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合成乙酸乙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回流吸附法和饱和浸渍法制备负载型杂多酸PW12/C,分别以γ-Al2O3和Y-分子筛为载体制备负载型杂多酸PW12/γ-Al2O3和PW12/γ-分子筛,用红外光谱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将制得的各种催化剂用于催化合成乙酸乙酯并进行筛选,结果表明PW12/γ-Al2O3和PW12/γ-分子筛的活性远远低于PW12/C,将PW12/C用于乙酸乙酯的合成,并优化出最佳的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2.
以H3PW12O40/TiO2为催化剂催化合成了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探讨了H3PW12O40/TiO2对缩酮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酮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H3PW12O40/TiO2是合成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的良好催化剂,在n(环己酮):n(1,2-丙二醇)=1:1.7,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5%,环己烷为带水剂,反应时间1.0h的优化条件下,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的收率可达83.7%.  相似文献   

3.
纳米型复合磷钨酸催化合成肉桂酸异戊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纳米型复合杂多酸H3PW12O40/SiO2为催化剂,以肉桂酸和异戊醇为原料,来合成肉桂酸异戊酯.结果表明:纳米复合磷钨酸是合成肉桂酸异戊酯的良好催化剂;适宜的工艺条件为:酸醇物质的量比为1:2.5,催化剂用量为0.6g/0.05mol肉桂酸,回流时间为3h,酯化率可达96.2%.  相似文献   

4.
以醋酸和乙二醇单乙醚为原料,活性白土负载磷钨酸作为催化剂,合成了乙二醇单乙醚醋酸酯。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磷钨酸固载量35%、催化剂焙烧温度180℃、催化剂用量为醇醚质量的5%、酸醇摩尔比为1.2:1、带水剂甲苯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15%和反应时间为1.5h,产率可达到99%。  相似文献   

5.
以纳米复合杂多酸H3PW12O40/SiO2为催化剂,通过正戊酸和正丁醇反应来合成戊酸丁酯,结果表明,纳米复合杂多酸H3PW12O40/SiO2是合成戊酸丁酯的良好催化剂,该反应的最佳条件是:酸醇物质的量比为1∶1.2,催化剂用量为0.4g/0.1mol正戊酸,带水剂正丁醇为10mL,反应时间为40min,反应温度在120℃左右,此时酯化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6.
磷钨酸掺杂聚苯胺催化剂催化合成苹果酯-B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磷钨酸掺杂聚苯胺催化剂H3PW12O40/PAn的制备,通过乙酰乙酸乙酯和1,2-丙二醇反应合成了苹果酯-B,探讨了磷钨酸掺杂聚苯胺催化剂对缩酮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原料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磷钨酸掺杂聚苯胺催化剂是合成苹果酯-B的良好催化剂,在n(乙酰乙酸乙酯):n(1,2-丙二醇)=1:1.5,催化刺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1.0%,环己烷为带水剂,反应时间50min的优化条件下,苹果酯-B的收率可达85.0%.  相似文献   

7.
以钨硅杂多酸为催化剂,通过桂皮酸和正戊醇酯化反应合成桂皮酸正戊酯,研究了各有关因素对桂皮酸酯化率的影响.实验证明:钨硅杂多酸是合成桂皮酸正戊酯的良好催化剂,在酸醇物质的量比为1:2.5.催化剂用量1g/0.05mol桂皮酸,带水剂苯7mL,反应时间为1.5h条件下,桂皮酸的酯化率可达99.2%.  相似文献   

8.
环已酮酸催化合成环已烯环已酮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章研究了环已酮酸催化合成环已烯环已酮过程中,不同种类酸催化剂的作用规律和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强质子酸催化反应的速度较快,催化反应活性亦高;但后处理需经中和、洗涤、干燥等繁锁工序,存在污染环境和腐蚀设备等弊端;详细考察硫酸盐、氯化物盐类等Lewis酸催化剂对反应的催化作用,并比较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的影响,发现铁盐的催化性能较好,综合单程产率高。  相似文献   

9.
以H3 PW12 O40/SiO2为催化剂,丁醛和1,2-丙二醇为原料合成了丁醛1,2-丙二醇缩醛,探讨H3 PW12 O40/SiO2对缩醛反应的催化活性,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反应物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丁醛)∶n(1,2-丙二醇)=1∶1.4,催化剂用量占反应物料总质量的1.0%,带水剂环己烷的用量为6 mL,反应时间为60 min的优化条件下,产品收率可达87.9%.  相似文献   

