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的一百多年间,中国封建社会正处在上升发展期。官吏考核有制,官场风气有其好的一面。但由于封建统治者的阶级局限,在官场上必然存在着种种腐败现象。司马迁继父职为大史令,“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议”,①涉足了官场;继父志撰史书,虽然是为了载“明圣盛德”,述“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②但他继承了史家秉  相似文献   

2.
在新感觉派小说所表现的洋场都市中,病态的"洋场爱"成为情爱生活的主潮.解剖和批判这种不健康的、病态的情爱生活是该派小说所着力表现的一大主题.透过新感觉派小说所书写的洋场情爱生活的表象,不难发现一个令人深味的潜在的事实,那就是这一时代的情爱理念对"五四"所倡导的情爱价值观的猛烈冲击和颠覆.  相似文献   

3.
沈从文通过《边城》等作品塑造了诗画般的"湘西世界",大力歌颂中华民族积淀的原始文明和自然文化,极力追求"一种古朴宁静的乡村文化景观"。在他精心打造"湘西世界"这个世外桃源时,又似乎有意识地在这里安排了一场又一场的悲剧和灾难,并且费尽心思地花大量的笔墨描写"砍头"这种残忍的刑罚。这表明作家虽然非常向往那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但是他也深深感受到这种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所暗藏的危机,于是通过描写"砍头"这种残忍的刑罚来表达自己心中的忧虑,借此来批判"湘西世界"存在的一些缺陷。  相似文献   

4.
“男尊女卑”是孔老二仇视妇女而提出来的一个反动谬论。董仲舒、朱熹之流继承了孔老二的衣钵,精心炮制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更是一把虐杀妇女的软刀子。 妇女问题,说到底,也是阶级斗争的问题。《红楼梦》是一部政治历史小说,是一部写阶级斗争的好书。作者通过对贾、王、史、薛四大家族衰亡史的描绘,生动地反映了十八世纪中国封建社会阶级斗争的现实,无情地抨击了封建社会的罪恶。阶级斗争反映在妇女问题上,就是维护或反对“男尊女卑”。一切反动派都是主张“男尊女卑”的,以孔孟之道来扼杀妇女要求男女平等的权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林彪和他的死党极力歪曲历史,美化林彪,说什么辽沈、平津两大战役是林彪“首先发动”的,“直接指挥”的,大肆为林贼涂脂抹粉,树碑立传,为其篡党夺权捞取政治资本。在批林批孔运动普及、深入、持久开展的大好形势下,彻底揭露林彪破坏、干扰辽沈、平津战役的罪行,狠狠批判林彪的资产阶级军事路线,是有着深刻意义的。我自己作为曾经参加过辽沈、平津战役的一名普通战士,根据自己的一些亲身经历,对林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晚清时期中国当时社会背景和政治小说的译介之间关系的角度论述了自十九世纪末资产阶级在中国萌芽后以梁启超等人掀起的政治小说翻译高潮是译者和读者的一种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共谋。目的在于揭示当时译介政治小说在中国清末民初出现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史学史的宏观考察,认为中国传统的史学观基本上是二元式的,即“求真”的史学观和“致用”的史学观。但这两种史学观皆有其内在的局限性,并且这种局限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得到克服。这就需要第三种史学观即“批判”的史学观来纠偏。故而,“批判”史学观便具有了超越“求真”与“致用”二者的思想性功能,从而成为历史学的内在基础  相似文献   

8.
近几十年来,批评家们经过反复研究,发现《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有多个主题存在.本文着重讨论了小说中的一个主题,即以帝王和贵族形式出现的王权模式,并指出它是对美国边远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奴隶主、封建领主和诸侯所持的封建观念的揭露和批判.  相似文献   

9.
胡塞尔的理想是使哲学成为严格科学的哲学,以此去为人类的知识奠定一个可靠的 基础。为此,他对当时流行的自然主义、历史主义和世界观哲学进行了坚决的批判、并在积极的批判中建构了他的理想哲学——现象学。  相似文献   

