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是一篇酣畅明快、雄浑凌厉的议论文。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作者用辩证的观点论述错误同真理、失败与成功的关系。从本质上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强调错误并不可怕,畏惧大可不必。鼓励改革者不怕出现缺陷与错误。指出正确态度是分析原因,  相似文献   

2.
《“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备课指要林茂华《“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原载于1984年11月9日的《光明日报》,选入教材时,曾略作改动。作为一篇短论,当时是对改革中某些一遇挫折便打退堂鼓,阻碍改革深入发展的现象有感而发的,有很强的针对性。在改革大潮中...  相似文献   

3.
《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是一篇优秀的议论文。作者以其敏锐的洞察力 ,从现实生活中选择论题 ,针对我国当前体制改革的实际 ,层层深入地进行分析 ,指出改革“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 ,没有定型的模式所依……在这个过程中是难免出现缺陷和错误的”,从而出色地完成了对中心论点的论证。引用名言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全文共引用了七条之多 ,给人的感觉却是多而不赘 ,实而不华 ,既精且巧 ,恰到好处。它不仅强化了论点 ,也为论证提供了充分的论据。名言 ,使此文熠熠生辉。名言的妙用何在 ?一、强化论点怀特黑德的名言“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可谓字…  相似文献   

4.
学校安排我上一堂主说型的课。根据教学进度,我选了《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这篇课文。这是一篇有特色的议论文,教学重点是:①引用名言在议论中的作用。②逐层论证的结构层次。课前的设想是:用“讨论式”来上这堂主说型的课。 首先,我根据课前的精心设计(如注意中心论点、分论点等重读;注意各部分各层次之间的停顿时间)范读课文,并要求学生划出文中  相似文献   

5.
阅读《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和《理想的阶梯》这两篇议论文,不难发现两文在写法结构等方面有许多惊人的相似。倘若教师以把握结构为突破口,从形式到内容,从内容到方法学习两文,揣摩异同,便可理清  相似文献   

6.
曹操的《短歌行》是一首风格独特的四言诗。它借用了汉乐府的曲调,运用了《诗经》的四言形式,而形成的却是建安诗坛惯有的慷慨悲凉的格调。此诗艺术手法运用娴熟自然,熔叙事、写景、抒情、说理于一炉。特别是引用,有如信手拈来,不见斧凿痕迹,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8.
《女神》中的作品在内容上往往包含着一个“毁灭—创造”的结构,以此回应了时代的创新要求。《女神》诗意创新的内在动力在于它拆解了一些陈旧的修辞规范,在语言工具的解放和现代经验的传达之间建立起了新的平衡。这种创新还带来了《女神》与古典诗歌在诗意生成方式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9.
有一种错误是美丽的,那便是爱的错误。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错误》一诗运用神来之笔,把这“错误”描写得更加销魂:令我们禁不住击节赞赏,这也是这首诗能够令很多读者爱不释手的原因。一个“错误”,令多少人为之魂牵梦绕!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中科院院士,被英国诺丁汉大学聘为校长的杨福家教授曾提出中国教育有5大世纪难题。其中有一个难题———头脑是容器吗?他提到:中国的教师和家长经常会要求学生考100分,考了99分就不高兴,纵使这1%的错误都不允许;而自己做物理实验,5%的误差就是世界水平了。他强调,学生的头脑不是用来填充知识的容器,而是火种,教师考虑的应该是怎样把学生的火种点起来。一个学生的好与差,绝对不是单单能用分数来表示的。但我国当今的学校教育,由于升学率和考名校的压力迫使教师不能正确地看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  相似文献   

11.
在历史传说素材基础上创作的《哈姆雷特》不是一出宫廷夺位争斗的戏,它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社会现实,折射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光芒。主人公哈姆雷特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典型。他肯定人生,赞美生活,追求真诚友谊,寻觅纯洁爱情,渴望平等自由,  相似文献   

12.
语文导读法强调学生认知的主体性,而学生能否成为积极的认知主体,取决于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果做不到这点,就根本谈不上“导读”。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导读法不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理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导读艺术。  相似文献   

13.
从人物形象塑造以及抒情方式、细节描写、结构、风格等艺术侧面将《田野的风》与无产阶级学名《毁灭》、《铁流》进行多方位比较,以从中窥测20年代中国革命学在早期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学范围内所达到的艺术水准。  相似文献   

14.
<正>杨格《永远的一课》写欧阳老师冒着种种困难的考验,给"我们"上了一节很特殊的课——率领"我们"在风雪交加的时候去操场立正五分钟。因为欧阳老师这节课的形式和内容都显得很特别,所以在实施过程中让很多学生不理解,甚至遇到了抵制,但是欧阳老师仍然咬牙坚持上完了这节让"我"永远受到教益的课。(作者称之为"永远的一课"。)作者把欧阳老师面临的困难写得愈大,完成任务的难度也便愈大,以此反衬最终完成任务的欧  相似文献   

15.
引用的艺术     
对于“引用”,很多修辞学家给它下过定义。刘勰在《心雕龙》中说,所谓“引用”,即“明理引乎成词,征义举乎人事”。这一说法即从“引乎成词”和“举乎人事”两个途径来说明“引用”所应达到的两个目的——“明理”和“征义”。王希杰先生在他的《汉语修辞学》一书中也说过:“引用,就是在自己的话语中插入现成话或故事等,以达到提高表达效果的目的。”然而定义仅仅是定义,在语言实际运用中,“引用”这种修辞手法远不是简单地“引”而“用”之,其艺术效果也不是把别人的东西搬过来就会自然产生的。  相似文献   

16.
《药》的主线就是“药”福建陈成龙《药》的线索是什么,似乎已有定论。历来的观点是:《药》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明线,即华老栓一家的遭遇;一条是暗线,即夏家的遭遇。现行的许多语文教学参考书都是持这种观点的。但我觉得这种定论似乎还值得商榷,所以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畏惧"一词的解释为"害怕",这是人们面临各种险境时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胆小如鼠"就是对一个人"畏惧"的生动写照。其实,在人的一生中,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有效教师?目前尚不存在完整的明确的界定。但概括地说,它是指成功地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深远影响的教师。关于有效教师的特征有多种表述:一是从个人品质维度阐述。  相似文献   

19.
"有效教师"的一般理解什么是有效教师?目前尚不存在完整的明确的界定。但概括地说,它是指成功地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深远影响的教师。关于有效教师的特征有多种表述:一是从个人品质维度阐述。(Donald Cruickshank等人)包括三个部分:激励性人格,以成功为导向,专业品行。它还可细分为8个特征:热情、丰富多样、热心、幽默、专业知识渊博、有条理、可靠  相似文献   

20.
引经据典往往能更好得表达作者的感情和观点,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但是错误地引用和不恰当的改动会引起读者误读作者的感情和观点,这种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本文将就梁实秋先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中的引用错误进行分析与探讨,希望与读者分享阅读过程中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