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材在新课标指导下编排略读课文,其目的是通过对略读课文教学.让学生学习略读方法,提高学生快速把握文章大意的能力。教学要求有两点:一是内容上“粗知文章大意”即可,不必探求其它方面;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读懂文章。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方法是最丰富的,但无论方法怎么样变,都要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为目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运用整体阅读、局部精读、回首反思三步教学法,提高教学效率.具体做法如下: 一、整体阅读 指从文章整体着手,指导学生通读全文,观其大意,获得对文章整体的感性认识.在指导学生整体阅读时,教师要抓住两点:1.指导学生遵循一定的思维规律.如果是记叙文,应注意事件的原因、发展、结果;如果是说明文,应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的顺序;如果是议论文,则要考虑文章提出了什么问题,用了哪些论据.一句话,行文的思路就是整体阅读的思维程序.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整体教学观是“整体语言教学法”的核心观点,其流程是“整体→部分→整体”(即Whole1→Part→wh01e2)。阅读课文整体教学,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整体理解阅读文本,知道文本大意,从文本中寻找具体信息和细节,在全面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获得个性化理解,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变,体现了“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与浏览。第二学段要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李德成主编《阅读辞典》告诉我们:略读就是泛读,是一种不求深入精研,只求概览大意的读书法,其基本特点是“观其大略”。崔峦说:“略读更接近于平常读书、读文章,以了解大致内容为主要目的。”我认为略读课文教学就是“用锄头开垦土地,选择最大的一两块土块,再用锄头敲打致细”的过程。根据平时的略读教学实践,结合中年级的略读课文案例,我认为略渎课文的教学,可以抓住导读提示,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整体把握文章并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大意,这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不久前接连听了几节小学语文课,发现凡涉及到概述的,几个学生均没有抓住要旨,大部分都是在回忆课文原句,忘记时还要再偷看一下书本,再"背"出来。而教师对此也没有恰当的指导,忽略而过。整体把握文章并概述大意是语文  相似文献   

6.
一、导入:拿出三块砖头,分别让两位学生抱一抱,引导其他学生观察其表情。再把这三块砖头放在幼儿三轮车上,推一推。比较一下,三块砖头是抱着轻,还是推着轻?强调原因:幼儿三轮车车轮子是圆的,阻力小,向前一滚就前进了。过渡语:今天我们学习《小兔运南瓜》一课,南瓜是什么形状的?小兔是怎样运回家的?请看图。二、指导观察:1.整体观察,说大意。首先指导学生整体观察连续三幅图,对故事的大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启发学生想一想:这三幅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然后请学生回答。学生的回答只要能抓住故事的大致内容即可。教师不…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教师应树立整体阅读教学观,引导学生在故事学习过程中整体感知与理解故事大意、整体分析与构建故事逻辑、整体思辨与评价故事含意,避免出现内容碎片化、结构淡化以及思维表层化的问题。本研究从整体感知、整体建构、整体评鉴三个方面探讨整体阅读教学观下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策略,以在故事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略读是相当重要的阅读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文章的大意,抓住重点、难点。教师可用以下方式进行略读教学:巧用连接语,明确学习目标和方法;大胆放手,整体感知;精练指导,重点内容求精;激发兴趣,拓展课堂内容。  相似文献   

9.
基于学科大概念的阅读教学,要以教—学—评一致性为指导。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助学系统,将《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课的学科大概念确定为:通过观其大略、粗知大意、整体感知、圈画重点等方式,培养学生略读文本的能力。教学设计和实施遵循“逆向设计”的思路,即依据学科大概念确定教学目标,依据学习目标确定评估证据并实施教学,最后依据教学目标对学习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
跟老教材相比,高中语文新教材选文注重文章本身的美学品位和文化内涵,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尤其是课外教材《语文读本》,选取了大量富有时代气息、注重学法指导、扩大科技视野的文章。有意淡化了技术操作层面的训练,力求改变过去那种机械地划分段落大意,简单地归纳中心思想,抽象地概括写作特点的做法。新教材的单元说明、课文学习重点、文后相关的课文常识重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整体感悟。配套的辅导教材中将段落大意和相关知识作归纳,供学生参考。这是一种务实的做法。过去语文效率不高,就是因为在划分段落、归纳中心与写作特…  相似文献   

