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诗歌是人类最古老而又最瑰丽的艺术花朵。我国的诗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素有“诗国”之称。过去,我国许多孩子的启蒙教育就是从诗开始的,它不仅可以增长知识,发展思维,陶冶情操,而且能激发孩子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孔子曾说:“书以道事,诗以达意”、“不学诗,无以言”。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我们要把学校办成一所诗的学校,我想以诗的真善美来办教育。”  相似文献   

2.
阳安 《师道》2010,(7):71-72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戈说:“人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对教育而言,点燃“火把”关键要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思维品质的高低取决于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3.
李瑛 《成才之路》2009,(18):28-28
华罗庚说过:“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是人类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意识能动性的最高表现。而提出问题是判断思维是否具有独特性和创造性的一个重要依据。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重要。”纵观科学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科学进步的历程就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而提出问题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4.
孙丽  ;孙孝喜 《师道》2014,(12):20-22
用美国数学家克莱因的话说:“数学是一种理性的精神,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无论是符号、公式、数字还是归纳推理的思维方法,理性思维贯穿始终。而这恰与人的思维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因为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从感性开始的.随着认知的深入而逐渐变得理智。经由长期的训练,才逐步进入理性思维的殿堂。这么说,不是说年幼的学生无法学数学,而是揭示了数学学习存在着客观的困难和障碍。从结绳记事开始,当数字脱离具象的物体而独自存在,抽象思维也就开始了。伽利略说,“自然界的书是用数学的语言写成的”。漫长的人类发展过程,既是劳动生产的过程,其实也是数学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相荣富 《化学教与学》2012,(5):23-24,41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学校教育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学校是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阵地,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不仅要懂得知识,还要学会本领,而本领主要就是指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在中学化学教学中,  相似文献   

6.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朱棣文曾说:“科学的最高目标是要不断发现新的东西。因此,要想在科学上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用和别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别人忽略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也就是说要有一定的创造性。”这就是我们倡导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培养一代新人的过程中,我们决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学科,教学中实施创造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师理应站在时代的高度,致力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四化大业培育千千万万创造性英才,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新的高度发展。 那么,在语…  相似文献   

7.
在《学习的革命》一书中,作者引用了一位学者的话,他说:“纵向思维是在挖深同一个洞,横向思维是试着在别处挖洞。”这句话十分形象地说明了这两种思维方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这是著名教育家斯第多德的教育格言。在斯第多德先生看来,发展思维比传授知识更重要。他说:“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真理,而且要教会学生发现真理。”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同样的话:“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还是思维训练,不要只顾到语言文字方面,忽略了思维的训练,要把思维、语言、文字三项一致训练,使之相辅相承。”我们教师就是要利用课堂为学生创造思维发展的条件,诱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9.
江总书记强调创新是人类明进步的动力。明代教育家李贽指出:“世上何人不读书,不作书奴死读书。”我想“学以致用”而且能有创新就不是“书奴”。创新活动是以思维为核心,必须努力发掘教材中有创新思维价值的问题发散点,引导学员在按常规的多方面、多角度去认识与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宋代教育家程颐则认为“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就非常注重学生的思维培养。中外教育家都认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培育学生的思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相似文献   

11.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一般特性和规律的一种概括性的、间接的反映过程。思维活动能使我们运用知识来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离开了思维活动,感性认识就无法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也无法指导实践活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提出: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语文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怎么改?考虑未来社会的发展,就语文教育而言,也就是抓住智力培养的本质,强化语文教育思维能力训练。林崇德教授在他的《教育的智慧》一书中曾说:"不管是智力还是能力,其核心成分是思维。"曾祥芹在他的《文章学与语文教育》一书中也说:"思维,作为智力的核心,总是和语言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言语一旦脱离思维,就变成了毫无意义的声音和符号。  相似文献   

12.
加大学校教育创新力度,切实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水平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要推进学校教育创新,首先要确立进行教育创新的理论指导思想,过程思维(ProcessThinking)是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所孕育形成的一种思维理论,本文从过程思维的角度,反思了学校教育,提出了学校教育创新的新思路:一是要进行基于过程思维的课程创新,二是开展基于过程思维的过程性教学。  相似文献   

13.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活动的高级形式,它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而且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给人们带来首创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品。人类从茹毛饮血到铁器的运用,直至近代的蒸汽机、电气时代,当今的电子时代、信息时代,都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尤其在科技、信息竞争激烈的当今世界,更迫切需要具有创造力的人才,而具有创造力的人必然具备创造性思维。“学校教育的任务是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14.
高品位的学校文化绝不是“拷贝”和“克隆”出来的,而是一代又一代校长引领师生对学校生活的感悟和发现、对教育问题永不停止的思考与追问、对学校现状和教育规律不懈的研究和探索而创造的。学校文化的创新关键在校长,这是时代赋予校长的历史职责。学校文化是一个内涵极为深刻的概念。学校文化既包括学校的人文环境,又包括物质环境;既包括运行机理,又包括操作方式;既包括科学规范,又包括个特征;既包括构建的教育理想,也包括现实的教育理念。总之,学校一切精神和物质的东西应当说都是学校文化的体现,学校文化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动力。作为一所…  相似文献   

15.
数学思维问题是教学教育的核心问题.原苏联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他在列举数学教育目的时把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放在第一位.当前,国内外数学教学改革的总趋势表明:“发展思维,培养能力”正成为中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思维品质是衡量思维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在教学中,数学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这对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在圆锥曲线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创造性教育是如何培养、开发人的创造力的一门新兴科学。创造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想象。我国创造学者普遍认为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想象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形式,它是人脑对原有的感知形象进行加工并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爱因斯坦说:  相似文献   

17.
徐敬琪 《上海教育》2006,(6A):63-63
前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书作为人类的朋友,它把珍贵的知识传送给一代又一代人,而我则是众多获益者之一。作为一名校长,理所当然地肩负着学校成功发展的历史使命,而瞬息万变的当代社会也亟需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因此管理学类系列丛书成为了我的必读。  相似文献   

18.
思维是人类智力的核心,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界限。有了思维,人就可以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可以能动地改变世界;有了思维,人就可以认识自己和别人,认识人我关系、物我关系,成为世界的主人。恩格斯说:“思维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极为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在现代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培养善于思考的一代,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关键。幼儿时期正是思维极其活跃、求知欲望最旺盛的时期,我们幼教工作者应有效利用这一时期,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品质,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使之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9.
人类进入21世纪后,随着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大学语文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急需一代学人对其进行新的探索。本文从思维三元理论的先进性、传统语文教育的局限性和当今时代推行素质教育的迫切性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阐述了在语文教育中运用思维三元理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由计划经济阶段进入了市场经济阶段,学校教育也相应地由应试教育转向了素质教育。无论是经济体制改革,还是教育体制改革,都是一场社会系统工程的深废变革,要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必须变革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教育作为上层建筑,要实现“三个面向”,必须进行一场大变革。在这种形势下,文章认为:学校素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要注意变革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人才,学校必须对学生进行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科学方法和逻辑形式的系统思维方式的训练,提高学生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实力。文章具体提出并论述了要从六个方面变革学生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