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批评与社会》是阿多诺的一篇重要文章,其中隐含着他对文化和文化批评的诸多思考。不能在失败的文化基础之上进行文化重建,此为阿多诺写作此文的动因和历史语境;文化已退化为意识形态,文化的商业化与官方化又成为极权主义和物化时代的重要表征,此为阿多诺最为痛心的文化堕落。而由于文化批评与文化已是同谋,所以必须对文化批评加以重大改造:让辩证法、否定性和内在批评成为文化批评的动力,让文化批评成为社会的观相术,如此才能使它有所作为。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阿多诺提出了"奥斯威辛之后"命题,从而构成了他反思、批判文化、艺术和文化批评问题的最强音。  相似文献   

2.
该论文探讨了语言学研究中的三种语言思想。论文首先批评了主流语言学的二元对立的语言思想,同时批评了功能语言学的二元相关的语言思想,最后论文分析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二元辨证的语言思想。作者认为在批评语言学基础之上发展的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语言观是科学的辨证的语言思想,是对语言和社会二元关系的科学认识。  相似文献   

3.
詹姆逊的文化批评理论对中国文化批评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只有深入研究其理论中的历史意识才能够深入理解他的理论,从而更好地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批评以及文艺理论。论文从"对理论及作品的历史化"、"历史与现在"、"历史与文本"三个方面对詹姆逊文化批评理论中的历史意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卷首语     
本期以文、史、哲为序 ,首先推荐《文学研究的文化模式的形成》和《中国文学的主体批评及其权力话语表征》两篇文学论文。前者不仅纵论“文学研究的文化模式”这一新的学术视野和研究范式形成的历史脉络 ,而且入理地归结文化模式对我国文学理论学科建设的借鉴意义 ,很见理论功力 ;后者概括中国文学的主体批评权力话语为“道德批评”、“政治批评”和“人本批评”三种现象 ,既有历史的轨迹可察 ,又有理论的旋转飞跃 ,颇有学术见地。语言学论文《从日常话语新方式说到汉语言共时发展问题》和《辞书编纂对新词语应重在描写》二文聚焦汉语言新词…  相似文献   

5.
翻译事业的发展、繁荣离不开翻译批评的鞭策和推动。传统翻译批评拘泥于文本和语言。文化操控学派把翻译活动置于社会语境中予以审视,其聚焦点从文本转向文化。改写理论是文化操控学派影响较大的代表性理论。该理论主张翻译批评从文化角度审视翻译行为,考察翻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改写理论为翻译批评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视角,对翻译批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伯明翰学派文化批评理论洞察话语实践中权力与意识形态的运作,也体察结构性宰制和主体性协商与逆反之间的张力。从文化批评视角考察体裁分析三大流派:悉尼学派具有语言分析的优势,但需配合文化批评的"理论优势"对生活政治性地介入;专门用途英语学派着重语篇目的、功能的解读,也日益重视引入社会批判的维度;新修辞学派关注业务性语篇的写作,弱化了文化批评的立场。传统语言学强调真理性和规约性的逻辑,文化批评则秉持建构性与主体性的旨向。  相似文献   

7.
东西方批评策略的对比研究和文化解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东西方文化中不同阶段不同对象的批评策略不同。对于青壮年,东方文化批评相对间接,“先扬后抑”,西方文化批评相对直接,“先抑后扬”;对于青少年,西方文化比较讲究策略,表扬为主,东方文化不太讲究策略,批评为主。批评策略的这些特征虽然与东西方文化的特质不同有关系,但是其根本的原因和考量于个体独立性:个体独立性在一定意义上构成了东西方两大文化集团的分水岭,同时也是东西方文化对于不同阶段不同对象施以不同批评策略的文化支撑;青少年和青壮年是人类身心发展的不同时期和群体,东西方文化对于这两个社会阶段看重的分别是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的培养和效果。  相似文献   

8.
文化批评出现于当代中国,它既是文学和美学进行知识更新的要求,同时也源自社会环境的深度改变.我国文化批评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我国本土社会现象与文化现实的挑战,文化批评作为文学批评的一员,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是决然不同于审美批评.但是它们却无高低之分,而是互补的.文化批评既不是审美批评,也不是普遍存在的社会学批评.就批评对象而言,它与文学批评具有相交性.文化批评在文学研究中的合理运用,取决于文学作品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以来的历史文化学批评,是在社会历史批评基础上的发展,它更注重文化因素在文学中的作用,将文学看作一个民族文化史的一部分。首先它突破了狭隘的阶级和经济分析,使文学研究回归本位;更重要的是,在全球化时代,传统文化受到他者文化的冲击,文化冲突促使文化认同产生,历史文化学批评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借鉴中,加强了文化认同,并对新文化的建设提供了传统文化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一间自己的房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伍尔夫是女权主义批评的先驱,她的长篇论文《一间自己的房间》最早在文学领域展开了对父权文化的清算,她批评父权制文化对女性的压抑,肯定被父权社会拒绝的女性文学传统的存在,为女性写作找到了一个历史支撑点;她提出的女性作家应在不忽略自己性别特色的前提下努力达到双性写作佳境的观念,显较后来排斥男性的女权主义批评家更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话语,往往通过对各种文化现象的揭示来发挥巨大的社会价值。尤其在我国现代历史的特殊背景环境下,其产生的思想意义和社会价值更是无法估量。在此期间主要产生了三种类型的文化批评,即政治批评、认识论批评和主体论批评。  相似文献   

