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今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里较多地注入了功利的成份,使得人们的各种行为也被染上了功利的色彩.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也被世俗的蔓藤缠绕,它应有的价值与光辉正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与污染.   有识之士呼吁,还教育一片晴空,给教育一方净土,让教育挺拔起坚硬的脊梁,去传承绵延的人类文明.只有让教育摆脱世俗与功利的羁绊,注入思想与文化,才能提升其内涵与品质,使之承受起光荣而神圣的使命.……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里较多地注入了功利的成份,使得人们的各种行为也被染上了功利的色彩。在这样的背号下,教育也被世俗的蔓藤缠绕,它应有的价值与光辉正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与污染  相似文献   

3.
文学教育的工具情结使文学教育缺乏独立性,被世俗功利所牵制。文学教育不应该追求“当世之用”,应该发挥其传承民族精神、提升个体灵魂的“无用之用”。  相似文献   

4.
一文化的虚无与不可触摸,有时候会让许多教育管理者失去耐心,莫辨真伪。教育毕竟是一种社会活动,世俗生活的功利和诱惑也浸润着教育的全过程。我国教育体制的外控色彩,财政性教育经费分配之不足不均,社会对教育期许过甚却理解不足……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5.
功利价值和超功利价值是教育价值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片面地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都是错误的。然而在现实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教育的超功利价值被人为地贬抑了,存在着唯功利价值是从的倾向。教育要想实现历史和现实赋予它的应有价值,就必须正视教育超功利价值被人为贬抑这一现象,使超功利价值得到合理性提升。  相似文献   

6.
现代都市文化是一种商业消费文化为主导的文化形态。商业利益动机主宰着大众文化的命运。传统艺术如雕塑为延续自身生存,亦不得不转向商业的世俗功利诉求。世俗化的城市雕塑的勃兴便是一个明证。但现实中却存在一个悖论,艺术作为审美本身具有超功利、超世俗的价值诉求。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发展出现多样化和大众化趋势。城市雕塑的大量涌现,真正让雕塑艺术走进人们的生活,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日常审美文化需要。而与城市雕塑相对应的,架上雕塑艺术则相对很少进入到大众家庭或人们的日常审美生活。而这恰恰期待一个有消费能力和欣赏能力的社会阶层的出现。近年都市小康之家的大量出现,已逐渐构成这一社会审美文化消费群落。架上雕塑走进小康家庭的消费结构,固然要有大众主义的,也要有精英主义的。  相似文献   

7.
一 文化的虚无与不可触摸,有时候会让许多教育管理者失去耐心,莫辨真伪.教育毕竟是一种社会活动,世俗生活的功利和诱惑也浸润着教育的全过程.我国教育体制的外控色彩,财政性教育经费分配之不足不均,社会对教育期许过甚却理解不足……教育工作者有理由因此愤懑、惶惑,却没有理由可以因此游离,甚而抛弃教育的规律和职业操守的底线.  相似文献   

8.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年深入,教育功利也在逐步地浮出水面。由于家长和老师所面临的巨大压力,教育的功利也愈演愈烈。教育的功利性既包括学校教育的功利性也包括家庭教育的功利性。我们应该坚守教育阵地,摒弃教育功利的思想,让教育恢复本真,从培养人才着眼,培养新时代合格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9.
郑朝晖 《中国教师》2011,(23):48-49
<正>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于漪老师经常喜欢引用柏拉图"洞穴里的囚徒"①作为隐喻来回答这一问题,而这一切实际上就是对于生命的发展、灵魂的提升的关注。但是如果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追求真理的勇气,教育的这种本质诉求就会迷失在世俗功利的茫茫苍苍的丛林里。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的巨大发展加快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青年在急剧的社会变化中变得理性而成熟,当然也变得功利而世俗。周恩来以求同存异为核心的同异辩证思想,以其丰富的内涵、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感召力,可成为青年人生价值建构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1.
明清之际是一个功利主义昂扬的时期。当时社会主义弥漫着一股逐利之风,世俗功利价值观得到空前的张扬。不仅在商人中间,而且知一些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形成了一种视功利为衡量价值的惟一尺度的价值标准。拜金主义是世俗功利价值观的极端形式。这时期拜金主义的高涨是人们的功利意识觉醒和解放的标明。明清之际的人并没有完全走向非道德主义,但他们讲究的是道德功利主义。明清之际的启蒙学对世俗功利价值观进行了积极的论证和阐扬。由于它作为一种价值观,能够为经济的成长提供强大的推动力,因而具有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2.
无论哪一种高傲,如果带上了世俗功利的成分,就会散发出一种骄横的气息,让人感到不舒服。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她,会议室里坐满了人,乱哄哄的没有秩序。她晚来了一会,玻璃门被轻  相似文献   

