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使用义教小学第六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社“实验本”)的过程中,老师们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用书》在“教材说明”部分叙述课文分段情况时,有时用起讫的自然段来注明,有时则用从某句到某句的方式来说明。有时在同一篇课文的“教材说明”里面,有的逻辑段用自然段注明,有的逻辑段用起讫的句子或内容来说明。例如《画杨桃》一课,《教师用书》在说明课文分段情况时写到:“课文大致可以分为四段……课文  相似文献   

2.
同学们在作文时,有时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不知道写什么,或者不知道怎么写。在一阵冥思苦想之后,你会怎么办呢?向爸爸妈妈求助?向老师请教?找作文选参考?可是,你知道吗,在你的身边就有一位特别优秀的老师,那就是你的语文课本。咱们的语文课本中所选用的课文,都是经过编辑们精心挑选出来的佳  相似文献   

3.
浇谈当前班主任工作的六大误区刘正萍中小学生的心灵很纯洁,纯洁得像一张白纸。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是在“纸”上画画的人,“画”得美不美,有时会影响他们的一生。然而有些班主任在“画画”过程中,却忽视了教育艺术,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了误区。误区之一:以“差”奖...  相似文献   

4.
在网络教研中,教师们就节选型的课文文体教学进行过激烈的争论。以《少年闰土》为例,有老师认为可以当成散文来教,另有老师坚持是小说,双方谁也不能说服谁。从篇幅比较长的原著中节选部分内容进入教材变成一篇篇具体的课文后,到底该怎样教呢?这是一个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考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素霞 《考试周刊》2013,(89):32-32
常感叹于语文课上,大师们用那感性的智慧创建的浓浓的情感氛围,时时让听课的我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我想学生也不例外,一定也和文本产生激烈的对话,和作者产生强烈的感情碰撞。反思我的课堂,有时沉静得只有老师孤寂地分析.课堂就像一潭死水。记得王崧舟老师说过:理性的分析使课文的形象被淡化,使课文的情感被稀释,使课文的想象被禁锢,使学生的灵感被扼杀。是的.语文教材中大部分的课文都是形象鲜活,情感强烈的文质兼美的文章,理性的分析在优美的语言、在浓烈的情感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因此.我想还语文以感性,努力打造感性的语文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有了点滴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教育文汇》2006,(6):12-12
海南省保亭县某小学一名年轻男教师穿着一双锃亮的皮鞋为小学生们教书,而讲台下20余名小学生清一色光着脚丫认真地跟着老师读“八荣八耻”。这名老师的说法是:“这里的教学楼刚刚建好,学生们十分珍惜校舍,为了不弄脏教室,大家都自觉不穿鞋进入教室。”  相似文献   

7.
班主任老师是在“纸”上画画的人,“画”得美不美,有时会影响学生的一生。然而有些班主任在“画画”过程中,忽视了教育艺术,自觉或不自觉地进人了误区。  相似文献   

8.
王崧舟老师在谈到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音乐老师、思想品德老师的区别时说:"语文老师的注意力应该更多、更自觉地分配到语言表达、语言形式上……"而语言表达、语言形式的"根基"是词语。任何一个具有语文意识的老师,都会以课文为基础在语境中开展词语教学,在课文中咬文嚼字,引导学生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把握其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9.
日月年轮的转换,日复一日的雷同,对于教师这个普通的职业来说,有时觉得因过于简单而容易形成职业倦怠与思维定势.和孩子谈心、交流,不自觉地总以教育者的身份,居高临下,老师们习以为常,感觉到自己尽到了老师的职责.可是往往事与愿违,孩子并不领情,并且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拒绝老师的说教,走到事物的反面.  相似文献   

10.
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学习要靠“自悟”。但是,学生“自悟”并不是说就不需要老师的引导了。相反,老师的引导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大有可为的。一、把学生带入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怎样带学生进入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呢? 联系课文,增大信息量。联系课文的内容、课文的主题、课文中提到的文句,增强语文课的丰富多彩。如  相似文献   

11.
“稻香秫熟暮秋天 ,阡陌纵横万亩连。”亲爱的老师 ,你们好!在这丰收的秋天里 ,全国的教师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在过去的一年里 ,老师们辛勤耕耘 ,有困惑有惊喜 ,有失落有获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让老师们每天面对着的是变化无穷的课堂 ,还有学生那充满了奇思妙想的小脑袋瓜。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们有时感到预定的教案不那么符合教学实际 ,有时深感自己的知识储备不那么充足。这都是正常的。只要老师们丢掉“师者为先”的想法 ,与每一位学生平等相处 ,变讲为主的“一言堂”为开放、民主的学堂 ,就能够以饱满的激情 ,在琅琅的读书声…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是发生在三十多年前的事了。一位年轻的老师,在上《狼牙山五壮士》那一课时,他让学生们读完课文后,就让学生们提问题。班里一位平日里不爱发言的学生突然站起来说: “老师,我发现课文里多了一个字!”学生的这一惊人发现,让这位年轻老  相似文献   