12.
《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2):F0002-F0002
1952年12月出生,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史研究专家 主要论文:《“美国主义”与文化批评魏玛德国文化批评运动浅析》《世界历史》1999年第2期  相似文献   

13.
社会历史批评方法在历史的不断演进中得到确立和发展。不同时代的社会历史批评并非简单的新旧交替,而是多种文化的碰撞和社会生活交织而成的复杂更迭,其中有内在的规律和一致性。只有掌握了社会历史批评的发展轨迹和特征,才能对传统的社会历史批评进行扬弃,并赋予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历史批评新的时代含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弗雷德里克·詹姆逊为个案 ,论述后现代社会中新马克思主义批评的特点和贡献。詹姆逊的新马克思主义批评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元评论的基础上吸收、整合 2 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及后现代理论的产物。詹姆逊认为 ,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在诸多深层问题上有内在联系 ,马克思主义能够对后现代社会提供更广泛的观照和更深刻的理解。新马克思主义批评强调马克思主义阐释的优先权 ,同时倡导马克思主义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分析与形式主义批评加以综合 ,建构“社会形式诗学”;将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结合起来 ,在后现代语境下重建马克思主义批评 ;这是詹姆逊新马克思主义批评的主要特征。詹姆逊为新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发展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对我国建设马克思主义批评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从电影批评的社会意义出发,谈到了电影批评的方法和类型,然后说明了电影批评的价值和社会角色:对电影观众的教育作用、对电影创作者的借鉴作用以及对社会文化的导向作用。接着,文章在商业化的语境下解读了电影批评的整体失落,并对电影批评的重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马修·阿诺德是维多利亚时期最伟大的文化批评家之一,其文化批评理论开一代文化批评之先河。他的文化观念与政治关系密切,将政治放到文化语境中来理解。基于他对英国社会的阶级划分和批判,阐释他对中产阶级的文化改造;通过与柯尔律治和葛兰西的对照,指出他对于国家的文化性理解;分析了他对于自由主义的认识,指出他力图通过文化的手段引导和提升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生态马克思主义批评是生态批评第二阶段继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和后殖民生态批评之后兴起的批评流派,是生态批评的"红色化",也是马克思主义批评的"绿色化"。它把文学批评放在阶级压迫和生态危机的语境下,把人类、自然、文学、文化联系起来考察,反对物种歧视和阶级歧视,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态帝国主义,认为这些是生态危机的根源。其目的是通过文学研究对人类文化进行重新审视和批判,改变自然和劳动阶级的"他者"和"边缘化"地位,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环境公正和社会公正意识,建立一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生态马克思主义批评实现了批评实践中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的融合,提高了生态批评的人学品格,为生态批评和马克思主义批评开辟了广阔的学术空间。  相似文献   

18.
伊格尔顿认为文学与文学理论无非都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支 ,所以批评必然具有政治性 ,这种政治不是狭隘的党派政治 ,而是我们组织社会生活的方式及其所包括的权力关系 ,因此政治批评的视野必然是整个文化 ,但政治批评又不等同于用文化解释一切的文化批评。这对纯粹文学批评、庸俗社会学批评及泛文化批评都进行了一定的反诘。伊格尔顿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 ,提出了有别于传统的政治批评 ,论证了其存在的合理性与价值所在 ,对我们关于文学批评困境问题的研究有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批评功能的角度,考察本世纪上半叶中国三种主要的文学批评形态。第一种是介入创作的批评,批评家用经验、智慧和热情拥抱作品,通过批评心得的诗意传达激活创作的灵性;它和创作一同前进,扶植文学新人的成长,推动文学流派的发展,体现了批评的“艺术关怀”;鲁迅、李健吾、胡风等人可视为其代表。第二种批评追求独立的精神文化价值,它注重阐释作品中可能存在的哲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的意义,它为了拓展批评主体的知识领域,适应批评自我建设的需要,介绍使用西方各种批评方法,推进了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转型,体现了批评的“学术关怀”;王国维、潘光旦、吴世昌等人是其代表。第三种是为社会政治服务的批评,它在社会矛盾尖锐的改良与革命年代发挥了文学的意识形态批判作用,体现了批评的“社会关怀”;由于偏重于作品社会政治意义的引申发挥,批评很难在审美的层次上展开;钱杏屯阝、周扬等人是其代表  相似文献   

20.
T·S·艾略特与新批评派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S·艾略特可谓美国“新批派”的开山大师,他的文学整体论,非个性化理论和他的批评风格对新批评派的本体论和文本细读有直接影响,艾略特后期的批评重点转向社会文化批评,与新批评派趋向形式主义的文学批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