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会霞 《家庭教育》2002,(12):21-21
我的女儿今年9岁了,在学校读三年级,属于比较活泼好动的一类人。但女儿曾是一个非常胆小的孩子,最大的毛病是怯场。比如,她在家里爱说爱笑、爱唱爱跳,但是,一旦在很多人面前让她去表演一下,她又总是钻到我的身后,有时真拿她没办法。对于这样的一个孩子,怎么办呢?我和丈夫商量,要用我们的赏识唤起孩子的自信,让孩子找到成功的感觉。孩子进学校读书以后,我们就有意无意地让孩子回家当老师,把学校里学到的东西讲给我们听,表演给我们看。有时,吃过晚饭,全家在一起看电视,看完一个节目后,我们就鼓励她模仿一下,不管女儿的模…  相似文献   

2.
女儿是在国内长大的,到五岁时,吃饭还要人喂。记得有一次哄她吃饭,我用调羹舀了饭,又挟了一些菜在上面,然后把调羹搁在两根筷子上,筷子的一端朝向她的小嘴,说道:“火车开来了,要进山洞了!”女儿便把小嘴张得大大的,一调羹饭菜就这样塞进嘴里。轮到女儿养育孩子了。小外孙笑笑出生在美国,快满一岁时,我去美国看望他。当时他已经断乳,吃的是牛奶、罐装的各种蔬菜糊、现刨的苹果泥和像小号羊眼圈那般大的玉米圈。牛奶、蔬菜糊和苹果泥由我定时喂他,玉米圈则定时倒在盘子里由他自己抓着吃。随着小外孙的牙齿越长越多,我们给他吃的东西也渐渐“粗…  相似文献   

3.
美德的剥夺     
下班买回一袋梨,女儿从袋里拣了一个最小的。看到这一切,我很高兴,夸女儿有孝心。作为对她的孝心的奖励,我拣了一个最大的梨,换回了她的小梨,一看,这小梨还有虫眼,就随手丢进了垃圾桶中。这不是当代版的“孔融让梨”吗?看着女儿津津有味地吃梨,我陶醉在父女这出精彩的表演中。一回头,看到女儿拣的、被我扔进了垃圾桶里的小梨,我的心一颤,悲伤像乌云笼罩了我的心。做家长的当然对孩子灌输着孔融那样的孝悌品质,孩子当然对“让梨”的故事耳熟能详。我们讲着,孩子听着;孩子讲着,我们听着。孩子与我们都深刻地理解了“让梨”故事中的高尚美德。…  相似文献   

4.
女儿宁宁出生后,就生活在一个丰衣足食的环境里。对她而言,营养丰富的食品,漂亮鲜艳的服装鞋帽,功能各异的玩具,琵琶,计算机,VCD……似乎均是为她而存在的,她理所当然地享受着这一切。孩子一天天地在长大,我总觉得她身上好像缺了点什么。 “妈妈,我们打的去上幼儿园吧!”“妈妈,这张纸不好画画,我重新拿一张好纸画。”“妈妈,我们去吃肯德基吧!”在多次听到女儿的这些话语后,我终于明白,女儿身上所缺失的是节俭和珍视他人劳动的意识和品德。 于是,我们开始在生活中教育孩子。我们带女儿到郊外去观察庄稼的生长过  相似文献   

5.
胡运玲 《家教世界》2022,(32):46-47
<正>孩子唱儿歌,我们打拍子;孩子跳舞蹈,我们微笑着欣赏;孩子玩玩具,我们当助手……孩子的成长中需要好的观众。不合格的观众,会扫孩子的兴周末,孩子爸休息在家陪女儿玩。可是只陪了半天,就把女儿惹哭了好几回。先是父女俩下象棋。其间,女儿用兵吃了爸爸的“帅”,爸爸不依了,大喊:“嗳嗳——你耍赖皮!你一个小兵怎么敢吃我的大帅呢?”女儿得意地笑:“就能吃!我跟妈妈玩的时候就能吃。”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镜头: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端着饭碗追着已经半大的孩子喂饭,被迫的孩子往往手里还拿着什么玩具,吃一口,玩几下,跑一圈,再吃一口,直到饭凉了,还有一大半没吃。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想起了我的女儿两岁左右发生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个9岁女孩的母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非常注重让孩子多动手、多实践、多体验生活,这使得女儿5岁时就能离开父母一个人在省体工大队体操队过着相对独立的生活,7岁时就学会了烧饭、煮蛋等家务事。而这一切又缘于一次女儿找爸爸带给我的启示。那时女儿才4岁,还在市体校训练。一天,我因有事,就通知她爸爸去接女儿。但到了6点半我心里一直不踏实(她爸爸是“工作狂”),还是自己去了。一到那,孩子正  相似文献   

