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清华 《湖北教育》2007,(11):45-46
你能想象得出用《青藏高原》的旋律来唱《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用《中国功夫》的曲谱唱《登鹳雀楼》是什么感觉吗?在我尝试组织的"古诗新唱"活动课中,"借来新曲唱古诗"这一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星期五最后一节是语文课,学习《古诗三首》课中,我播放了歌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又用《送别》的曲调演唱了《渔歌子》。学生们感到很新奇,没想到学古诗还有这种学法,这么有趣。我告诉学生:我国古代的很多诗词都是用来唱的,可以谱曲唱,也可自由唱。学生一听兴致高涨,纷纷要求:"老师,我们也唱,好不好!"下课了,我给学生布置作业:给自己喜欢的诗歌配上曲子,下周一上一节"古诗新唱"课。布置完毕,学生们欢呼起来,我又向他们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2.
沈思彤 《辅导员》2014,(9):61-61
"彤彤,作业写完了吗?"唉,自从升人高年级以后,妈妈的"紧箍咒"就念个没完。尽管如此,我还是能抽出时间去看"闲书"的。《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都是我喜爱的书。每天放学回家写完作业,我就钻进书房,在里面"啃"个没完。知道妈妈为什么不让我看那些书吗?因为那不是正课,会影响学习。可自从我看了《窃读记》和《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后,我就开始与妈妈"唇枪舌剑"了。  相似文献   

3.
程俊红 《小学语文》2007,(10):48-49
教学语文多年,尤其喜欢古诗的备课与教学研究。下面我以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游山西村》一课为例,谈谈我对古诗备课与教学的一点体会和做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杜甫《月夜》运用"曲笔"手法,体现古诗创作的独特艺术魅力,自《诗经》始,众多诗人作品均对此有所涉及,形成了以含蓄蕴藉为审美取向的诗歌创作传统。对"曲笔"美学意蕴作简要阐述、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古诗创作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5.
刘晏霖 《新读写》2010,(12):30-30
我喜欢听音乐,无论古今中外。而在众多名曲中,我最喜爱的是《春江花月夜》。  相似文献   

6.
《古诗十九首》诞生于动荡不安的东汉中后期,复杂的环境使得文人开始重视个体的生命情感,因而《古诗十九首》中具有极强的生命意识。本论文主要从思妇的闺怨哀思、游子的羁旅思乡、士人对人生短促的感伤、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以及梦想幻灭后及时行乐的快意这五方面的"生命意识"来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7.
何明敏 《广西教育》2014,(21):76-76
一、教材简析人教版语文第三册课文《赠汪伦》是一首流传千古的送别诗,诗中描述的"李白""汪伦""桃花潭水""踏歌声""将欲行""送我情"等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有形有情的写意画:桃花盛开,潭水轻漾;轻舟欲行,踏歌声起。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背诵古诗。2.能凭借课件和小组合作读懂古诗,体会古诗蕴涵的思想感情,并以此促进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8.
《孔雀东南飞》是汉代乐府民歌发展的最高峰。全诗共达一千七百多字,属"杂曲歌辞",最早见于陈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作者为"无名氏",郭茂倩《乐府诗集》载此于"杂曲歌辞",合题为《焦仲卿妻》,后人一般以该诗第一句"孔雀东南飞"起兴趣题。《孔雀东南飞》运用了很高的艺术手段,  相似文献   

9.
冯凯翔 《大学生》2014,(21):59-59
如果有人问我:"你是从什么时候知道的沈老并喜欢上他的?" 我想,我可能会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毫不犹豫地说: "是从中学学习《边城》中了解并喜欢上他的。" 我始终知道,一直都有那么一个地方, 是让先生的脚步无论迈到哪里,都会魂牵梦萦的。 一直都有那么一个地方,是先生无论离开多少年,到老都要回归的。那就是湘西凤凰——先生的故乡。  相似文献   