10.
"针贬民族性的国手"的鲁迅,毕生都孜孜不倦于"国民性"的研究和批判,不断地通过自己的创作,把"国民性"批判这一主题持续深化,并对后起的现代乡土文学作家的创作产生了广泛影响。作为全面继承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的作家张天翼,又以其独到的批评视角,通过一系列乡土小说的创作,持续丰富和完善了"国民性"批判这一主题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通俗小说自产生之日起,即在道德劝戒和娱乐大众之间摇摆不定。至清代中叶,通俗小说在文人化的同时,其反映世界的方式也发生变化。这些被称为文人小说的通俗小说将道德问题提高到社会政治批判的高度,并与文人的济世情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社会政治批判成为个人情怀抒写的方式之一。虽然《儒林外史》、《何典》、《钟馗平鬼传》等小说讽世的形态不同,但其内在精神则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12.
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猛烈批判李贽,是思想史上值得深思的问题,三大思想家在理欲观,佛禅观,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三个方面李贽存在严重分歧,李贽提倡私欲,蔑视天理,三大思想家理欲并重,反对纵欲;李贽佞佛,三大思想家辟佛;李贽称赞冯道为“吏隐”,三大思想家坚持气节,贬抑冯道,从三大思想家与李贽的分歧,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具有阶段性特点,启蒙思想的承继与发展缺乏一种自觉的连续性,李贽的思想表现为个人对社会的抗争,三大思想家则是既批判了专制制度,又照顾到明清易代之际特殊历史条件下人们的思想特征,二都具有进步意义。同时,三大思想家虽然批判了李贽,但二之间深层次的思想逻辑上的一致性还是相当明显的。  相似文献   

13.
在相近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新时期的伤痕、反思文学与昆德拉的小说创作有着某种内在相似。本文从对极权政治的共同批判着眼,由昆德拉“超越政治的人性之思”的小说创作再次反观当代伤痕、反思文学创作的内在缺陷:政治的拘囿,使文学对历史悲剧的追问和人性的书写缺乏应有的深度。并由此迥异的文学景观引发对创作主体的思索与省察。  相似文献   

14.
纪昀生活于历史上所谓的“康乾盛世”。这一时期,从表面上看,天下统一,国力强盛。但实际上,其内部已潜伏着许多危机。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深刻地揭示出了当时所存在的种种社会弊端,表现出了批判社会的魄力及勇气。这对于我们研究当时历史现状以及了解纪昀的真实面貌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解读张洁和陈染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的现象,那就是男性形象的残缺。在女性写作中,解构男权中心的文化传统,重建女性自我是一普遍特质。但是在这之中男性以残缺的、物的形象出现却是不容忽视的事实。  相似文献   

16.
大众文化背景下的西方现代性,在推动经济进步和社会繁荣的同时,也无形中导致了两种各自不同但又相依存的后果:即享乐主义思潮的泛滥和主流意识形态调控力的弱化。一些人在争取所谓个人生活"自决权"、努力享受幸福生活的过程中,无形中滥用了自由和个性的概念。它助长了享乐主义情绪的蔓延,加剧了社会分层和原子化趋势,致使社会基础价值认同降低、公共道德趋于衰落。享乐主义思潮与主流意识形态在当代西方"此起彼伏"的消长,要求人们深刻反思并重构现代性,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性和调控力,从根本上消除享乐主义及其生存的现实土壤。  相似文献   

17.
张恨水的《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展示了清倌人、坤伶而女学生相衔接的社交形象系列.作为一般社会的映像:彳亍辗转于女性解放道上的中国世俗女子,其主体暧昧;通俗小说家的叙述主体也进退维艰,其想象也新旧杂陈.进退失据,正是中国一般社会女子解放的实在处境,在精英叙述之外,张恨水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始终围绕现实展开,建构理论自身的基本范畴,进而形成理论的文本呈现,最终映现对现实的指导和反思.据此,文本、基本原理、时空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三维架构.重视文本,特别是经典文本,反对文本教条主义,避免文本虚无主义,反对“无立场的反思”.基本原理包含超越文本时间限定的普遍性,对待基本原理的正确态度是集合新历史条件和新问题,拓展和创造新的阐述空间.时空是检验理论效用的最有效砝码,理论本身所蕴含的自我反思性,显现的就是与时俱进及其拥护者对它的不断完善和诠释.任何诠释、创新能否正确领悟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内在逻辑和现实张力,都离不开对三者及其关系的准确诊断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本质和理论对实践的关照证明,不管是重建论抑或重构说,没有也不可能构建出新的形态,它们依然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9.
在1940年代,丁玲的作品中对男性表现出肯定与批判的双向深化的倾向。一方面她充分肯定了战争中延安男性的阳刚美,这阳刚美,表现为“义”“力”和“崇高”的结合;另一方面,她也认识到解放区男性头脑中的封建意识仍然根深蒂固,对女性结婚、落后问题、贞节观的看法暴露其观念的滞后,同时也表明当地妇女的地位并不让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
王华勇 《文教资料》2006,(26):65-66
诸多理论家对约瑟夫·康拉德及其名作《黑暗的心脏》从后殖民主义的角度进行了批判,认为康拉德是种族主义者,也是殖民主义者。笔者解读了小说文本和康拉德的人生经历,进行了批判之批判,并得出结论:康拉德不是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御用文人,而是真正的反殖民主义战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