13.
大学作为孕育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之所,尽管象牙塔的功能未变,但世俗对大学的渗透和浸润却比任何时候更深刻,这个思想文化的殿堂正向利益和功利低头。学术开始变味,精神已然退位,甚或被腐蚀、被蛀空,曾经让我们为之景仰和追求的责任和信念正在逐渐离我们远去。能写论文,曾经是高深学问的体现和象征,但当下学者多是为论文而论文,  相似文献   

14.
一、幼儿园英语教育需要科学研究 目前,人们对幼儿园英语教育的态度和认识,可谓见仁见智.就幼儿园开展英语教育的现状来看,也大多处于自发、自在的状态,缺乏规范,也缺乏真正的研究和思考.因此,幼儿园英语教育自初始阶段起,就似乎与幼儿园的"热情"和"功利"联系在一起,被蒙上了一种神秘的色彩,并始终处在幼儿园正规教育的边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教育理念之贡献与局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理念是教育思想家乃至整个民族的教育价值取向的反映,本文拟通过价值观的透视,来窥探中国古代教育理念的主要特质,并分析其贡献与局限。一、重世俗而轻神性重世俗而轻神性是中国古代教育理念的第一个重要特质,也是“东西方教育思想从起源处即表现...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所撰著的《颜氏家训》是一部流传广、影响深的家训名著。书中的勉学重教思想,既体现了传统儒家修身学说的内在逻辑,又反映了士族制时代文化传家的历史要求;既看重安身立命、扬名显亲的世俗功利,又关注学问修德的伦理意蕴。这种思想在后世的家训及蒙学读物中得到继承和发扬,它对世俗社会的文化意义更直接地关系着一个家族的前途命运。从《颜氏家训》的有关论述中可以看出,只有把功利追求与道德追求结合起来,把扬名显亲的世俗目标与修身养性的精英价值结合起来,勉学重教的思想才能转化为促成世俗社会发展进步的文化动力,并充分体现儒家世俗伦理的社会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传统文化中贬抑功利的思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了彻底的颠覆,人们的功利追求与市场机制交相作用客观上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效果。但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功利的追求容易失范而走入唯利主义的误区,这就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人们的功利行为,积极采取措施,培育人们形成合理的功利观。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4月14日,河南一位女教师一封"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信在网络上"刷屏",而近日的开学典礼上,重庆一位教师"世界那么大,你凭什么去看看"的反问,也引发了人们热烈的讨论。其实,出走之争,殊途同归。只要心中保留着对自由的向往,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当今世界,世俗与功利的泥沼牵绊了太多人的脚步。人们穿梭在  相似文献   

19.
减负为什么     
"减负"雷声大雨点小的原因很多,有学生的无奈、家长的盲目、学校的屈从、官员的虚荣……但究其原因,还在于人们没有弄清楚当代中国基础教育的本质,不明白教育到底是什么,应该干什么和怎么干,因此也就不清楚减负的实质意义,工作缺乏原动力。从春秋战国学派纷立,到新中国开始致力于普及基础教育,数千年光阴,在中华民族的性格构成里,深深地打上了教育的烙印。在历史进程中,教育改变命运的功利意义和换取物质财富的世俗价值,被推崇到了极致。中国教育早就远离了它名义上所推  相似文献   

20.
超常儿童教育深受教育价值观的影响。在以功利至上为特征的教育价值观影响下,我国古代、现代超常儿童教育在目的与方式上都呈现了难以克服的偏差。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兴起,促进人的发展观正逐渐成为我国教育价值观的核心,而我国未来超常儿童教育特征也势必会从外在的功利追求走向儿童自身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