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在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变迁中,儒家文化占据了主要的地位.儒家文化的发展先有孔孟圣人,再有朱子.迄今为止,儒家学说的思想体系中仍有很大部分是源自于朱熹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2.
清前期至晚雍正年间,绛州李毓秀编成《训蒙文》,稍后乾隆年间,浮山贾存仁将《训蒙文》改订成《弟子规》,清末民国以来广为流行,成为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蒙书。贾存仁墓志新近于浮山县出土,使得这位《弟子规》有功之臣的史实逐渐明朗。他一生潜心治学,长于小学,精通音韵,有著述《等韵精要》和《弟子规》传世。贾存仁在京师及家乡一带设帐教书过程中,将李毓秀《训蒙文》删订成《弟子规》,教授童蒙,对宣扬儒家伦理道德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汉代统治者实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重视编写蒙学读物,编撰者多是汉代知名儒者,他们秉持智德并教、德识并举的原则,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将识字教育、基本知识教育及儒家伦理道德教育融为一体.汉代蒙学识字读本的出版在传承、普及和提高儒家文化和教育上,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后世流传的《千字文》、《弟子规》等中华经典蒙学读本,都继承和发展了汉代蒙学读本的出版形式和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4.
蒋衡用十二年的时间书写完整的儒家经典——《十三经》,在乾隆朝刊刻上石,至今较为完整地保存在北京国子监,成为我国的重要文物。《乾隆石经》既是儒家经典的范本,也是中华文化精神和蒋衡书法水平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经典教育读本《弟子规》,它宣扬以儒家礼义为核心的圣贤之道,指导我们行动,帮助我们实现幸福人生。近年来,社会上掀起了学习国学经典的热潮,与《弟子规》的最早编著者李毓秀同为山西河东人的李安纲教授,怀着一颗至诚至爱的学者之心重新编写了这本书。李安纲教授认为,《弟子规》高度概括、展示了人类个体进入社会所必须装备的道德体系和智慧武器,并且可以身体力行,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6.
刘文 《兰台世界》2012,(12):76-77
本文在"女教"、"女学"中抽取服饰闺训内容,从具体生活规范进行阐述,通过中国民间流传下来的训诲劝诫类文献,直接反映了人们当时倡导的道德理想,与官方儒家经典一并真切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征,感悟中华文化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7.
江翠峰 《东南传播》2010,(12):73-75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先贤灼见,熠熠生辉。礼乐崩坏,百家争鸣;诸子立说,周游列国。雄心勃勃,各显神通;殊途同归,追求大治。回溯历史,诸子思想依旧光彩照人。其中,儒家和法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两家的学说中均包含着丰富的传播理念。本文从儒、法的"治"之追求入手,立足于《论语》、《孟子》、《韩非子》等经典著述,分析两者不同施政纲领所包含的相似传播理念,为当前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传播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从其实质来看是儒家文化。“信”是儒家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中最基本、最显著的伦理范畴之一,是儒家伦理道德的一个重要范畴和概念。本文以《论语》为依据,对儒家创始人孔子的“信”观念进行一番探讨。一、“信”的涵义  相似文献   

9.
孝道,中华文化的特质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中,"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仁’的观念则具体得多。一个人在社会里行事为人,有他应循的义务,那是他应该做的。但是这些义务的本质应该是‘爱人’,即‘仁’。为父之道就是由爱子之心出发去对待儿子,儿子之道就是由爱父之心出发去对待父亲"。孝是培养"仁德"的根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  相似文献   

10.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提升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遵循"着眼针对性、突出主动性、增加体验"的基本原则,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生活,在活动中感悟道德,在体验中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11.
钱宁说,他写孔子,爱孔子,但不是"新儒家"。他不认为祭孔有多大意义,不认为孔子的思想完全适用于现代社会,他也反对现在的孩子诵经、背《弟子规》《新论语》是一本难以定义的书。"首先钱宁不是于丹,也不是李零……它是对《论语》的一种解构式的解读。"该书的责编李  相似文献   