8.
童燕丽 《家庭教育》2007,(11S):32-33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镜头: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端着饭碗追着已经半大的孩子喂饭,被追的孩子往往手里还拿着什么玩具,吃一口,玩几下,跑一圈,再吃一口,直到饭凉了,还有一大半没吃。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想起了我的女儿两岁左右发生的一件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一天下午,我从幼儿园接5岁的女儿回家,就听到女儿说:“妈妈,我们班上好多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都给老师送月饼了。”我反问女儿:“他们为什么要送月饼给老师呢?”女儿不假思索地说:“马上要过中秋节了,中秋节都要吃月饼。”我试探着问女儿对这个问题怎么想。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妈妈,我也想给老师送月饼。”听了女儿的话,我心里很不平静。孩子对老师有感情,想给老师送月饼的想法是无可非议的,何况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有那么多家长都给老师送了月饼。那么,是答应孩子的要求去送月饼呢,还是就这件事让她多明白一些道理?我思考再三,从真正关心和爱护孩子的角度  相似文献   

10.
当我13岁、我弟弟10岁时,有个周末,爸爸答应带我们去看杂技团的表演。但是,中午吃饭时,来了一个电话,是找爸爸的,说是有紧急事情,要他马上去城里解决。虽然我们很是扫兴,但还是不得不做好放  相似文献   

11.
红叶 《现代家教》2000,(3):24-24
前不久,笔者一邻居的女儿带着一岁多的孩子从日本回国探亲,虽说她去日本才几年,可学到的教子方法令笔者大开眼界。那天,这位母亲抱着孩子来我们家串门,正碰上我们家在包饺子。孩子抓起桌上一个生饺子就往嘴里塞,我正想制止,孩子的母亲却说:“让他吃吧,这样他才知道生的不能吃。”果然,孩子咬了一口,便皱着眉头将生饺子吐了出来。孩子不小心在我们客厅里  相似文献   

12.
ONE1.在一座山的山腰,有一片小小的村庄,大概几十户人家的样子。除了砍柴、种地,每到农闲时节,各家各户的男人们就背着套锁,去山里圈猴子。抓来的猴子集中到一起,等到月初运下山去,卖到杂技团、动物园之类的地方,甚至,是那些专吃猴脑的饭馆。听着残忍极了,可那些人说却得头头是道:“猴子多啊,总来偷庄稼,不抓了去可怎么好。”“可是……”男孩突突看着关在铁笼子里的猴子们“吱吱”叫时的痛苦表情,心里面不忍极了。他想为可怜的猴子说些什么,可话到嘴边又给吞了回去。那些大人们压根没打算听一个小孩子的意见,早自顾着忙去了。突突毕竟才1…  相似文献   

13.
可怕的柿饼     
山里住着只老虎,这一天晚上,它打算到一个农民家里去偷牛吃。它走到院里,听见那家人的小女儿正在哭着嚷着要东西吃。这孩子的妈妈被她弄得不耐烦了,就吓唬她说:“你哭,你哭,老虎来了!”,但她还  相似文献   