13.
在低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插图,不少的老师在处理教材时,常常不知把插图放在哪个教时里看为最妥当,有时过早,有时过迟,或者没有紧紧结合课文,孤立地看图,或者完全作为提生字的手段,致使插图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那久,究竟要怎样才能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呢?现在我提出下面几点意见,供老师们参考。第一、必须了解插图的作用插图的作用很多,如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吸引儿  相似文献   

14.
编者将课文分组编排,教者就去分组进行教学,这在中高年级似乎问题不大。但低年级如何按教材的编排分组教学,低年级老师往往感到很茫然,目前的现实是不管他“组不组”,反正凭感觉教。我认为导致这种现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老师们确实没有可供参考的有关低年级课文组的教学资料,众多的“九义教材”辅导资料对课文的教学提示很简单,就是讲读课文要抓住二个重点,一是词句训练,二是朗读训练。阅读课文重在运用从讲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培  相似文献   

15.
经常上网的老师会有这样的体会:网络世界犹如无边的大海。徜徉在网络世界,点击着那一个个“超链接”按钮,有时会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无所适从;有时,又会给人带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无限惊喜。细心观察如今的语文课堂,我们不难发现课堂中也有一个个“超链接”——文本拓展。现在文本拓展似乎成了一种教学时髦,似乎不拓展,课就不丰富,不大气。于是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资源连接四通八达,洋洋洒洒,学生们眼界大开,欢天喜地。【镜头一】一位教师上《石头书》这篇课文时,整堂课基本丢开教材,只是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而后让学生…  相似文献   

16.
陪女儿读书     
当老师最怕教什么样的学生?当老师最怕教自己的孩子! 我们家在我们这一代有8位老师,这些先生们在对家里孩子和学校学生的教育中不自觉地奉行了双重标准。我们家凝凝是大小姐,在以爷爷奶奶为首的大家庭  相似文献   

17.
<正>非常佩服我们的选手,向所有的选手致敬,祝贺他们!选手们在前一天抽签,然后用30分钟时间上课,甚至连授课班级的孩子们都不认识,课还能上得这样精彩,我是自愧弗如,选手们都很了不起。这次共有11位选手在中华中学分会场,其中有3篇课文是低年级的,3篇课文是高年级的,还有5篇课文是中年级的。刚刚最后这位老师,评委给她打了很高的分数。这位老师的分数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排第一,在全部选手中排第二。这说明,评委非常肯定她的这堂课。  相似文献   

18.
初中语文教材以单元为单位,每单元都有共同的主题,由体裁、内容、特色等类似的课文及其相关内容组合而成。涉及到的篇目包括现代文和文言文共200余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讲读课文,顾名思义,讲读课文是在老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学习的课文,重点体现老师在教与学活动中的位置和作用;另一类是自读课文,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阅读的课文,重在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对于前者,老师们的态度显然都很一致:深挖教材;精心讲析;字斟句酌;惟恐有所遗漏。甚至不惜增加课时,延长时间。而对于后者,老师们的态度却各有不同:有的完全放手给学生,…  相似文献   

19.
请相信学生     
提起麦添坤,我校的老师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很多老师心目中,他的名字已成了“懒惰”的代名词。无论家庭作业布置多少,他几乎每次都是上交一纸空文。检查作业时,他有时装模作样地在书包里乱翻一通后说“忘在家里了”,有时索性不上学,还要老师们“三顾茅庐”才能请回学校。他的成绩自然落在后面,老师们跟他谈心时,他大有破罐子破摔的样子。  相似文献   

20.
一、创设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一遍 ,然后教师放映配有古典音乐的相关荷叶、荷叶池的图景供学生欣赏。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设置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看得认真 ,听得专注 ,很快便进入了课文情境。二、感知课文内容 ,引导主动参与1 出示与课文相关内容的图片文字课件 ,教师范读课文一遍。2 学生们听后评议。学生甲 :“老师 ,您读得很有感情 ,真好 ,我想像您一样读。”学生乙 :“老师 ,你读‘荷叶是我的摇篮’对‘是’字读得没卷舌 ,请重新跟我读一遍。”学生丙 :“老师 ,我想加上动作读这一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