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茂梅 《教学随笔》2014,(10):20119+119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同时小学作文也可以成为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在很多小学作文教学中,小学六年级学生普遍出现了创新思维低下的情况,本文主要通过对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现状进行了观察,分析了六年级学生创新思维低下的原因,并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2.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应成为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改善学生思维方式的活动.而整理复习课最容易停留在对所学知识的简单回顾与机械重复的层面上,出现教学上的"高原现象".最近,在教学六年级"线与角的整理"一课时,我作了一些  相似文献   

3.
正中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活动,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一、培养兴趣,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激发情感,唤起某种动机,从而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我从教学情感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入手,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讲八年级数学上册"因式分解"时,我设计了有趣味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角色重新定位“,让主人动起来”学生的地位是随着教师角色的变化而变化的。当教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时,学生的主体地位才得到落实,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中,我努力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位置,强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真正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如在二年级生字教学中,考虑到识字量比一年级多了一倍,我引进多种识字方法,其中学生最喜欢的是猜字谜法,于是我借助不同结构的字,将方法介绍给学生。如组合法“:另一只手”,组合起来就是“拐”字;拆字法“:挥手离去”,就是将“挥”字中提手旁去掉,就是“军”字等等…  相似文献   

5.
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是时代的要求 ,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教给学生寻找真理和发现真理的手段 ,引导学生研究探索 ,鼓励学生创新求异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一、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 ,多让学生动手操作 ,亲自实践 ,在动手中感知 ,在动手中发现 ,在动手中创造。例如 ,我在教学一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一节课时 ,以学生活动为主体 ,首先认识长方体实物 ,观察数出有 6个面 ,然后拿出学具 (准备好的长方体…  相似文献   

6.
解放以来,中学历史教学虽然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与形势的要求比差距很大。当前历史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教条主义,一切跟随高考指挥棒转,死记硬背成风。这个问题不解决,就无法培养出开拓型、创造型的人材。我从事历史教学多年,痛感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就“怎样通过课堂讨论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专题作了一点探索。一、开展课堂讨论,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我在初一年级历史课教学中,通过课堂讨论,试图发展学生的创造力,现举例如下: (一)关于“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的特点”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正>一、课前律动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前律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增加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最主要的是使学生的身心得以愉悦,使学生乐学、爱学,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当中。如,在选择律动教学内容时,学前班我选择了《咕咕宝贝》;一年级我选择了《快乐的一天开始了》;二年级我选择了《我真的很不错》;三年级我选择了《早晨多美好》;四年级我选择了《健康快乐动起来》;根据不同年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初步研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基于高职数学解题教学的现状分析与高职一年级学生数学解题的现状,提出数学解题思维模式及有效的思维策略.以高职数学教材为材料,采用适当的教学措施,在高职一年级数学解题教学中进行思维策略训练,探讨结合数学解题教学进行解题思维策略训练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9.
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至关重要。作者以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一、创造性思维的特征;二、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空间;三、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习惯;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起步作文教学是教学难点。三年级的起步作文是在一二年级看图写话的基础上开始的,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作文教学中,本文认为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要引导学生克服写作文的为难情绪;二是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范文;三是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思维能力,发展智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小学四、五年级的读写教学中,我注意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一、培养兴趣 学习兴趣能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去探求知识。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明确语文学习的目的意义,是培养学习语文兴趣的主要条件。我常常联系实际向学生说明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个学生爱玩科技制品而不做语文练习,想当科学家而认为学  相似文献   

12.
在三年级两步应用题教学中,我先出示:同学们做黄花25朵,做紫花18朵.   接着问:你能根据上面的条件提出问题吗?   学生跃跃欲试--   生1: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生2:黄花比紫花多几朵?   生3:紫花比黄花少几朵?   正当学生体验成功时,我出示了问题:做了多少朵红花?……  相似文献   

13.
张志公先生在《语文教学要同现代化建设接轨》一文中指出:语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否则就不能同现代化建设接轨。的确,我们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必须高度重视这一点。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相当多的训练创造性思维的因素。比如:《小马过河》是教育学生遇事要发挥思维的主动性;《植物妈妈有办法》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求异性;《我要的是葫芦》训练学生的纵向思维;《草船借箭》训练学生运用反向思维解决问题;《跳水》训练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小虫和大船》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感性;《惊弓之鸟》指导学生进行正…  相似文献   

14.
王晓霞 《考试周刊》2009,(10):81-8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两大重要任务,要培养出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任务。下面就如何培养谈谈自己的一点做法和看法。  相似文献   

15.
复式教学是指在一个教室、同一课时内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用不同的教材交替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配备情况,我校将九年级和六年级合并成了一个年级,成为我校的第一个复式教学班,我担任了这个复式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要让两个相差三个年级的学生协调发展,共同获得知识,是复式班教学的重点所在,通过我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  相似文献   

16.
一交待学习目的,启发学生的求知慾。在教学中,每章节或一节课开始之前或教学之后,向学生提出这一章、一节或一课时的学习目的,指出要学的科学内容,对于以后进一步学习另外教学部分的意义,指明新教材的实践意义和与以前教材的联系等等,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初步知道了学习的内容,这就加强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如在三年级开始讲平行线一章时,就简要说明,我们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有关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小学各学科教学改革的要求,是新世纪教师满足学生终身发展、培养他们终生学习能力的需要。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笔者谈点粗浅认识。一、提供表现机会,留给学生创新的空间在教学活动中凡是学生能探索的,教师不要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不要暗示。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活动空间,让学生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尽量让学生人人动手,尽量让他们独立思考,让他们去探索发现。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独立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去理解新知,掌握规律。如某教师教学五年级的“列方程解含有…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留足自主活动的时间,教师则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机生成调控新的教学环节,在随机生成中启迪学生思维。例如,在教学认物体一课时,笔者原先的教学预设是这样的: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  相似文献   

19.
思维是人脑对外界事物概括的间接反映,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内部的规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是重要任务之一,从一年级起,它便贯穿于各个年级的每节数学课中。因此,合理安排40分钟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现笔者就一年来的教学情况,遵循一年级学生特点,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实践和体会。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即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面向每个学生,使学生中的问题和差异暴露出来,而且信息的采集也要面向每个学生,努力关注学生的问题和差异,回收代表性的信息作为互动资源,让思维在互动中渐入佳境,落到实处。【案例描述】“乘法分配律”教学片段。在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等式转换的基础练习后出示:1.(32×4)×5=生1:(32×4)×5=(32×5)×(4×5)师:同意吗?生:同意!(出乎意料地坚决和生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