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子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家训思想中有着较为广泛影响力的著作.该著虽篇幅短小,但思想丰富,其中勤俭思想更省是影响深远.在当代重新思考和审视传统文化中的勤俭思想的背景下,《朱子家训》对当前社会中奢靡风气的治理可以提供思想方面的指导,也可对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进行帮助.  相似文献   

2.
梅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中国的梅花文化及文学资历十分深厚,公元700年左右梅花由中国传到日本。从中国传入的梅花受到贵族们的欣赏和喜爱,《万叶集》的诗人们写了很多梅花的和歌,本文从"雪中梅"着手阐述中国传统梅文化如何对《万叶集》的和歌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古画品录》成书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第一部以论、评相结合的绘画品评作品,对后来的绘画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文章旨在说明:在解读《古画品录》时我们应该注意到其成书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对人物品藻虽然表现为由儒转道的倾向,同时,从《古画品录》中可以看出谢赫在对画的品评仍然保留了儒家的思想传统,体现出了儒家的审美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在"才子佳人"式的中国古代爱情戏剧中,男主人公多为才华横溢但起点颇低的"灰公子"形象。本文以《西厢记》《倩女离魂》《牡丹亭》为例分析了中国古代爱情戏剧中的传统"灰公子"的叙事模式,并探究了这种叙事模式的历史文化背景及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5.
论20世纪中国乡村小说的基本传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是2 0世纪中国文化裂变的阵痛中心,也是2 0世纪汉语文学最重要的话语资源,因此乡村小说便成为2 0世纪汉语文学中成就最高的领域。站在今天的认识高度,从作家的主体立场、审美视角、叙事策略,及其在现代性建构中的意义等角度进行考察,2 0世纪乡村小说呈现出三种基本传统:从鲁迅到韩少功是以知识分子立场、文化批判形成的启蒙传统;从废名、沈从文、孙犁到汪曾祺、贾平凹是以知识分子立场、人性审美形成的诗化传统;从赵树理、柳青到高晓声、路遥是以农民立场、现实视角形成的“史诗”传统。这三种传统,在90年代出现的乡村小说《白鹿原》中实现了全面整合与超越。《白鹿原》由此获得了将中国乡村小说推向成熟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探索中国文学的叙事传统及其与抒情传统的关系,不能不关注古代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对文学史的论述。体大思精的《文心雕龙》更是必须取资、必须认真钻研的重要对象。《文心雕龙》研究虽已汗牛充栋,却鲜见对刘勰文学叙事观点的发掘和论析者。从叙述学角度看《文心雕龙》,其前半部即文体论对各种文体规范、代表作品和发展演变轨迹之描述评论,实包含着不少与叙事和叙事传统有关的内容,可以见出这位严格立足于文学史实际、力图对文学写作实践作出抽象概括的理论家对叙事的基本态度和基本观点。其书后半部即所谓创作论论述了一系列文学理论问题,却没有集中阐论叙事问题的篇章,其所论以传统诗文理论为主。这也并非偶然,实际上反映了截至南朝齐梁时代文人们的主流文学观,也充分显示了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深厚和强大。《文心雕龙》所表述的文学叙事观虽然相当朦胧粗浅,但联系整个中国文学史,特别是叙事文学和叙事理论的发展轨迹,则应该看到,以刘勰为代表的这种文学叙事观,不能不说是根深而流远。  相似文献   

