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少年哀歌     
少年时代,我家住在濑户内海一个无名小岛上,我常常和父亲一起下海捕鱼。 我们撒网的地方是轮船的主航道,客船货轮往来不断,这给我们艰辛的捕鱼生活蒙上了阴影。为安全起见,每当夜色浓重的时候,我们就点亮一组红灯,以使迎向开来的轮船有所避让。  相似文献   

2.
橘里少年     
“什么橘里.一棵橘子树都没看到。”赵晓星打从汽车上下来.一直都在念叨这句话。他身背旅行包.身边紧跟三位同学.还有一位同学走在前头.是充当向导的秦子卿。  相似文献   

3.
哀歌     
在我记忆的缝隙里藏着一头牛,一头命运跌宕的黄牛。在自然界里牛是憨厚乖态的象征,也是忠诚于主人的伙伴。它是农人的功臣。牛的称谓是农人生命字典里一个寂静的动词,当然也是农人的衣食父母。在贵州高原山区牛与庄稼人的命运紧密相连,它那肥硕的身躯躺下是一坡荞麦,立着是一林包谷。没有它杏花村的村头就没有牧童那  相似文献   

4.
劳伦斯的《白孔雀》是一曲现代牧歌,小说中描写的自然风景、农事、爱情及理想化的乡土生活,都具有牧歌属性。哀歌是牧歌发展的一个分支,以衰败和忧伤的格调,表达作者的失意与哀伤。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小说中传统农业耕种方式逐步瓦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遭到破坏,爱情和友情也走向解体,哀歌的主题也随之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埃德娜·梅丽的《哀歌》充满了对男性缺失后家庭所陷入的困境的抱怨,而叙述者在这些哀怨中找到了面对生活的勇气,实现了自我觉醒。  相似文献   

6.
7.
少年老舍     
老舍的一家,祖祖辈辈全是文盲,到他这一辈,哥哥姐姐也从没上过学。一个偶然的机会,妈妈把老舍送进了私塾,但并不指望他能读到多高的层次。私塾上了两年,转入西直门大街市立第二小学,插入三年级。两年之后,这个小学改为第四女子小学,老舍又转入南草厂第十四小学,成了舒家乃至姥姥家第一个读完小学的孩子。老舍喜欢上学,但在功课之中  相似文献   

8.
《战争哀歌》(■)是越南作家保宁(■,1952-)发表于1990年的一部长篇越战小说。出版之初,小说曾被部分批评者贴上"杂乱无章""散漫""不受控制"等标签。本文认为,小说正是打破了过去传统战争小说创作模式的"惯性",实现了审美观念与艺术手法的突破,才成就了其突出的文学价值,同时全新的文学创作安排也围绕作者保宁及笔下主人公的创伤幸存者身份展开,由此推动对创伤受害群体的创伤症状的暴露与疗愈,表现出文学的疗愈功能。  相似文献   

9.
女性在封建社会里被排斥在政治生活之外,但其命运又与政治联系在一起,或是因为争夺君宠、帝位而进行残酷的宫廷倾轧和斗争,或是因为与男性的依靠和附属秩序被外力破坏,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女性就会失去生存的依靠,从而陷入孤苦哀痛的境地,并发言为诗,通过文学创作来抒发不幸的命运和内心的苦痛。汉代的贵族女性就留下过如此的哀歌。  相似文献   

10.
我的儿子罗南看着我,并且扬起了一边的眉毛。他的双眼明亮有神。"罗南"在爱尔兰语里是"小海豹"的意思,这名字很适合他。我不想再写下去了,不想谈到那可怕的结局:我的儿子现在18个月大,他很可能活不到三岁。罗南生下来就有泰—萨克斯症——一种罕见的基因缺陷。他会逐渐退化成  相似文献   

11.
王玲 《考试周刊》2011,(55):37-38
《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一个青春的少年在青春时光发生的充满青春气息的故事,故事可能有点凄凉,但是当他在晚年回顾往事的时候,却不免叹息自己一辈子最美好的时光就是少年的时光。青春是一个懵懂、不知世事的时期,是充满"古伦木"与"欧巴"的时期。在中年的时候,这群曾经的哥们重新聚在一起,但是古伦木的一句"傻逼"向世界宣告了这个青春时代的结束。曾经是青春激情、吸烟、喝酒、打架,也许是错误与错误交织的时代,已经随着古伦木的一句"傻逼"湮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中,剩下的只是无尽的欲望,关于青春的激情已经被它掩盖,现实是扼杀青春的最好的一剂毒药。  相似文献   

12.
前几日从网上淘来陈升的新书《9999滴眼泪》,他在书里说,少年的心,是线做的,经不得一点点重力就泫然崩裂。青年的心,是钢铁水泥做的,它假装支撑了一切,但容不得一点  相似文献   

13.
没想到在虎年将尽之际,又爆出一条轰动世界的“虎消息”:美籍华裔教授蔡美儿的作品《虎妈妈的战歌》,高调赞誉被称为“虎妈”的中国母亲严苛的育子之道,“中国妈妈战胜美国妈妈”的说法一时喧哗。这几乎是去年年末PISA测试上海学生成全球第一之后,美国遭遇的第二颗教育“原子弹”。  相似文献   

14.
山村少年     
  相似文献   

15.
16.
同学少年     
正~~  相似文献   

17.
青春风暴期的弱点,会聚拢成一个黑洞,吞噬我们的善良。那种老式筒子楼,三楼最西户的门口,女主人挥着手里的抹布骂:"谁又在这里尿尿?"那年15岁的我已学会若无其事地经过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论少年小说与少年读者的期待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年小说中对人物微妙的心理刻画,及对广阔的社会生活的描写,使少年儿童获得极大的阅读乐趣。这正是少年小说兴盛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