10.
《古诗》,或称《古诗十九首》,是中古文学史上引起最广泛争议的一组诗。实际上,文学史上最早对《古诗》进行深入探讨的,当首推《文心雕龙》。刘勰以“五言之冠冕也”论《古诗》在五言诗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意义;以“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论《古诗》的艺术成就;并依据“阅时取证”、“比采而推”的科学思路,辨析《古诗》的作者及创作年代。《文心雕龙》的相关认识是深刻,甚至是经典性的,是研究《古诗》必不可少的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11.
我很喜欢读书,什么《上下五千年》、《名人传》、《童年》以及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等等,我都看过。我尤其喜欢看小人书、漫画书,比如《老夫子》、《父与子》、《变形金刚》等等,可是老师和爸爸妈妈都不赞成。后来他们看我太入迷了,就严令禁止我接触它们。哎!可是我真的喜欢它们呀,它能给我带来快乐,带来趣味。它们对我很重要,我甚至觉得比在学校里学的语文数学英语都要重要。  相似文献   

12.
《回乡偶书》是唐诗中的极品,被人们广泛流传。在学习这首古诗之前,我反复思量,在教学中如何拉近学生与古诗的距离。对于二年级小学生来说,古诗不同于他们喜爱的童话故事,它没有动人的情节、没有过多的悬念,甚至读起来都比较拗口,更不易于理解。在多次翻读课本后,  相似文献   

13.
这学期的教研课,我选择的教学内容是《春雨》这首古诗,它节选自唐代大诗人杜甫所作的《春夜喜雨》,诗人用洗练的语言,拟人的手法,准确而又形象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作用,赞美了春雨的善解人意,及时无声地滋润着万物的生长,抒发了对春雨的喜爱之情。在备课、试教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诸多问题,通过思考、研究,给自己带来了不少收获。  相似文献   

14.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诗经·陈风·月出》);"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古诗十九首);"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好诗多在月明中。"(黄宗羲《花朝宿石井》)。  相似文献   

15.
王秀华 《成才之路》2011,(17):79-79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是毛主席《卜算子.咏梅》中的名句,历年来被人们喜爱和传诵,更常常被用来激励人们乐观向上,不断进取。我也很喜欢这句诗,我时常觉得,用它来形容教育战线上的教师们在辛勤的耕耘后收获时的愉悦心情,似乎更为恰当。当我凝视毕业照中38张山花般灿烂的笑脸,这种感觉就更加明显和强烈了。  相似文献   

16.
这一周,我与孩子们一起学习的课文都是名人的故事:《灰雀》讲的是列宁与小男孩对灰雀的那种深深的爱;《小摄影师》为我们描述了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呵护与尊重;《奇怪的大石头》则用儿童的口吻刻画了少年李四光那种喜欢"刨根问底"的可贵品质……所以我也让孩子们搜集一些名人的故事,打算利用下午的自习一起交流。谁知,中午我接到了晓梦妈妈的电话。  相似文献   

17.
老舍先生的《猫》,教的次数也不少了,又该教《猫》这篇课文了。我在疏通课文,引导学生初步领会了大猫的古怪和满月的小猫的淘气后,问:"你从哪些地方能看出老舍爷爷对猫的喜爱呢?"学生们从文中找到了不少词句来证明老舍爷爷对猫的无比喜爱。  相似文献   

18.
前一阶段,我执教《古诗二首》一课,教材选取的是曹操的《观沧海》和陶渊明的《饮酒》两首诗。针对八年级学生的特点,我的教学意图主要是想通过比较法,以诵读与想象为突破口,从内容到形式对两首古诗进行品味、欣赏,让学生掌握景与情之间的关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远与近     
和一位喜欢诗歌的同学聊天,说起我中学时代很喜欢的一首小诗,顾城的《远和近》:"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她赞叹:"好美!"然后问我:"它在表达什么?"惭愧,其实我也不是太明白……还好,它跟今天要谈的话题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20.
咏史怀古诗是古诗中的一个重要题材。“咏史诗”是针对古人古事陈说见地,总结历史教训;“怀古诗”是由登临地之景所诱发而抒发感慨。2003年上海春季高考语文试题的古诗鉴赏题所考的唐朝杜牧的《过华清官》及宋代杜常的《题华清官》就是“咏史”与“怀古”的代表之作。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背诵的30首古诗词曲中,咏史怀古诗就有5首——《石头城》、《桂枝香》(登临送目)、《念奴娇》(大江东去)、《永遇乐》(千古江山)、《扬州慢》(淮左名郡)。如何对这类题材的古诗进行鉴赏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