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东晋中后期至南朝,在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下,佛教急剧发展,寺院及僧侣激增,寺院地主终于在此背景下形成。此时,寺院通过帝王权豪和善男信女们的施舍,不择手段地欺诈和聚敛,肆意的兼并,集中了大量的财富、土地和劳动力;上层僧侣生活骄奢侈丽、蓄养众多奴仆,并模仿世俗地主经营土地,剥削和奴役寺院的依附民及下层僧侣。寺院地主是这一时期地主阶级中重要的一翼。  相似文献   

2.
论汉代地主田庄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初统治为了巩固封建政权,采取了诸如“复故爵田宅”、奖励军功等各项政策措施,培植了大批豪强地主。豪强地主通过侵夺民田、接受封赏等各种方式主动或被动获得大量土地,并最终形成地主田庄。由于田庄具有经济自给自足、拥有各种手工业作坊、劳动生活有所保障、有利于田庄所在地区的社会稳定等许多特点,使得汉代地主田庄得以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3.
王珂 《林区教学》2014,(9):28-30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阶层,地主阶级以热闹的形象出现在中国文学作品之中。不同历史时期,所处的地位也不同,反映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由于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支配而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作为一个文学叙述的对象,其所承载的社会历史意义,不断被解构而呈现出单一性、模式化、平面化。基于此,主要从各个历史时期小说中地主形象的差异性进行对比。"地主"作为一个文学描写的工具,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而新时期对地主个体性、独特性的回归,体现了当代文学对审美意识的回归和价值重估。  相似文献   

4.
“我们跟国民党相反,他们是以一个贵族的姿态、老爷派头在人民.中出现,我们是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在人民中出现。”  相似文献   

5.
郭华  王秀红 《滁州学院学报》2011,13(1):52-53,66
自十五、十六世纪西方殖民主义侵入东南亚地区后,除泰国以外东南亚各国均先后沦为殖民地。由于英、法殖民主义的争夺,泰国作为缓冲国虽然保持了名义上的独立,但政治、经济各方面都在近代化浪潮中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土地制度方面,从十九世纪初开始,泰国传统的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逐渐演变成为地主土地所有制。本文主要就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明初江南地主的衰落与北方地主的兴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元代对江南地主采取笼络政策 ,江南地主得以保存和延续。元末张士诚政权继续执行元朝对江南地主的“宽疏”政策 ,得到江南地主的支持。反之 ,江南地主对朱明政权极为冷淡。因此 ,明王朝建立后 ,朱元璋对江南地主进行不遗余力的打击。建文帝的一系列改革 ,得到了江南地主的拥护和支持。但建文帝失败后 ,江南地主又遭到大肆打击 ,永乐迁都北京后 ,大力扶持北方地主的发展。明中叶以后 ,江南地主与北方地主的矛盾 ,始终反映在明廷内部的一些政策中 ,几与明王朝相始终  相似文献   

7.
英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并领导了资产阶级革命,在革命后独掌政权。英国资产阶级化地主掌控政权期间,在维护本阶级利益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工商业资产阶级的要求,不自觉地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导致英国率先爆发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把工业资产阶级推向前台,他们经过几次社会改革终于取代资产阶级化地主而成为当权者。  相似文献   

8.
试论魏晋时期的返儒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末以来儒学渐衰,尚老庄而弃经典、重真情而轻礼法成为士子风习。但是,由于维系、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和世族地主权力竞争、标明身分的政治需要,玄学发展中的内部否定及儒玄兼融交流状况使魏晋时期形成明显的返儒倾向,儒家文化传统在艰难的环境中得以延续传承,社会生活和社会精神逐渐趋于有序化、正常化,为以后儒学的全面复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西欧中世纪时期是封建贵族占统治地位的时期,而这一时期的西欧封建贵族主要是以骑士作为主导,骑士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贵族.骑士阶层的形成不仅代表着日耳曼部落的逐渐封建化,而且也代表着基督教会权力的发展和扩张.通过考察中世纪基督教会在骑士贵族的形成中的作用,可以清晰地了解日耳曼传统与基督教会的作用如何融合,并最终促成具有特色的西欧封建化.  相似文献   