7.
"父慈子孝"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2013年7月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将"常回家看看"行为纳入法律管辖之下."常回家看看"入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法律的感知和认同,同时也弱化了道德在调节父母与子女关系中的作用.建议由道德等社会规范来调节"常回家看看",同时为了保障该行为的真正落实,应该从加强民众家庭责任感和改革社会福利制度两方面入手,为子女常回家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8.
相声作为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在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同时,还反映了某些社会现象,让人们进行反思。语言是人们用来交流的工具,而幽默的语言会让人们的交流更加轻松,关系更加和谐。相声之所以会给人带来欢乐,是因为其独特的幽默言语,而幽默言语能够被理解是由关联理论来实现的。本文从关联理论角度出发,来分析相声《我要上春晚》中的幽默语言现象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9.
小说《嘉莉妹妹》的时代背景设定在美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十九世纪末,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城市化影响了人们的交通、住宿、穿衣、娱乐、传媒等等各个方面。人们的物质生活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快速现代化的同时,传统的生活方式逐渐远离人们。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中国哲学》课程教学方法陈旧、形式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中国哲学》课程教学中引入"问题教学法"、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维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主要结合《中国哲学》的特点和笔者长期进行作为选修课的本科《中国哲学》课程的实践阐述"问题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指出教师要实现角色的转变,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浓缩在问题中,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完成从接受知识向发现知识的转变、从学习被动者向学习主动者的转变,真正提升哲学课程开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当前,大众文化尤其是大话文化解构和重构了包括《水浒传》在内的文学经典作品。大话文化对《水浒传》的解构、仿写、戏拟、拼贴、混杂、戏说甚至歪说、恶搞等本质上都是当代文化消费主义在经典诠释过程中的反映和体现。人们从大话文化的视角对文学经典所作的阐释和改编,也是《水浒传》等经典作品在当下的一种存在方式,有其时代的合理性,所以不宜完全否定。当然,恶搞经典也带来了负面作用和不良影响,为了保护和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应该对文学经典的"恶搞"予以理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说文》为我国第一部字典,蕴涵丰富的语言审美意识内容,文章以《说文》中涉及审美范畴的语言本义解说为对象,从汉字文化学的角度,在语言内容的充实性、语言教化的伦理性、语言运用的思辨性等方面考察了中国先民的语言审美意识,从中发现先民语言审美意识与道德教化、传统修辞等有着密切联系,进而发现《说文》中蕴涵的中国先民语言审美意识始终洋溢着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26(6):I0005-I0005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是由广州体育学院主办的综合类体育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栏目包括体育社会科学、休闲体育、竞技体育、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校体育等。从1981年创刊至今已20余年,在全国体育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连续多次被评为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加入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数据库》和《国际(加拿大)体育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入网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社会科学期刊精品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  相似文献   

14.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文化主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都产 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儒家养生思想是其基本学说的折射,并对中国养生理论和 方法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孔子崇尚六经的文化,六经就是《诗》、《书》 、《礼》、《易》、《乐》、《春秋》。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法,翻阅大量相 关的文献资料来揭示《诗》、《书》这两部经典对儒家养生思想形成所产生的影 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诸病源侯论》,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探讨了当时传统体育保健学的发展状况,认为至隋朝,中国传统的体育保健学已十分发达,进入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
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的世界文坛上,出现了一股要求人性的解放自由,挣脱封建思想束缚的潮流。这股潮流从西方传入中国,深受封建传统压抑的中国文坛,随着“五四”运动的发展,迅速接受了这种进步思想。曹禺的《雷雨》等一批进步剧作,就是在这种进步思潮的推动下问世的。这些作品受易卜生《玩偶之家》及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等欧洲文学的影响,闪烁着时代进步的思想。《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和曹禺创作的《雷雨》中的女主人公繁漪正是由文学形象中“前驱”和“后继”的纽带相系而被置于世界文学同一系列中的两个典型。 本文试图对这两个典型的悲剧命运、典型特征、美学性格塑造上的不同特点以及他们个体所具有的相同的美学价值作些粗略的比较。  相似文献   

17.
张艺谋的《英雄》作为一部对历史故事进行阐释的影片,蕴含了极深厚的传统文化精神。首先,无名和秦王从书和剑的整体和谐的中和之美,领悟到国家政治的最高境界为和合。其次,从传统美学的角度看,武术与书法都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典型特征,即刚柔兼济和虚实相生。中国士文化的传统是以天下为已任和士为知已者死。  相似文献   

18.
影像艺术以有别于传统艺术的组织形式和体认方式,在表达生态危机和关切人类生存前景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通过选取两部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电影:西方影片《后天》和中国影片《可可西里》,从生态主义的视角,就影片叙事策略方面的差异,考察当代电影中的生态意识,通过二者的对比分析,揭示中国电影存在着生态意识表现不足、生态主义批判力度赢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5):F0002-F0002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是由广州体育学院主办的综合类体育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栏目有调查研究,体育产业,竞技体育,奥林匹克,学校体育,民族传统体育,探索与争鸣等。从1981年创刊至今已20余年,在全国体育界产生了较大影响,连续多次被评为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加入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数据库》和《国际(加拿大)体育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入网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社会科学期刊精品库》等。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中的爱情故事,历来是红学家们的核心话题。人们对这些故事的社会意义谈了很多,但似乎忽略了一点,就是对这些爱情故事的季节背景——春夏秋冬的运用缺少应有的认识。实际上,《红楼梦》的作者是有意把人物的情绪安置在相应的季节中,意在营造一种情景交融的和谐气氛。它以传统的审美情趣为依据,又有所突破。这对提高《红楼梦》的艺术品位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