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潜《五柳先生传》。按“不”字为一篇眼耳。“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不慕荣利……重言积字,即示狷者之‘有所不为’……王夫之所谓“言“无’者,激于言‘有’者而破除之也。”(第四卷第一二二八至一二二九页)“不”字句全是否定之句。和《五柳先生传》相反的一篇文章,就是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假如以“也”作结的作为一句,全文共计二十句。这二十个“也”字句全都是肯定之句。  相似文献   

2.
“何处生春早?春生柳眼中。”(元稹《生春二十首之九》)柳,是春天的使者,它体态轻盈,婀娜多姿,历来是诗人骚客的宠儿。在我国古典诗苑里,既有“杨柳”“垂柳”“高柳”“绿柳”,也有“寒柳”“金柳”“烟柳”“雪柳”,此外还有“柳枝”“柳叶”“杉口梢”“杉口絮”“柳绵”……诗人借助“柳”这一意象,或状景,或抒怀,或喻人,或讽世,不一而足,魅力无限。  相似文献   

3.
模仿与抄袭     
有部分同学作文时不愿动脑筋,不愿下功夫,总爱抄袭现成的文章,他们还美其名曰,这是学习、参考,是模仿。这些同学以模仿为名,行抄袭之实,东拼西凑,毫无自己的东西,甚至把别人的文章原封不动地搬来。这样的“模仿”是绝对不可能提高写作能力的,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真正的模仿,不是机械的照搬,不是牵强的套用,而是模仿中有取舍,有遴选,有创造,有自己的个性。比如,我们读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以仿造“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可以模仿从植物到动物,从静到动,先略后详的写法,但不必像作者一样写“泥墙根一带”…  相似文献   

4.
不少语法书把“不是……而是……”当作关联词语,北京出版社最近出版的《现代汉语语法知识》也沿用了这一说法(见第92页)。我以为这是可以商榷的。关联词语必须是定型化的,不能随便拆开来。是词,固然不必说;即使是语(词组),也应该是固定的。如“不是……就是……”中的“不是”和“就是”,“之以以……是因为……”中的“之所以”和“是因为”,中间都不能插进别的词。更重要的,关联词语在句子(尤其是复句)中必须起关联作用。“不是……就是……”表示选择关系,“之所以……是因为……”表示因  相似文献   

5.
峨嵋山月歌!李白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青溪向山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从一个“影”字联系诗行贯通诗意来想像诗人的形象,揣摩诗人的情感。“影”关联的是“月”,诗人应该是站在船上面朝半轮秋月,流淌的江水中拖着他长长的身影;联系第四句“思君”来看,诗人是在对月怀人。“影”随江水流,思念也如江水绵绵不绝汩汩滔滔,可见诗人对友人的情之真,思之深。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折柳”虽然含有古代重要文化常识(折柳送别的习俗,“柳”谐“留”),但“折柳”既然是“关键”,就必然与上下诗句有密切联系。纵向联系,贯通诗意:“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写低沉的笛声,随春风散满洛城,“暗”字暗示着夜深人静笛声低沉;“此夜曲中闻折柳”点明所吹乐曲为《折柳曲》,“何人不起故园情”说明《折柳曲》引发的情思是思乡之情。我们能不能利用知识积累来横向联系,触类旁通,理解诗意呢?回顾含有“杨柳”一词的诗句,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羌笛何须怨杨柳”“杨柳岸,晚风残月”……...  相似文献   

6.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只字未提柳却字字皆含“柳”,而诗中所描写的柳的婀娜多姿、千娇百媚、生机勃勃也注定了“柳”这个意象不只是春意盎然,也离不开离愁别绪、惜春伤怀……  相似文献   

7.
《文汇报》载:日前,在上海古籍出版社举办的一次座谈会上,复旦大学教授王水照先生提出,不必强求中小学生对每一篇古诗文都能说出“意义”,古诗文阅读宜提倡“不求甚解”。读后,感慨不已,不禁为之喝彩。“不求甚解”,何“好”之有?也许有人会不以为然,认为读书不认真,不求深刻理解,读之何用?!我以为,还是先弄清楚王先生所提倡的“不求甚解”的含义再下结论为好。要弄清楚这一含义,必须综合考虑三个因素:其一,“不求甚解”不是“不求解”,二者不能划等号。“不求甚解”语出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说的是观其大略,有所“会意”,以求广博。而“…  相似文献   

8.
梁代萧统《陶渊明传》称陶渊明“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自况”“实录”之说诚可信。然知世方可论,观照“真风告逝,大伪斯兴”之晋宋社会,《五柳先生传》不仅应视为安贫乐道的述怀之作,也应视为刺世嫉邪的针砭之。钱钟书先生评日:“‘不’字为一篇眼目,……重言积字,即示狷之有所不为”,“‘不’之言,若无得而称,而其意,则有为而发”。钱先生之论,是解读《五柳先生传》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9.
“柳”在宋词中的运用是惊人的,它有着丰富的文化意蕴,且在我国文人的笔下展现出五彩斑斓之色.宋代词人以咏柳之语和喻柳之笔大量吟咏柳这一景物,表达了丰富的情感,赋予了柳这一景物浓厚的文化涵蕴,形成了宋词中独具特色的柳文化.  相似文献   