10.
魏晋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的产生、发展与衰落都与皇权政权密切相关。九品中正制在发展过程中,走上了与门阀士族政治相结合的道路,并服务于门阀政治。然而,皇权一直对它顽强地发挥影响与作用,并最终在皇权的作用下不得不走向衰微。魏晋南朝时期,尽管门阀大族努力经营自己的政治模式,但皇权政治仍然是社会历史的主线。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井田制的瓦解,一种新的政治制度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相对应出现,作为早期地主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豪强地主逐渐产生,并不断地发展壮大,在当时及其以后的历史舞台上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主要阐述西汉前期豪强地主的形成过程及其与封君地主的关系,以及豪强地主对西汉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13.
社会的主流文化决定了社会的性质 ,它以其特有的文化模式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情感、价值取向及生存方式 ,使人们具有了特定的文化人格。对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分析可以得出对其文化的价值判断。果戈理的乡村生活小说正是通过代表农奴制文化的社会力量———地主群像的塑造 ,揭示了农奴制文化腐朽没落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解放区小说中部分地主形象的不同存在方式可以成为"土改-合作化"小说研究的重要补充。在解放区"减租减息"运动背景之下,相关作品中的地主呈现出温和、喜剧、激烈等形态。随着解放战争的爆发,这些地主形象的多样化存在逐渐呈现出单一化表征。相关"土改-合作化"小说研究一般是对几部经典作品的反复阐释,这在有意无意间遮蔽了大量相关题材小说的丰富性,但正是以这些边缘文本为基础才出现了后来的经典作品。通过对这些边缘化小说的梳理对于反思十七年文学具有一定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南朝赠答诗是在学习继承魏晋赠答诗紧扣时代脉博,反映社会现实,表现情感和采取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的基础上,再经过自己的艺术创造写成的,因而具有自己的创作风貌,那就是内容丰富,感情真挚,手法灵活,融社会、人生、自然景物于一体,汇叙述描写抒情于一炉,代表了南朝诗歌的重要成就。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营地主,其特征是以增殖财富为目的,搞集约经营,努力改善生产设备和技术,调整与生产者关系,讲究投资效益,与寄生地主形成鲜明对比。他们对于商品市场的拉动作用也大于小生产者。经营地主是中国封建地主政治经济体制的产物,土地商品化是经营地主产生的市场条件。中国封建社会地主的传统经营方式和发育不充分的封建市场,又制约着经营地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也正是地主制经济走向成熟的时期,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本文认为汉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巩固和完善地主制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主要表现在它促进了土地的商品化及调整了地主制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8.
魏晋南朝时期,东宫职官太子中庶子、太子庶子的设置情况变化不大,但职掌范围却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三国为发展期,两晋为顶峰期,南朝为衰落期。由于门阀制度与文化心态的影响,太子中庶子、太子庶子任职资格与清望程度在南朝萧梁时期出现了转变。  相似文献   

19.
清王朝是由满族建立的全国性政权,满汉之间的矛盾一直持续不断.到了晚清,矛盾呈现出了新的特点.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晚清政府对待汉族地主已经改变了原来的政策.由此,也深刻地影响了晚清的政局.  相似文献   

20.
谢灵运是中国山水诗的开山鼻祖 ,对谢灵运山水诗影响最大的是汉魏西晋诗歌和东晋玄言诗。但汉魏西晋诗歌和东晋玄言诗怎样促成山水诗体的形成 ,谢诗与玄言诗有哪些本质的不同 ,谢灵运在山水诗形成阶段有哪些杰出贡献 ,这些问题还有待学术界作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文章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对上述问题谈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这些观点和看法对客观公正地评价谢灵运的历史地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