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岳阳楼记》的作者、北宋“庆历新政”的领袖人物范仲淹是广为人知的。然而,他对北宋古文运动所作的巨大贡献,却长期不被学界所重视,未引起人们注意。实际上,范仲淹不只是大力支持了文风文体的改革,直接孕育了古文革新的高潮,而且也为北宋新古文运动培养和准备了包括欧阳修在内的大批人才。文章的好发议论、忧患意识和参与意识的强烈,文风的明白晓畅,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中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词和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然而就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而言,教师串讲,"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学生记词义、记译文,考试考翻译和字词,学生对这种"满堂灌"的文言文学习感到厌倦,使文言文的教学跟素质教育相距甚远。而我们学校有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这种问题就更为凸显。如何让学生摆脱文言文的束缚,本文以《核舟记》为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挖掘文言文中的有利因素,通过趣味古文、古字分析、画画学古文等形式吸引学生读古文,诵古文,记古文。希望能为古文教学提供新的学习范例。  相似文献   

3.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千古名篇——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首段破题,自"庆历四年春"至"属予作文以记之"短短51字说明时间、地点、人物、写作缘起。次段为承题,自"予  相似文献   

4.
世家江西吉州而在朝廷作官的宋代古文家欧阳修,应知州李宽和同乡的请求,于仁宗庆历四年州学建成时,作了《吉州学记》,盛赞兴学建校。文体是“记”而用意在“颂”。开笔一段先记庆历三年秋,“天子召政事之臣八人,问治天下其要有几,施之今者宜何  相似文献   

5.
对学生而言,古文学习,可以说是老大难问题.由于年代久远,字词句较为艰涩难懂,所以有的学生对古文兴趣不大,认为死记硬背,没意思.如何让学生对古文产生兴趣,乐学好问,对语文教师而言是个大挑战.何况在八年级的课文中,文言文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继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后,还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难度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6.
北宋江西文风的发展可分做三个阶段:庆历以前,南丰曾氏、临川王氏已提出"长于议论、务用应世"的文学理念;庆历至嘉年间,欧阳修、曾巩、王安石结成师友,使江西几个古文家族汇流,遂形成江西古文家主盟文坛的事实;嘉以后,江西籍作家归纳欧、曾等文风特色,进一步塑造了"江西文风"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何振岱作为近代福建著名的古文家,在古文创作上受益于谢章铤最多。谢章铤对何振岱的人品、学识及创作亦给予充分的肯定。何振岱治古文能博取众家之长,提出"四理备精,足称大家"之古文观,并在古文"入门说"、"养气说"等方面有独到见解。沉实厚重、长于说理是何振岱古文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8.
朱氏论古文以韩愈为本,辅以李翱。认为古文之道正大重厚,学古文者立心必须端正;治古文应善养气,不求速成,宜操节小作。他不满桐城派的肤浅,主张“淡朴淳古”,文章有阳刚之美。朱氏古文不足处,一是“实用少”,二是“取资未广”,此外,有时邻于艰涩。朱氏再传弟子候官龚景瀚、光泽高澍然最著名。朱氏在闽北形成的古文流派,兴衰得失需要总结。  相似文献   

9.
自宋仁宗宝元、康定(1038——1040年)以来,宋王朝内外矛盾不断加剧,国势日趋孱弱,内忧外患连年不断,严重动摇着宋王朝的统治。宋统治集团和一般士大夫日益感觉到,如不进行一定的变革,势必动摇宋王朝的统治和影响士大夫切身利益。在这种形势下,士大夫的代表人物范仲淹最先提出了一套改革方案,并于1043年间付诸实施。范仲淹的改革正值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所以这次改革就称为“庆历新政”。范仲淹为了扭转“夷狄骄盛,‘寇盗’横炽”的严重局面,以稳定宋专制主义的统治,首先进行官僚政治的整顿工作。这个  相似文献   

10.
滕子京和范仲淹是一对志同道合的好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时,范仲淹亦贬谪邓州。仕途的坎坷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岳阳楼重修落成之际,滕子京修书求记范仲淹,范仲淹此时最清楚该对滕子京说些什么,遂不负好友之嘱托,挥笔写下了《岳阳楼记》这篇传诸后世的千古美文。一直以来,众多论者总倾向于说是范仲淹借滕子京求记之际,借题发挥,抒写了远大的政治抱负。拙笔以为,《岳阳楼记》称誉滕子京是其重要内容,因为滕子京是先忧后乐这一精神的践行者,而范仲淹只不过是这一精神的传扬者而已。具体论述如下:滕子京在庆历四年春谪守巴陵到庆历七年初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