10.
说起“柳”让人很自然地想起“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之句,从两句意思上看,或许能悟出点人的情感来:人爱的是花,却不怎么喜欢柳。因为这里毕竟有点“无心去插柳,有意要栽花”的意思。其实,对于“柳”这并不公平。谁都知道我国是个诗的国度,我国唐朝更是一个诗的繁荣时期,在唐诗中,关于“柳”的诗是很多的,这些诗中不乏有对“柳”的赞美。最著名的莫过于贺知章的《咏柳》四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你看:那碧绿的春柳之干,似用碧玉妆砌成的,那袅袅披拂的柳树枝条,似少女身上所佩戴的…  相似文献   

11.
宋代姜夔在《白石道人诗说》中写道:“若句中无余字,篇中无长语,非善之善者也。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是啊,句中有耐人咀嚼的余味,篇中有令人深思的余意,这才是诗言运用中的上品。如“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李白《怨情》)诗中着“不知”二字,则“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尽显风流。这“不知”得多撩人啊!  相似文献   

12.
说诗而以禅相喻,这是《沧浪诗话》的主要特色。尽管沧浪自认为“以禅喻诗,莫此亲切”,并为誉之者所盛赞,然而自此书传世以来,最为后人诟病处,亦在于此。清人冯班说:“以禅喻诗……自余论之,但见其漫漶颠倒耳。”(《严氏纠谬》)影响所  相似文献   

13.
沈鸿友 《中学文科》2005,(10):65-66
一、“折柳”之深情 古人分别时要折柳相送,这是当时一种很流行的民间习俗,尤其是在文人墨客中,成为一种时尚。  相似文献   

14.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有一副妙联:露花倒影柳三变  桂子飘香张九成 这副对联有用人名对人名之妙,柳三变即柳永,是宋代名词人,张九成字子韶,宋高宗时人;还有在人名中以数字对数字之妙,以“三”对“九”;除此以外,这一副对联上联中的“露花倒影”是柳永的词句,而下联中的“桂子飘香”是张九成的句;再,“成”和“变”也可对,两皆为我国古代乐理名词,可知此联对仗是十分工整的。  相似文献   

15.
“不知蕴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这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漱玉词》中咏梅的名句。李清照平生著作甚丰.其咏梅词虽只9首.但却曲尽梅姿之妙,梅香之幽,梅骨之傲。  相似文献   

16.
诗词与柳     
在多彩多姿的落叶乔木中,绿柳婀娜像一个秀美的少女,特别惹人喜爱。历代文人墨客尤为宠之,其中亦不乏“柳痴”,留下的咏柳诗词也不下千首。爱柳之风久矣。隋杨广极爱柳,曾赐柳以国姓杨,后人也有把垂柳叫“垂杨”的。白居易的《隋堤柳》曰:“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傍流水。西自黄河东接淮,绿影一千五百里”,可见隋时柳树受人喜爱,种植广泛。东晋大诗人陶渊明酷爱柳,公元450年,陶弃官遁隐躬耕,终日与柳为友,他不仅在隐居地周围遍栽柳树,而且还在房前种了五棵,并自号“五柳先生”,“萦萦窗下兰,密密堂前柳”、“榆柳荫…  相似文献   

17.
读书应重在会意,不能为语句所局限,“言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魏晋人读书,大率以己之意会书中之意,对字不甚注重,而力求身心的参与。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说“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所谓“不求甚解”是指读书不可执着于字句的讲解,这同现代人次“不求甚解”为肤浅草率之意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8.
咏柳惜别 ,折柳送客 ,这在古诗文里可以见到很多。《诗经·小雅·采薇》里就有“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的名句。“依依”的杨柳把一个久役异乡的戍卒那种思乡之情和盘托出。“柳”和“留”谐音 ,可以表达人的挽留之意。后来人们似乎感到仅对“柳”的依恋还不足以寄托情怀 ,于是干脆折下一枝送亲别友 ,渐渐地成为习俗。到了唐代 ,折柳送客之习更盛。刘禹锡《杨柳枝词》云 :“城外春风吹酒旗 ,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 ,惟有垂柳管别离。”唐末诗人罗隐的《柳》诗也写道 :“灞岸晴来送客频 ,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 ,争解垂丝绊…  相似文献   

19.
李白有一首诗叫《怨情》,诗是这样的:“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这首诗的美处在于诗人给我们留下无尽的想象,表达出含蓄深远的无言之美,这使我想起了语文课堂教学也应该有“无声之美”。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无声之美”呢?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地,默默无声地感受。体验,想象,思考,判断和创造的活动。  相似文献   

20.
教过几次那段“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总觉得它有不同寻常之处,但又说不出。是那精心选用的形容词、动词吗?是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吗?……似乎都不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