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杨浩 《华夏文化》2011,(4):49-50
同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等地的年画一样,李方屯木版年画是我国年画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李方屯是中原大地的重要年画产地,几百年来由于时空斗转、民风交错,李方屯木版年画隐没于草莽之间,无人问津。  相似文献   

2.
由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与刘海粟美术馆联合举办的“迎新春木版年画展”于1月18日~2月14日在刘海粟美术馆举行。此次展出的80幅年画是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收藏的,系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苏州桃花坞等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创作的原拓或手绘年画。木版年画是指用传统的木版水印方法印制的年画。木版水印年画作为重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自清乾、嘉至解放前曾盛极一时,流传广泛。木版年画风格多样,题材丰富,一般在过年或喜庆节日时张贴使用,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良好愿望。在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法上,经过漫长的历史延伸,形成了各地区不同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3.
徐雁平 《东方文化》2003,(6):106-112
我曾两次观摩有代表性的雕版印刷工艺,一次是世俗性的,另一次则是宗教性的。第一次是在一小型展览会上看苏州桃花坞木板年画的彩色套印,刷印程序一丝不苟,即使是袖手旁观,也大气不敢出。印出来的年画,颜色似乎更有层次,还有一种很亲切的质感;第二次是去年秋天上“中国古典献学”课时,带领同学们到位于南京淮海路35号的金陵刻经处参观。  相似文献   

4.
李理 《寻根》2009,(3):65-70
南有苏州桃花坞,北有天津杨柳青。知道杨柳青,是因杨柳青年画闻名遐迩,记忆里还有那个很著名的长联。  相似文献   

5.
唐伯虎故里游冬枫被誉为"东方威尼斯"的苏州,"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园林之胜,在全国可算首屈一指了。不过此行,我既没游览沧浪亭、狮子林,也未涉足拙政园、虎丘山,而是一头扎进唐伯虎故里桃花坞了。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  相似文献   

6.
《寻根》2017,(2)
正类书的流传类书不仅在中国大量流传,在日本、韩国、越南等东亚汉字文化圈也曾广泛流传,日本、韩国、越南现存的古籍中有不少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古类书,甚至不少在中国已经失传的古类书在域外重新被发现,古代日本、韩国、越南学者依据中国类书又编纂出了不少  相似文献   

7.
杨红梅 《寻根》2012,(3):65-73
2006年之前,滑县木版年画默默无闻,亦不见载于相关木版年画著录中;2006年,冯骥才先生赴滑县考察,认为滑县木版年画是“一个新发现的年画产地”。就像一颗失落已久的珍珠,滑县木版年画在那一瞬间开始散发出夺目的光彩,并以其包罗万象的题材内容、丰富多彩的体裁形式、厚重深刻的文化内涵以及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得到学界和公众的认可与推崇。  相似文献   

8.
2013年农历新年前后,中国记忆项目系列展览之《年画中的记忆——国家图书馆藏年画精品展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年画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作品展》在京展出。此次展出的120幅清代以来的传统年画,是国家图书馆从收藏的4000余幅年画中遴选出来的,属首次公开亮相。为此。国家图书馆还专门制作了中国文化记忆专题网站。展览期间,国家图书馆还邀请天津杨柳青、河南朱仙镇、山东杨家埠、陕西凤翔、河北武强和山东高密等6地极富代表性的年画技艺传承人到现场展现各自独特的技艺,为广大观众提供与年画传承人交流互动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上海文化年鉴》2012,(1):82-82
中华书局2011年1月出版。木版年画是中国民间美术中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最清晰地描绘了农耕时代人们的精神天地和社会生活的全相。作为传统年画最后一个繁荣阶段的代表——上海小校场年画,由于它的地域特点和艺术特色,在中国木版年画史上享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在日本的东京、京都和奈良这几座古都的各个角落,珍藏着众多自古从中国流传到日本的艺术珍宝。除京都国立博物馆、东京国立博物馆这些收藏中国书画的重镇之外,日本的中国书画度藏蔚为壮观,形成了庞大的公私收藏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