11.
郑荣亮 《考试周刊》2010,(25):123-124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反映了外语教学改革的趋势。教师不仅要注重语言知识对学生的传授,而且要注重学生对文章大意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时,既要让其掌握一课内容的概况和中心意图,又要使其发现使用口语表达语言本身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姚海军 《中学文科》2008,(5):130-131
2002年始,高考语文科试题在第二卷增加文言文翻译试题,并且赋分值逐年增加,从学生的备考情况看,文言文翻译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根据语境,观其大略,掌握大意 依据“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原则,将所考查的文言文语句回归原位,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之上,依据上下文语言环境,观其大略,掌握文句主要意思,形成对文句意思的整体理解,在翻译时做到句意通顺。  相似文献   

13.
课标要求小学生尤其是中高年级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对学生的阅读评价重在考查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因此,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应当成为第一课时的教学追求。初读感知课文大意区别于广义的从课文内容、思想感情、作者思路到表达方法的精细化感知,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正确的阅读方法,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和个人成长都是十分有益的.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套小学阅读教学模式,并将其类比于中医四诊,即“望闻问切”.以下,笔者就这四点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望——把握全文大意 在中医中,望,指观气色.在阅读中的“望”,即首先要求学生进行快速阅读,从宏观上把握文章大意.但是,在快速阅读时,我们不是让学生毫无目的地浏览,而是要学生带着以下三个任务去完成整篇阅读.  相似文献   

15.
一、预习课文——粗读粗读是人们常用的一种阅读方法,它只须略观大意,知其梗概就可以了。在预习课文时,我常常采用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在课前借助工具书,理解有关字、词,并按照预习提纲,初步懂得课文的大意。如指导学生预习《田寡妇看瓜》时,我要学生找出文章写田寡妇在土改前后的哪几次“看瓜”。学生按课文的内容理出了田寡妇“看瓜”的顺序:(土改前)每年“总要看爪”——(土改后)开始“仍然看瓜”——后来“不再看瓜”——结果“无心去看”。这  相似文献   

16.
韩景宏 《甘肃教育》2009,(20):48-48
跳读全文 领会大意 学生要学会跳读技巧,借助完形填空文章首末句所给提示,跳过空格,快速把短文读一遍,从整体上理解短文大意。切忌急于求成,看一句填一句。  相似文献   

17.
题目是文章的组成部分.是文章的眼睛。如果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把课题教学处理得好.往往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文章是通过书面语言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如何指导学生读懂一篇文章呢?就是要掌握字词.读懂每一句话.能概括每一段的大意.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换句话说,就是在阅读中,  相似文献   

18.
岳小伟 《教师》2008,(4):101-101
古诗文教学中存在两种常见的倾向:一是老师讲得过多过细,从作者简介到文章背景,从中心思想到段落大意,从词类活用到句子翻译,无一不讲,而学生听则听矣,甚至还自我感觉良好,但未必认真读过一遍课文。二是老师上课既不讲析又不点拨,让学生自己读,深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结果,有的学生无所适从无所事事,有的学生死记硬背生吞活剥。我认为这两种倾向均走了极端路线。在十几年的古诗文教学中,我始终坚信:古诗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自己动起来,其次才是老师的帮助和点拨。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总结了“古诗文四步阅读教学法”。其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19.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学生学习古诗词,不仅能陶冶道德情操,而且可以培养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能力。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体会中国古代诗词的美,从理解诗词大意,整体感知内容、体会诗词感情,走近作者心理、赏析诗词名句,陶冶精神世界、学习诗词技法、指导学生写作几个方面进行古诗词赏析教学。  相似文献   

20.
整体阅读,就是重视整体而不轻视部分,使部分服从于整体的阅读方法,它的基本思路分为两个阶段。   宏观把握。阅读时应通读全文,观其大意,做到提纲挈领,即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这是微观分析的基础。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了全文,才可以正确理解文章主旨,避免断章取义,才能避免答非所问、知识结构混乱。要做到这一步,就要把语文基础知识系统化,建立全局观。著名语文教育家魏书生老师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概念──画知识树。首先要学生确知自己在语文学习树上,要学到哪些“枝节”,明确它们分别处在哪个知识环节上,使学生“成树上胸”。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