10.
以H3 PW12 O40/ZrO2-WO3为催化剂,以正戊醇和冰乙酸为原料合成乙酸正戊酯.探讨H3 PW12 O40/ZrO2-WO3对酯化反应催化活性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醇酸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环己烷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醇酸摩尔比为1.3∶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1.5%,带水剂环己烷用量为8 mL,反应时间为75 min的优化条件下,乙酸正戊酯的收率达95.4%.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Ni,Cu,Zn三种金属改性的ZSM-5上正己烷的芳构化反应进行了探讨和比较,发现这些金属的引入在促进正己烷的芳构化性能方面既有共同点,也有某些差异,同时还研究了催化性能和酸性的关系,并就B酸和L酸中心的协同效应对芳构化的促进作用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留叶数的增加,天、谷、丙、甘、亮、异亮、酪、赖、组、脯、精、蛋氨酸及总游离氨基酸晾含量均下降,苯、缬、苏氨酸在留叶21片时较高;各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中心花开放前5d打顶最高,初花期打顶下降,其含量大多数比现蕾打顶的还低,且打顶期对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大于留叶数.试验组合以X1Y1,X2Y1,x3y1各种氨基酸含量较高,X2y2,x1y2,x2y3居中,X3Y1,X3Y2较低,在试验各处理因素水平下,天、谷、脯含量占总量的49.61%-76.50%.丙、苏、酪占总量的10.63%-20.37%,苯、缬、甘占总量的5.84%-9.53%,丝、赖、组占总量的2.83%~6.49%,亮、异亮、精占总量的2.1%~4.41%,蛋占总量的1.35%~2.55%.综合结果表明,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初花期打顶和留叶21片或24片的互作效应较好,有利烟叶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INTRODUCTION Preparation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poly(arylene)s having π-conjugation system along thepolymer chain are the subject of recent interest(Skotheim et al., 1997; Nalwa, 1997; Yamamoto,2002). Among the poly(arylene)s, poly(p-phenylene),poly(pyridine-2,5-diyl) and poly(thiophene-2,5-diyl)are the most fundamental polymers and had beenextensively studied (Skotheim et al., 1997; Yama-moto, 2002; Nurulla et al., 2001). However, thesepolymers show only…  相似文献   

14.
通过比较3种酸体系及同一酸体系不同酸度下二苯碳酰二肼光度法测量水体中6价铬的研究,发现体积分数为5%的盐酸作检测体系时,分析效果最好,显著增大了Cr(VI)的线性范围,方法的重现性和准确性得到了很好的保证。该方法成本低、过程简单、分析速度快、便于操作,为二苯碳酰二肼光度法测水中6价铬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对核桃壳、杏壳和开心果壳3种坚果壳粉分别进行碱、酸和硅烷偶联剂处理,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处理前后坚果壳粉化学结构的变化,用热重分析(TGA)测定处理前后坚果壳粉的热稳定性和残炭率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碱处理可除去半纤维素,使坚果壳粉的木质素质量分数提高,残炭率提高;酸处理可除去部分半纤维素,使残炭率有一定提高;硅烷偶联剂可与核桃壳粉的羟基发生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质谱法(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CE-MS)法、光谱分析法等在多肽检测中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质谱检测多肽最大的优势在于稳定性、重现性好,准确性高.采用色谱或电泳分离技术与质谱联用可解决相同氨基酸组成但序列不同的多肽的检测.光谱技术检测多肽,通常无需样品预处理分离,且光谱技术设计的多肽传感方式灵活多变,但光谱技术往往需要借助其他方法才可对多肽进行定性分析,因此该方法不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几种有机酸对黑花生衣色素的辅色作用效果,采用60%酸性乙醇作为黑花生衣色素的提取剂,制取黑花生衣色素浓缩液,分别添加不同的有机酸,研究色素溶液吸光度的变化。结果表明0.1%的丙二酸、顺丁烯二酸、乳酸和草酸能增加黑花生衣色素的吸光度。除丁二酸外,在0.1%~0.6%范围内,添加有机酸的浓度与色素的吸光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利用HPLC测定并比较全国各主要产地茯苓药材中茯苓酸含量.方法: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5μm,4.6×150mm)色谱柱,以乙腈和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分析测定了全国11个产地的茯苓药材中茯苓酸的含量.结果:在既定色谱条件下线性范围良好,该方法稳定性、重现性及茯苓酸加样回收率符合要求.鄂豫皖及云贵地区产地的茯苓药材茯苓酸含量高于其他产区,质量较好.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可为茯苓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一定依据和科学保证.  相似文献   

19.
采用基于信息增益的特征选择方法和相关系数法,对国内代表性品牌卷烟烟丝中有机酸成分及其香韵、香气量和香气质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索卷烟内在有机酸对卷烟香气特征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卷烟烟丝中丙二酸、苹果酸、草酸对卷烟香韵影响作用较为明显;草酸、苹果酸对卷烟香气量影响作用较为明显.检测的8种有机酸指标对卷烟香气质的影响作用都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添加不同水平的叶酸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 12 0只海兰商品代一日龄雏鸡 ,饲以基础日粮 ,分别添加六个水平 (磺胺 0 .12 5mg/kg、叶酸 0、0 .4、0 .5、0 .6、1.0mg/kg)的日粮 ,试验期为六周。观察T细胞百分数的变化。结果 :磺胺组T细胞百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应用叶酸组 (P <0 .0 5 ) ;应用不同添加量叶酸的各组T细胞百分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随叶酸量增加而增加 (P <0 .0 5 )。结论 :应用磺胺药可降低叶酸的合成 ,叶酸的缺乏会导致免疫功能的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