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伴随着2l世纪的曙光,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一个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正向我们走来。知识经济的生命和源泉在于创新,一个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国家,将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一个缺少科学储备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将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江泽民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关系到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国家的富强,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知识经济初见端倪 ,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教育事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兴衰息息相关。国家综合实力越来越体现在国民素质的高低和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上 ,越来越体现在一个国家的潜在创造能力上。这些都关系到教育 ,关系到深化教育的改革上 ,关系到教育改革的“能动”上。在新世纪 ,与我们每个社会成员密切相关的教育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 ?笔者认为 ,新世纪的教育向传统教育提出了挑战 ,将向终身化、社会化、多元化、国际化、网络化、素质化跃迁。一、从“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向终身学…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是无法回避和抗拒的,任何一个企业都面临着知识经济的挑战,能否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将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在本世纪的综合国力和世界竞争力,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新世纪,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人才成了教育界面临的重大课题,在以创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关系到一个国家、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战略工程搞好创新教育,也正是为了适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实施创教育,按科学规律去完成教育学任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重要课题。笔者认为,我省的综教改实验就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效途径。教育是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战略工程。搞好创新教育,也正是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实施创新教育,按科学规律去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认为,我省的综合教改实验就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一、综合教改…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对大学生素质培养提出了严峻挑战。时代呼唤科学、人文精神。振奋科学、人文双翼,提高人才的科学、人文素质,培育人才的创新智慧,国家、民族才能追赶时代潮流,把握新世纪主导权。  相似文献   

7.
陈冠莲 《职教论坛》2004,(14):12-13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对教育提出的时代要求.当前创新教育问题已成为关系到我们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问题,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前途问题.创新教育要求从教育体系、教育模式、教育结构、教育方法以及教育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对教育进行创新,切实提高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培养大批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如何将创新教育理论运用于职业学校舞蹈教学中,探索出符合职业学校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的民族之林。”江主席的这段话,说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在知识经济日见端倪的今天,更需要大批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9.
问题的提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也是新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的全新的经济形式,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产物.我国能否由资源经济迅速进入知识经济,关系到国家安危、民族兴亡、社会稳定.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己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从发展战略到应变对策、从全局大政方针到具体方法手段、从理论准备到实践措施,都进行了科学的部署和调整.……  相似文献   

11.
吕泉荣 《教育导刊》2001,(15):51-52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的全新的经济形式,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产物。我国能否由资源经济迅速进入知识经济,关系到国家安危、民族兴亡、社会稳定。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己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从发展战略到应变对策、从全局大政方针到具体方法手段、从理论准备到实践措施,都进行了科学的部署和调整。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指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我们21世纪发展至关重要”。他特别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他要求全民族都要树立创新意识,发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承担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的重任。开展创新教育,班主任必须从传统德育模式的框架中走出来,抛弃因循守旧,循规蹈矩的教育思想,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在班级工作中对全体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教育。这关系到学生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我们在新世纪培养  相似文献   

13.
刘尧 《中国教师》2007,(11):27-30
<正>学风,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学风,关系到知识、学术的健康发展;学风,关系到知识界、学术界的声誉和科学人才的成长;学风,关系到一个国家甚至人类对自然、对社会的态度……教育学风还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旋律,也是新世纪发展的必然。数学教育在新世纪的竞争中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何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特点和作用,实现数学素质教育和数学人文素质教育,是新世纪探索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个性教育。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涵义是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个性,而个性的核心是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新世纪之初,教育如何面对新世纪与知识经济的挑战,是我们国家教育事业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促进教育事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促进以创新教育为主导的素质教育与美育教育的全面发展,是新世纪的教师责无旁贷的。  相似文献   

16.
郑丹华 《学周刊C版》2010,(7):157-157
创新教育,就是指在教育实践中运用科学艺术的形式和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一句话,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知识经济逐步发展的今天,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目标。那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17.
一、新世纪初的时代背景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成为最重要的经济因素和生产要素,知识将成为最大的资本,能带动社会生产中各种劳动形式向以脑力劳动为主和不断开发新知识资源的方向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高低、掌握知识的程度、拥有人才的数量,特别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将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格局中地位的关键因素。国民素质的提高、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将主要依赖于教育。而在国民素质的诸多要素中,最基本的是身心素质,最  相似文献   

18.
影响女大学生专业取向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影响女大学生专业取向的因素分析●姜凤华一、问题的提出教育是实现平等、发展与和平目标的重要手段,而女性教育则是妇女求得知识,获得平等发展的基石。而且,女性教育直接关系到整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在即将到来的新世纪,人类面临的将是一个科技、...  相似文献   

19.
人类已经迈入21世纪,这是知识经济在国际经济中逐步发展并可能成为占主导地位的世纪。“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掀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国家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要在新世纪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努力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提高民族的创新能力。现在的中学生是开创21世纪大业的生力军,他们应当成为具有强烈创新精神和高度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20.
实施创新教育工程 培养合格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人才的竞争。因此,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从战略的高度提出创新问题,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高等师范院校如何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师资,是一个重要课题。为此,必须着力实施创新教育工程,探索培养、开发学生创新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