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我很早就开始参加"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组织的各种会议,一直认为"中外关系史"是特别重要的一个历史学的分支。很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中外关系史"依然没有成为历史学下面的一个真正的本科专业。我认为,全球史很多重要观念,其实可以通过"中外关系史"的教授而让学生们能够很好地予以领会。2017年夏天在山东大学召开的一次全球史的会上,南京大学的刘迎胜教授专门提到中外关系史的重要性。当时有几位全球史研究的年轻学者提出全球史的一些新观念,刘迎胜教授举例说明了这些观念实际上在多年来的中外关系史研究的实践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又是一年的开始,又是新的一期出版,每当此时,作为一名编辑,总是诚惶诚恐,不知过去的一年呈现给读者的精神食粮是否合格,是否能让读者共情或者有所收获.回顾2020年的《大理文化》,小说仍是重头戏,全年"开篇作品"和"小说平台"共刊发小说19篇,约计26万字.在数不清的来稿中,我能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欲望,也能看到故事背后的那一个个人物,体会到故事里的一段段感情.回顾2020年《大理文化》刊发的小说,我能记起当时编发的情况,每一次阅读,每一次校对,都让我对这些小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知,每一次编稿、改稿都希望呈现给读者的是我自认为无论在讲故事的手法还是故事本身都很好的小说.  相似文献   

3.
格雷厄姆·格林(1904— )是英国存在主义心理学派小说的著名作家。自从1940年以来,这类小说在欧洲已广泛流行。这个新的文学时期的一个特点是:严肃的长篇小说、侦探小说和科幻小说等各类不同小说之间的明显区别已被弃之不顾,“严肃的”长篇小说为优而惊险作品为劣之说亦道摈斥。所有这些类小说的因素当时被融合为一体,出现在同一本小说之中。格雷厄姆·格林使惊险小说成为  相似文献   

4.
李石 《世界文化》2014,(12):36-38
<正>2014年10月7日,德国当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德语战后文学杰出代表西格弗里德·伦茨在汉堡逝世,享年88岁。伦茨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格拉斯与伯尔齐名,被公认为"德国当代文学三巨头"。伦茨的代表作《德语课》名列世界五十大小说,是德国中学生的指定读物,被译成近40种语言,在当代德国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伦茨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不下于2500万的读者,到目前为止,他的作品已经被翻译成超过20种语言的多种译本。  相似文献   

5.
文心 《世界文化》2004,(1):27-28
在时下的台湾,提起藤井树,年轻族群里几乎无人不知,尤其是中学生,多多少少都读过藤井树的小说。藤井树的作品之所以在年青人中获得如此的成功,主要是其作品具备了网络小说成功的特质,那就是单纯、幽默、感性、而且生活化。  相似文献   

6.
从1935年在《中学生》杂志发表《万县》到1959年《四川文学》发表《老三姐》,马识途文学完成从学生到革命家再到作家的创作嬗变。他早期的作品以诗歌为主,兼具小说、杂文,创作初期从西方小说以及中国古典小说和传奇中汲取营养,同时深受家乡四川民间艺人“摆龙门阵”手法的影响,具有“恋地情结”的地方性写作成为他最具标志性的个人风格。还原时代,溯及他与时代的“搏击”,有助于更加透彻地理解马识途早期作品的艺术变迁及其创作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李超 《大理文化》2013,(5):93-95
生产队解散已有三十年之久的今天,作为曾经在生产队劳动和生活过的人,当时的青少年如今已经成为中老年人,当时的中年人如今已经成为耄耋老人,而且其中有一些人已经逝去。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自1981年5月建立至今已经有近40年的时间了。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说法"四十而不惑",进入了"不惑"之年,对自己的成长经历已经逐渐明朗清晰起来,从学科概念、学科体系、学科定位到应用的理论、发展主线以及编写原则等应该有一个全面的总结与理论升华。无论从学科、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角度,还是从国家崛起对文化建设需要的角度,都应该不失时机地推进中国的中外关系史学科建设,进行全面的理论构建与设计,重点在几个大的方面发力。在进行学科构建之前,首先要进一步明确概念,把一些相关问题讨论清楚,笼而统之或大而化之是学术研究之大忌。必须指出,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在近40年的探索当中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研究的问题几乎都是中国史、中外关系史上的重大问题,推出了一系列有影响的奠基性的著作,为中国学术发展与繁荣做出了贡献,具有里程碑意义。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学会没有进一步从学科  相似文献   

9.
疾病在文学作品中往往是被作为社会文化隐喻的载体使用,这一点在晚清小说中表现得非常明显。晚清小说中的疾病隐喻主要通过三种叙述视角表现出来:医生的角度、患者的角度、他者的角度。不论是哪一种角度叙述,疾病都是古老中国病体的隐喻,鲜明地表现了晚清知识分子对中国社会文化病状的独立思考。疾病隐喻使晚清小说表现出不同于古代小说的鲜明特征,而这些特征都可以被作为中国小说之现代性的构成因素,表明中国小说已经开始走上了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寻根》2020,(4)
正在我们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外关系史学科的发展与建设时,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谢方先生对这个学科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我们是不能忘记的。谢方先生195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1957年9月开始在中华书局工作,1994年1月退休。他在中华书局40多年,最为重要的贡献就是编辑了"中外交通史籍丛刊"和"中外关系史名著译丛"两套丛书,从而为中外关系史学科的建设和  相似文献   