14.
不满 10岁的女儿 ,居然与另一个小朋友 ,要带着院子里的十几个小朋友去春游。她们暗中把一切都组织好了 ,到了找家长要钱的时候 ,才让大人们知道。院子里的不少大人都吃了一惊。不少人都说这怎么行呢 ,这么小的孩子 ,而且大多是女孩 ,要是遇到个什么坏人那可怎么是好呢。只有我表示支持 ,说相信这么多的孩子在一起 ,脑子肯定是够用的 ,到公园里玩一玩 ,到餐馆里吃一顿饭 ,是不会出什么事的。说得妻子鼓着眼睛望了我好一会 ,可她仍然对女儿说 :“不行不行 ,要去得有大人跟着一起去。”可女儿却讽刺她说 :“妈妈对我实在太好了 ,好得要跟我一…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女儿今年读小学三年级。几年前当她还在幼儿园时我们就发现她有唱歌的天赋,为此还高薪聘请了专职音乐教师培养她。孩子由老师精心调教后果然长进不小,每当幼儿园有节目表演,女儿总是要么表演独唱,要么在合唱队中担任领唱。孩子进小学后,一位任课的音乐教师有一次在谈到我女儿情况时,也很兴奋地对我说:“你女儿的嗓子相当不错,只要舍得投资好好培养,将来肯定会有大出息的。”就这样,两年多来我们在孩子身上花费了几乎所有积蓄,不光请师范院校毕业的在职音乐老师教孩子唱歌,还特意为孩子买了一架钢琴。当然,一天天长大的孩子自己也越来…  相似文献   

16.
郁兰 《家教指南》2006,(9):62-63
早期教育家卡尔·威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是决定于天赋的多少,而是决定于出生后到五六岁时的教育。”我深深地坚信这一点,因此,我把培养女儿的好习惯放在了第一位,并把这看作是送给女儿一生的宝藏。学会分享为了培养女儿同甘共苦的好品德,我从不让她独自一人吃任何好的东西。尽管有时候家里只剩一个水果了,我也硬着心肠和她对半分,让她觉得“分享”是快乐的“,独吞”是可耻的。由此“,一个人吃不开心,大家一起吃才开心”成了我们家晚饭后吃水果前女儿必说的一句话。懂得体…  相似文献   

17.
管洪芬 《家长》2013,(6):41-41
吃过晚饭,我在书房里整理资料,女儿笑着跑过来,说:“妈妈,马上就是儿童节了!” “嗯,对。”我已经猜到女儿接下来要说什么,但还是故作惊奇地问,“怎么了?” 女儿挠着头,俏皮地问我:“妈妈,那您会带我出去玩儿,然后吃好吃的,还送给我礼物,对吗?” 我听了心里不免惭愧,印象里,女儿长这么大,我好像没有特意地为她过过一个儿童节。,以前,我总认为女儿小,什么也不懂,但此时听孩子问起,我突然想,女儿大了,是该出去见识见识了,如果能趁着这样一个节日带孩子到处看看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相似文献   

18.
当我13岁、我弟弟10岁时,有个周末,爸爸答应带我们去看杂技团的表演。但是,中午吃饭时,来了一个电话,是找爸爸的,说是有紧急事情,要他马上去城里解决。虽然我们很是扫兴,但还是不得不做好放弃看杂技的准备。  相似文献   

19.
新学期刚开始,南京许多家长为孩子请了心理辅导老师。南京大学一位学生介绍,最近一位家长到学校明确提出要请一位家庭教师,但并不需要给孩子补文化课,而是要给读初中的女儿靖“心理教师”。原因是:她的女儿学习成绩优秀,但人际关系不太好,在学校里她是独来独往,与许多同学“不罗嗦”,在家里与家长很少交谈。家长担心孩子的心理不够健康,特请心理教师做家教。据悉,心理系大学生被请去做家教很普遍。南京兴起心理家教  相似文献   

20.
江苏刘晓玲女士来信说:“我6岁的女儿该上小学了,我们很着急,该送她到什么样的学校去上学呢?是不是去重点学校更利于孩子的培养和个性成长?我们实在拿不定主意,请专家给以指点。” 为了解答读者的问题,从本期开始我们开设“博士信箱”这个栏目,欢迎您来信。 刘晓玲女士的问题,我们请北京家庭教育研究会的王文雄先生回答,并且请了一位家长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