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是物体运动状态的一种常见形式.分析物体受力是否满足平衡条件,是学习该部分知识的一个难点.而学会处理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问题.是以后学习动力学问题的一个重要基础.一、处理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2.
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由它所受诸力作用的结果,而诸力间的相互关系也正是由物体运动状态来反映,因此许多物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都离不开力,所以力是物理学的重要概念,也是学习物理的一个难点,本谈谈如何正确形成和理解力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数学课外兴趣小组学习中.行程问题一直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题目中纷繁的条件、变化多样的运动状态……这些表象妨碍了学生对行程问题本质的把握和理解.使学生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运动的状态中。如何才能使学生透过这些运动表象的迷惑而轻松挖掘出行程问题的本质含义呢?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种解题方案——“化动为静”。这种方法具体表现在先假定一种正在运动状态下的物体静止不动.让学生通过对另一种物体的单一运动过程进行分析.使学生在直观示意图中确定出运动路程.分析物体的运动规律.从而得出解答题目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4.
学习“力和运动”这部分物理知识应该在一个“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和五个“知道”上下功夫。其中二力平衡的条件是这部分的重点 ,也是学习力学的基础。但学生对这部分的一些概念往往感到抽象、不好理解 ,尤其是对解释惯性现象感到困难、无从下手 ,因此 ,学会分析事物的现象是学习这部分知识的难点 ,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力和运动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见文后附图 )由图可见 :( 1 )物体不受外力或受平衡力时 ,物体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 ,说明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即物体具有惯性。( 2 )物体受到不平衡外力作用时…  相似文献   

5.
力的平衡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之一,贯穿整个力学的学习,也是中考命题的热点,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学习重点;判断物体受到的力是否为平衡力是难点. 一、考查平衡力的概念 一个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几个力就是平衡力.考查题型一般是选择题或填空题,当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的作用时,物体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当物体受到非平衡力时,物体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解题时注意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不要混淆.  相似文献   

6.
一、选择题1.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才有惯性B.惯性是保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力,起阻碍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作用C.一切物体都有惯性,速度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2.汽车拉着拖车在水平道路上沿直线加速行驶,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知A.汽车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拉汽车的力B.汽车拉拖车的力等于拖车拉汽车的力C.汽车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受到的阻力D.汽车拉拖车的力等于拖车受到的阻力上,用3.一如大图小1为所F示、,方一向物块位于光滑水平桌面如图所示的力推它,…  相似文献   

7.
牛顿第二定律将力和运动联系在了一起.在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时,既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又要对物体的运动过程进行分析,其中变力作用是一个难点.在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当从一种物理现象转化为另一种物理现象时,其转折状态被称为临界状态.  相似文献   

8.
“惯性”是“力和运动状态变化”一章教学的重点之一,对于初中学生来讲,惯性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因此,惯性又是教学的难点。 一、教学难点的形成原因 1.教材叙述的语句比较哲理,例如“把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不管是否受力,也不管它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都具有惯性。”“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初中学生一时不易看懂、不易理解。 2.学生虽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种种“惯性现象”,但因为尚未学习有关物理知识,故根本不知道这就是物体具有惯性的表现。非但如此,反而由于对生活经验的误解及误传而形成种种似是而非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惯性、惯性定律及惯性现象的解释,是初中物理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要求学生理解惯性概念,并运用惯性及惯性定律解释有关现象,根据惯性判断物体状态的变化等。学生容易将惯性,惯性定律混淆,对惯性现象的解释也无从下手。现结合中考及学生实际,谈谈惯性、惯性定律及惯性现象的解释。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万物皆有的一种固有属性,它既不需要产生,也不会消灭,与物体同在,物体惯性的表现形式在不同条件下是不同的,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惯性表现为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当物体受到…  相似文献   

10.
传送带上物体的运动情况,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从物体受力分析入手. 我们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传送带上物体运动状态如何改变,关键是分析清楚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下面我们以几个例题加以说明.1倾斜传送带上物体运动情况 [例1]静止的传送带上有木块正以速度υ0匀速下滑,当传送带突然启动后木块滑到底部所用时间t与传送带不动时所用时间t0相比较谁大谁小?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变化? 解析:(1)向上启动:在传送带上的物体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由于传送带静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