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改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课堂上,学生心境宽松,心灵放飞,学习充满了主动性,探索呈现出多向性.这样的课堂,给我们带来的既有惊喜,也有挑战.学生的突然发问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学生的兴趣所指是否与教学目标相左,学生的独特感受是否与价值导向相悖……面对种种意外,教师该如何从容应对?  相似文献   

2.
【背景描述】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教学已成为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由于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造成了开放的课堂教学进展中的不确定性,无论我们对教学过程做多么精心的"预设",依然会出现教师预设之外的生成,即"非预设生成"。  相似文献   

3.
如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打造语文学科有效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如何打造有效课堂”进行了论述。作者认为,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是打造学科有效课堂的有效途径.也是重要保障。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论是专业知识、技能还是专业精神,对教师都是一种新的挑战.如果教师不进行相关的学习、培训、研究或尝试探讨,是很难真正更新教育理念的.因此.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更是课改的需要。文中作者从如何提高教师知识水平,如何运用教学技巧和智慧,以及培养职业情感等方面对语文教师提升专业素养、打造学科有效课堂进行了详细阐述,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课改中,课堂里的教与学发生了变化。许多教师从中受益,能机智地调动学生的情绪,渐入佳境;学生如沐春风,教陶醉其中,爱岗敬业。也有的教师不得其法教本人费力不讨好,怨天尤人;课堂上学生左耳进、右耳出,甚至呵欠连天、如坐针毡。这势必造成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课堂观察框架将课堂分解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4个维度,每个维度由5个视角构成,例如,学生学习维度包括: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这5个视角,每个视角由3至5个观察点组成,合计68个点,例如,学生学习维度的达成视角就由3个观察点组成,它们分别是:①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②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③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这些观察点不再以评价标准的方式出现,而是以问题的方式呈现,旨在引领教师思考某个视角的属性。  相似文献   

6.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课堂"意外",语文教师要有效地处理这些"意外",就要加强教学积累,即加强自身文学积淀、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并注重多种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师如何打造高效课堂?主要从教师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很强的课堂驾驭能力、真挚的教学情感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打造高效课堂,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学到更多的本领,要靠教师高水平的教学,也就是要提高课堂效率。语文是是一门基础学科,其内容无所不包,要提高课堂效率,这对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高率课堂要求教师具备哪些素质呢?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与课堂教学语言的优劣有着密切的联系,提升教师的语言素养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语言规范、准确、生动、亲切、幽默,让语文课堂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教师课堂语言的状况,直接决定着诱导、渗透、感召的力度和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因此,教师的语言问题是一个事关任何形式的教育教学实践的成败的关键性问题,而决非仅仅是学生愿不愿意听的问题。由此引出的结论是:教师应该遵循科学的语言思想,以科学化和艺术化的语言传达知识信息,启迪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情感。科学化的根本要求是逻辑严  相似文献   

11.
教师的课堂语言会对学生的思维产生直接的影响,只有提升教师的语言艺术,才能为学生的思维打开绿色的通道。决不能让所谓的“精彩”干扰了学生的思维,人为地造成学生思维的断路和短路。  相似文献   

12.
教师课堂失位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因定位不清而使阅读教学陷入无序或不当状态的一种教学现象。教师的阵地在课堂,以前认为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新课标对此的说法有了一定的改进。认为教师是课堂师生平等对话中的首席。不难看到,两者均强调了教师的重要作用。但现状是部分教师既没当好主导,又没有演好首席,从而使阅读教学“误入歧途”。  相似文献   

13.
叶澜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在课堂中,经常会有意外发生,可多数教师却不欢迎意外,它也许会打乱我们的教学节奏,也许会让我们无从回答,但聪明的教师会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意外,巧妙地将之纳入我们的教学中。对于教学过程中的意外,我们应该如何做呢?我觉得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放眼当前的教研舞台,遍地开花的观摩课、展示课、竞赛课、研讨课,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少有人单独执教第一课时,偶有执教第一课时的,也往往会把课上得不伦不类。从课的起点看一学生对文本一无所知,应该是不折不扣的第一课时;可从课的终点看——学生对文本已有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又无疑是第二课时。再仔细一琢磨,觉得既不是第一课时,因为我们没有看到学生识字学词、读通文本的教学环节;又不是第二课时。因为第二课时的教学不可能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零”起点上。这样的教学安排,有人称为教学内容“前置”,即本该第二课时学习的教学内容被提前到第一课时,而第一课时该落实的教学目标却没有进行或匆匆走个过场,这就使第一课时被上得“太胖”。这种“太胖”了的第一课时。老师们看了之后,都会心存疑惑:第一课时这样上,第二课时干什么?导致这种不正常现象的深层原因,是教者缺乏课时观,课时目标如雾里看花,模糊不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我们正处于一个千帆竞发、万象更新的时代。这个时代是竞争激烈、人才辈出的时代,搞学术研究,可以百家争鸣;搞教学改革不受一定模式的限制,是“天生我才必有用”、“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好时代。面对这个时代,我们语教师该怎样生存,怎样发展,怎样工作呢?  相似文献   

16.
教学心理学研究中情绪作为和认知并重的一个维度而受到重视。其中情绪调节就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教师通过有意识地调节自身情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认知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教学中常用的情绪调节策略有心理匹配、表情控制、师生关系调节、回避、改变认知等。这些策略的使用能够使教师以良好的情绪状态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课堂要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探索真理。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是课堂的资源。这些问题中,有些是教师能预见的,教师能正确引导;有些是教师预想不到的,这些可能是对教师教学权威和教学水平的挑战.可它恰恰暴露了学生知识的缺陷、思维的漏洞.有利于教师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并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表面上看是课堂教学的危机,实际上是课堂教学的契机、转机和生机所在。教师应摆正心态.灵活处理,巧妙引导。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大胆地创造教学条件,让课堂巧出“意外”,多出“意外”,将不利的“意外”资源转为有利的课堂资源.提高课堂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课堂由低谷走向高潮,从平淡走向生机。  相似文献   

18.
王慧 《师道》2007,(6):25-26
面对课堂中的意外,教师常见的反应有三:置之不理、束手无策、懊恼不已。在这部分教师眼里,课堂意外就意味着教学效果不好,教学设计不到位。为了减少意外的发生,他们千方百计的把课"做"得又圆又满,不容许学生有出错的余地。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要求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们也力求给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于是,课堂越来越热闹,课堂里充斥着师生、生生的问答声、讨论声,但有些教师对讲课也开始无所适从,应该在多大程度上把课堂交给学生?课堂上教师到底需要讲些什么?  相似文献   

20.
爱动,是孩子的天性。然而,在课堂中很多时候需要安静和倾听,但是在低年级很难做到。有时,老师的一声呵斥也许能暂且安静几分钟,可是不久,孩子们又在那儿蠢蠢欲动了。既然压抑孩子一动不动是不可能的,那就不妨顺应他们的天性,让孩子们动起来。当然这要“动”出点名堂,“动”出乐趣,在“动”中有所得,让课堂成为孩子喜欢的“动感地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