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超 《报刊之友》2013,(3):35-38
纪录片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关注,尤其是大学生这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庞大群体。本次调查问卷是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受众对纪录片的观影感受、观影渠道以及观影需求等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样本人群进行调查取样,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纪录片对于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影响以及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群体的需求等众多具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试论受众的接受心理与传播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传播效果的研究,学者的视角大多集中在传播对受众的影响力上,本文试图从受众接受心理这一视角探析传播效果,并就如何使传播通过受众心理对传播效果产生正向影响力尝试做一些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李平根  夏盛 《新闻窗》2006,(6):25-27
易中天品三国节目的开播及其随之而来的轰动效应,让人既惊叹于电视这一现代传媒巨大的传播效应,又让人对当下的传媒生态和文化生态下的受众反应表示疑惑和探究。对这个现象的看法五花八门,褒贬兼容。它是一个特殊而又普遍的文化传播事件,颠覆了传统的学术理念和存在方式。借助于《百家讲坛》这一广阔而厚重的平台,把学术通过现代化的传媒技术,利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讲课方式,在传统经典的基础上,把信息整合包装并传播出去,起到了轰动的大众传播效应。这一文化传播事件的轰动效果值得我们去反思和辨明,是我们理解和把握传播的内在机制、传者和受者的素质、品位和心理反应以及传播效果方面的一个极具典型的文本。  相似文献   

4.
深度报道正日益为大众传媒和受众所重视。实践界存在一个认识:深度报道要把问题做足。但在受众尤其是学者眼里,许多“做足”了的深度报道不过是篇幅长一些、事件讲得更详细些。理论界的评判标准是:深度报道应该反映事件的发生、发展变化和联系,透过现象反映出本质。纷争一直在继续。那么,什么样的报道才算有深度呢?从知性和理性的双重层面出发,寻找深度报道的内在规定性,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公交移动电视受众的缺失型信息接受行为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月 《东南传播》2010,(1):94-96
公交移动电视的的兴起和发展被业界和学界普遍看好。但是,公交移动电视实际的传播效果在复杂的传播环境(尤其是拥挤嘈杂的客流高峰期)下不容乐观,许多受众不能正常地视听公交移动电视节目,而是被动或主动地选择视觉或听觉单一通道进行接收甚至不接收任何信息,普遍存在视觉或听觉单通道缺失型信息接受行为。这种非正常视听行为的存在具有特殊环境下视听符号传播特性以及受众心理牲等方面的原因。本文针对这种特殊的接受行为提出提高传播效果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段颖惠 《编辑之友》2016,(6):100-103
维新时期借助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向广大受众传递了救亡图存的变革思想,对少数精英分子产生了积极影响,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变法运动的发展.不可否认,对大多数受众而言,维新时期的信息传播并未使其受到触动.相反,不少人对维新变法和新式媒介诋毁拒斥,攻击责难,使得在近代中国初次登台的大众传媒,并没有达到引领社会舆论,推动变法改革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受众是西方修辞与传播领域的核心研究内容,也是不同学科共同关注的研究对象。受众研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特点不尽相同,多模态媒介的推广给受众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西方的受众研究成果丰富,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思路等多方面均对国内的相关研究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梳理我国国际传播受众研究历史演进的基础上,归纳和总结了国际受众研究的现状,并对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人们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接触到信息,伴随着传媒业的飞速发展,传播渠道过剩的时代已经到来。在媒介经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 只有全面和正确的把握住受众的需求,才能在竞争中取胜,而受众研究也就显得更加重要,它能够帮助媒介经营者有效的开发广告客户、更好的推出自己的“产品”,同时有助于媒介从业人员加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正确对待和利用受众研究技术,是传播渠道过剩时代媒介经营者的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10.
信息行为论——受众研究的一种新思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息行为论”是近年来受众研究方面的前沿理论。这种理论不是从传播学产生发展而来,而是在传播学与社会信息学的学科交叉中形成的,归属于日本独到的社会信息学理论体系中。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大众传播理论对于各种新的传播行为和传播现象显得力不从心,信息行为论则为我们解释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  相似文献   

11.
张洪忠  沈菲  李昊  贾全鑫 《新闻界》2020,(4):48-56,5
有认识的人或者同一区域的人患有新冠肺炎,是否会更加相信疫情谣言?使用什么渠道会影响对谣言的信任度?本研究探讨新冠疫情中的接近性、传播渠道与谣言信任度之间的关系,在网络平台采集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五座城市有效样本813人份。建立中介模型研究发现:疫情接近性对谣言信任度没有直接效应,只有通过人际传播才产生显著的间接效应,通过新闻媒体和社交媒体的间接效应则不成立;同时,新闻媒体使用与疫情谣言信任度呈负相关关系,人际传播、社交媒体使用与疫情谣言信任度呈正相关关系;学历、年龄与疫情谣言信任度均是显著性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唐伟 《兰台世界》2015,(8):104-105
本文针对选择的或然率公式在档案信息网络传播中的作用,明确了受众选择网络档案信息的或然率的提高是增强档案信息传播效果的可靠保证;同时,从报偿的保证和费力程度两方面进行分析,给出了提高或然率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如今从三位一体(作者、作品、受众)入手,分析或解构新闻传播与实现效果,寻找和定位媒介的取向有些困难。因为在后媒介时代,传统的发布形式已被改变,独家发布不再是信息的惟一出口,传统的传播链是单向、单一的,是一点对多点:记者——编辑——媒介——  相似文献   

14.
网络受众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对大量的有关网络受众的调查数据的研究 ,得出以下规律性结论 ,网络受众呈现大众化 (“平民”化 )趋势 ;网络受众上网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 ,常用工具是电子邮件和搜索引擎 ;网络受众对网络广告的认可程度在不断提高 ,开展电子商务的时机日趋成熟 ;网络受众对黄色信息存在猎奇心理 ;网络受众浏览的网站日趋集中 ,网络受众的注意力呈现“马太效应”。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西方国际传播受众研究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简要梳理,并就其不同时期国际传播受众研究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受众研究为切入点,从心理学的视角对受众研究相关的问题加以分析.研究重点将心理学的理论和受众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对比解读,旨在为受众研究的内容选取、方法运用带来新的启发.其次探讨了心理学和受众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基础,以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目前临城县村民的媒介需求满足现状,提出县级电视台在信息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8.
19.
黄时进 《新闻界》2007,(4):22-23
受众的信息素质的欠缺或不足,是阻碍网络科学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提高受众的信息素质,是促进网络时代科学传播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受众面大小、受众获取信息成本、受众获取信息时间长短、对受众影响程度、受众地位、对受众信息甄别能力要求等方面分析了这种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