,通过对开放式问卷所作的回答进行分析整理,制定包含40道题目的原始问卷,然后采用项目分析与因素分析对问卷进行检验。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态度、婚姻自主、婚姻价值、婚姻角色、婚姻忠诚、婚姻倾向6个因子可解释总方差的54.721%,问卷的同质信度、分半信度、内部一致性效度、结构效度都较好。编制的重庆市高职学生婚姻成熟度量表适合重庆高职学生使用。  相似文献   

9.
中学组织气氛量表的编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学校组织气氛理论的研究和教育实践的调查,编制了初中学校组织气氛量表,并对其效度信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是一个较为理想的初中学校组织气氛的测评工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旨在编制高职教师职业倦怠量表。方法:首先采取自下而上的思路对32位高职教师进行结构访谈,获得该职业领域职业倦怠的具体表现;然后结合文献研究编制量表项目,最后对山东济南、青岛和莱芜的500名高职教师施测,考察各项信效度指标。结果:①自编高职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具有3个因子:人格解体、低成就感和情绪衰竭,但人格解体维度取代了情绪衰竭而处于核心地位。②该量表的各项效度和信度指标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要求的水平。结论:编制的高职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高职教育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加。但高职学生的学习状况堪忧,其原因是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缺乏和学习兴趣不强,不能把未来的生活需要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动力。通过对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的分析,找出高职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对于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效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秀清 《英语辅导》2011,(2):113-115
本文通过问卷对高职院校英语专业二年级140名学生听力学习动机、听力学习策略和听力成绩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高职生的听力学习动机以应试动机为最高,其次是实用动机和兴趣动机;最常用的听力学习策略是意义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高职生的学习成绩与学习动机基本呈显著正相关;各种学习策略也与学习成绩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法调查某职业技术学院252名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成绩。结果显示:高职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以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为主,最常用的学习策略是补偿策略和情感策略,最不常用的是元认知策略和社会策略;成绩优等生有更强的融合型动机和内部动机,更频繁地使用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高职生融合型动机和内部动机与其英语成绩呈显著性正相关;各种学习策略与其英语成绩都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高职学生学习驱动力不足的问题已成为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谋求内涵发展的障碍,对高职学生个性、品质、思维方式、未来发展也都将产生较大影响。从分析高职学生学习驱动力不足的原因入手,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旨在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他们的学习驱动力。  相似文献   

15.
以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一个高职班级为研究样本,开展创业教育与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创业教育可以较好地提升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从而提供了解决高职学生学习动力缺乏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学习动机问卷的编制遵循标准化的程序,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问卷的内在一致性信度系数和重测信度系数达到0.7,学习动机的结构拟合良好,因素载荷在0.4—0.9之间,效标效度基本符合测量学的要求,中学生学习动机问卷是一个信、效度良好,具有五因素结构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高职生高等数学学习动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数学教学实际,提出培养和激发高职生数学学习动机的一些建议,以此提高高职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动机是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个人因素,它直接关系着语言学习的效果和成败。本文从英语学习动机的含义及相关理论出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对笔者所在高职院校的100名英语学习者展开调查研究,并分析总结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现状,从而为今后英语学习动机衰竭因素及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策略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技能满意度量表与学习动机量表对职校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是为了探讨职校生技能满意度与学习动机的特点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职校男女生在技能满意度及各维度得分上存在某些差别,但差异性不显著;各年级学生在学校满意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学习动机方面不存在显著的性别与年级差异。技能满意度各维度与学习动机两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The bicultural work motivations of Asian Americans have not yet been comprehensively captured by contemporary vocational constructs and scales. For this study, we conducted two studies on the initial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Bicultural Work Motivation Scale (BWMS) by combin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First, a pilot study was conducted with 14 Asian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 to assess their motivation to work, and items were generated from the themes developed in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Results from the exploratory 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es supported a stable four-factor structure of the BWMS: Honoring Parents, Family Financial Obligation, Fulfilling Personal Interest, and Being Independent. Adequate reliability and evidence for concurrent and discriminant validity are presented. Implications of the scale for further vocational assessment and resear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