12.
新写实小说是继文化寻根小说、先锋小说之后,在当时的文坛上产生较大影响力的小说创作流派。其最大的阅读魅力在于用客观的笔法表现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你我他一样的人物,还原生活的原始风貌和原生质态,也就是"不篡改生活",只做"拼版工作"但肯定"不动剪刀"。①池莉1987年发表于《上海文学》的短篇小说《烦恼人生》便是这方面的典范文本。这篇小说在当时引起轰动的关键在于它的求真性,即在文本中表现出生活"纯态事实"②。然而,同样是写当今世界中人们在世的状态,池莉在散文《真实的日子》中对于真实的呈现却与《烦恼人生》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13.
赵怡 《新闻传播》2010,(4):129-129,131
2010年春节的大年初一,大型纪录片《敦煌》登上了中央电视台,人们发现这部由《故宫》原班人马制作的纪录片,除了在《故宫》中运用的"真实再现"和"电脑还原"等制作手法之外,更注重了引入"电影化"表现手法。用故事化和戏剧化手法关注历史人物命运,剧组还大胆虚拟了一些人物,并根据史料复原了他们的生活,在第六集《家住敦煌》里,一千多年前的人物居然破天荒地说起了台词。  相似文献   

14.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价值系统,不仅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对今天的社会生活也依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文章立足于图书馆管理这一特定角度,从儒家的人本思想与图书馆的管理理念、儒家的义利之道与图书馆的管理取向、儒家的贵和思想与图书馆的管理艺术、儒家的权变智慧与图书馆的管理机制等四个方面着眼,论述了儒家文化对当今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启示意义,并强调图书馆管理者接受儒家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启迪以管理好图书馆这一精神殿堂,正是遵循精神遗产管理之内在规律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回眸历史,诸子百家,争奇斗艳;思想论著,汗牛充栋。若要谈及中国式的管理思想,就不能不讲到诸子百家中首屈一指的儒家学说。而提及儒家文化,是不能不说《论语》的。《论语》是一部记述孔子及其若干弟子言行的书,是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辑的“接闻于夫子之语”的思想汇编。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之交,汉时称之为“传”,宋以后列为“经”,一直被儒家奉为最高经典。古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它被称为中国人的《圣经》。  相似文献   

16.
《世界新闻报》窃听事件不仅导致该报消亡,也是对西方新闻伦理、新闻职业道德的一次集体拷问。新闻伦理属于媒介规范理论的组成部分。在媒介规范理论的领域中,著名传播学者麦奎尔将其比喻为一个庞大的"丛林",各种"理论生态"可谓共识与争议并存。人们对许多理论存在困惑,而且对一些原则甚至术语也很少有一致的看法。不过,虽然辩论依然,  相似文献   

17.
胡安国的王道观作为我国传统儒家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对古老儒家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从而在宋代形成了独特的君臣共治的政治文化。胡安国通过其著作《春秋传》阐述了自己的君臣思想,对宋代的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与《弟子规》不期相遇,是偶然,也是必然。我作《山海经·五藏山经图译》得到老同学邱枫的帮助,书的排版、设计是她的公司免费为我做的,为了感谢去公司拜会她,在展示柜旁看到由她和居士们一起捐资印制的心弟子规》。原本是见明友的,意外地见到了《弟子规》,这不是偶然么。早就想为我的孩子和别的孩子们做点什么,就是找不到切入点,见到了《弟子规》让我眼前一亮,感觉切入点这回找到了。事情总是这个样子的,想要的东西只要留意总会找到的,这应该算是必然吧。  相似文献   

19.
胡安国的王道观作为我国传统儒家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对古老儒家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从而在宋代形成了独特的君臣共治的政治文化.胡安国通过其著作《春秋传》阐述了自己的君臣思想,对宋代的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陈柳冬雪 《大观周刊》2011,(5):29-29,12
《庄子》书中所提到的儒家游方之内,则是儒家积极入世的一面,冯友兰老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也提及儒家思想不仅是中国的社会哲学,也是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并通过儒学思想中以孔子、孟子、荀子三大家为代表的与“仁”、“礼”“忠恕”和培养理想人格方面来规范现实中人们的道德标准,以“学而优则仕”的心态找到自身价值,积极的投身于社会当中,是以“入世”的方式来实现入世的理想。相对比起来佛教根据它自身的思想特点则是通过出家修行,禁欲,来规范道德,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平静内心,以“出世”的方式来进行入世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