11.
还在上世纪80年代中叶,我刚调到宣传部,就认识了包川姐姐。当时她已经发表了多篇小说,出版了专集,可算是声名在外了。后来因工作关系,在一些文化研讨会、作品改稿会上,我们很多观点彼此一致,也就熟悉了。包川姐姐生活的七十年,正是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七十年,风云激荡,人世如白驹过隙,其经历就是一部当代史的缩影。早就听说包川姐姐有打算要把这部微缩的"当代史"诉诸笔端,一直翘首企盼。今天,这本《影像故  相似文献   

12.
正《最后的诗篇》是泰戈尔晚年68岁时写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情节简单,没有像其前期创作的《戈拉》等小说那样为我们描绘一幅广阔的社会画面和曲折复杂的故事,而是洋溢着诗情画意和对自然的描绘。整部小说语言优雅且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充满浪漫主义的诗意气息。这与泰戈尔诗人的气质是分不开的,同时也与当时的文学发展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正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著名司法题材小说作家约翰·格里森姆只是一个小镇上的律师,也是密西西比州立法机构的一名成员。当时他有一个想法,就是写一部小说,内容是一位雄心勃勃的年轻律师卷入一场生死攸关的斗争,为真理和正义而战的故事。格里森姆说:"我花了三年时间写这部名为《杀戮时刻》的小说,大多数时候我都以为我永远不会完成它。最终小说完成并且出版了,以精装版的形式印刷了5000本,这使我非常兴  相似文献   

14.
正主持人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中外关系史已经成为中国历史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学科方向,产生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当前中国改革开放的骄人业绩举世瞩目,中国已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跨学科探讨和交叉综合研究体现了本学科的属性意义,建立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史学三大体系,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需要我们做好中国中外关系史研究回顾与展望——传承与创新的工作。为此,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与《中华文化论坛》编辑部合作组织了"中国中外关系史学科体系建设"笔谈。笔谈学者围绕中国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中外关系史学科的定位、理论构建、研究方法以及拓展领域等展开了深入讨论。我们期望,这组讨论有助于构建中外关系史学科体系,推动中国史与世界史研究的深度融合,携手共建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历史学三大体系。  相似文献   

15.
由于影像媒介的作用和影响,我们正处于一个从语言文化主导的时代进入影像视觉文化主导的时代。在影像文化时代,新世纪文学催生出与影视剧相伴共生的新兴的文学形态——影视小说,文学文本的大众化需求成为作家文学书写考虑的首要问题。影视小说已经对当代作家的小说书写、小说生成方式及小说传播形态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对影视小说的批评同样需要更新观念,整体性、共读性和互文性等观念对于影视小说的批评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报纸教育,英文为NIE(News-paper in Education),是指利用报纸进行教育的活动,最早始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美国。当时的《纽约时报》极力促进报纸在中学的应用。有组织的开展报纸教育,是以1955年衣阿华州实施的“中学生文字接触调查”为契机的。该项调查发现,40%的男生和33%的女生  相似文献   

17.
在当时人们并不期望女人能写小说,因此她的小说以男人的名字乔治·艾略特署名一百年以前,人们并不期望*个女孩子多么聪明,能读多少书,当然更不指望她写书了。她只要能缝衣做饭,料理家务也就足够了,  相似文献   

18.
一年开启,万象更新,回望来时路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一名编辑,从回望中记忆当时的感动,也在回望中坚定未来的信心.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艺,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作为最能反映现实生活、体现时代风貌的小说,更要真正传达出时代的脉动、社会的需求和人民的心声.大理的小说家们在火热的时代浪潮中...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东缘是先秦的北方族群南下云贵高原和东南亚的重要走廊和文化传播通道,因其特殊的自然环境,这条文化传播通道主要是从北向南单向传布而不是对等的双向交流,也不适宜作商旅的远距离贩运。连接古代中央王朝与云贵高原的交通要道,基本上都属于古代国家内部道路网络的组成部分,不宜称之为"南方丝绸之路"。云南通往古印度方向的国际道路开辟于南诏强盛的时期,但因南诏当时已经处在独立于唐王朝的状态,中外商旅很难利用这条通道,将这条古道称之为"南方丝绸之路",并以为它早在汉代就已经开辟,那是就成为早期佛教传入中国之道,这都是欠妥当的。  相似文献   

20.
杨义农 《大理文化》2013,(2):109-111
记不得是谁说过了,生活远比小说更像小说。不错,当今的小说确实离生活太远。或者对于现在光怪陆离、气象万千的社会现实知之甚少。作家躲在自己有限的小圈子里,自鸣得意地构建着小说的象牙塔时,生活已经远离。另一种极端则是过分地追求小说的“故事化”,仅仅把小说当成一个故事来讲,全不顾小说的艺术性,且又老生常谈,讲不出什么新意来。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