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浠浵 《家长》2013,(5):6-8
我周围有很多家长都抱怨自己为孩子的成长付出了一切,可是孩子却不理解自己,经常顶嘴,还总觉得家长不爱自己。其实,不是孩子不懂事,也不是家长做的不够,而是家长忽略了一点,那就是爱的背后是尊重。  相似文献   

2.
对学生充满爱,是每一个合格教师必备的职业品格。然而,我们在强调爱的时候,不要忘记“尊重”这两个字,因为尊重是爱的基础,甚至比爱更重要。那天,我在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课堂上,老师在提问学生时,一名同学总是举手,可老师叫他的时候却答不上来,引起班内的同学窃笑不已。  相似文献   

3.
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正在赶路的查拉图斯特拉在一棵树下睡着了,突然来了一条蛇,咬了他的脖颈,查拉图斯特拉因为疼痛醒了过来。蛇见人醒了,便要逃走。查拉图斯特拉说:“你还没有得我的感谢!感谢你叫醒我赶路。”“你没机会赶路了。”蛇说,“我的毒液会杀死你的。”查拉图斯特拉笑着说道:“何曾有过天龙被一条蛇毒死的呢?收回你的毒液吧,你并不富足到可以将毒液赠我。”于是那蛇又重新爬到他脖子上,吸去了毒液。  相似文献   

4.
加速运动对人体心血管循环系统、视觉和知觉、心脏等多方面健康都有影响,因此在做运动时既要注意运动强度的适宜性,还要注意运动的加速度不能过大,从而使人们的健康状况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
刘晓慧 《考试周刊》2013,(81):187-187
作者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深深体会到班主任工作不是一项简单的管理工作,而是要将爱与尊重相结舍的伟大工程。本文结合实例谈谈爱与尊重在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7.
“明德讲堂”栏目的设计思路是想多层次、多维度地讨论道德教育。每个不同的视角,都如同一盏灯,它们交织地投射在道德教育这块园地里,为我们认识和理解道德教育提供自己独特的贡献。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从2005年10月推出“明德讲堂”系列讲座,在此基础上成文,希望把这种声音传到更远的地方去。之所以采取讲堂的形式,是因为我们相信,道德先于知识产生,价值传递浸润在生活的土壤中,口耳相传、口头宣讲比书面语言具有更直接的道德影响力量。希望“明德讲堂”能够成为一个平台、一个窗口,能够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下,积累一批有学术含量和社会影响力的高水平讲座,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正中午的太阳暖暖地照着,操场上一片明亮。孩子坐在篮球架的底座上,托着下巴,呆呆地望着前方,仿佛陶醉在这灿烂阳光中,又仿佛是连阳光也不能打扰他的冥思。与同事一道经过他身边,我拍拍他的小脑袋,示意他别坐在那钢板上,容易受凉。他吃了一惊,恼怒地看了我一眼,站起身来一声不吭地走了。同事抱怨这样的孩子太没礼貌,老师这么关心他,他却一点都不领情。而我,却忽然意识到,我的鲁莽的提醒方式,打扰了他难得的清闲,也没能给他应有的尊重。于  相似文献   

9.
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情:某校一位年龄较长的老师,一天早晨不知何故迟到了。待他来校后,校长勃然大怒,当众劈头盖脸地呵斥该老师:“如果你不想上班,你写张请假条,请长假,我立马准假!”  相似文献   

10.
行阳 《家教指南》2006,(12):1-1
一位物理学教授的记忆里珍藏着这样一件事:当他还是一名初二学生时,一次期中考试,他的物理得了59分。试卷发下来之后,他心情难平,一分之差,就被划在及格学生之外;作为学生,考试不及格,多丢人啊!他一边想着,一边复查自己的试卷,最后,他真的找到了一线希望——认为自己某题的答案是正确的,老师误判了。于是,他拿着试卷找到物理老师,要求加上该题应得的分数。老师一看,他的解答根本不对,只能维持“原判”,并耐心地给他讲解了该题的正确解法。问题弄明白了,但分数却没得到,他自然有些失望和沮丧。看到他的表情,老师有些于心不忍;虽然明白他在计…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快一年了,又是回国之时,芝加哥空旷的机场偶尔会有人从身边走过。不知不觉中,已经习惯老美对我的笑容,初来乍到时,与陌生人面对面很难想到脸上会是什么表情。在国内,对着迎面走来的路人,我大多抱以淡漠的态度——没必要微笑。学校里来来往往如春花般灿烂的面容时常让我觉得感动,同时,也感叹。感动,是因为  相似文献   

12.
黄生延 《师道》2003,(10):36-36
忙碌了一天,刚回到家,电话铃就似乎迫不及待地响了起来。话筒里传出既熟悉又陌生的声音,勾起了我对八年前一桩往事的回忆……那年我被分配在乡下一所中学担任高一一个班级的班主任。不久,学校要开运动会,每人发一套校服,按规定要交65元的服装费。几天内,同学们都陆陆续续前来交钱。星期天的晚自习刚下,我到教室查看学生下课的情况。刚走进教室,几个同学就对我说:“黄老师,小王同学的一百元钱丢了。”小王正在座位上一边哭一边翻弄着书包。经过询问,才知道她把母亲给她交服装费的钱及买菜票的钱装在书包的夹层里,被人偷走了。她告诉我,晚自习…  相似文献   

13.
张翔 《教师博览》2005,(11):35-35
在一个聚会里.一个在德国汉堡定居的老朋友给我讲起了他的一次颇有意思的求职故事:  相似文献   

14.
儿子小时候,我和他妈一直对他讲:“从小就要养成听话的好习惯。在校,要听老师的;在外,要听叔叔阿姨的;在家,就要听爸妈的。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  相似文献   

15.
小时候遇到不高兴的事或觉得自己受了委屈时,父亲总会说:"宰相肚大能撑船。"于是我便傻傻地问父亲:"我的肚子什么时候能够放下那只船呢?"随着慢慢长大,遇到各种不同的人越来越多,我渐渐意识  相似文献   

16.
接手新班级时,发现了一个家庭贫困的女孩,为了帮助她,我为她申请了补助款,在全班同学面前交给了她,谁知却伤害了她,反思中,我明白了:爱,是心与心的交融,要讲求工作艺术,别让爱成为一种伤害。  相似文献   

17.
任何人都有被尊重的需求。残疾孩子也是如此。作为特教教师,仅有爱还不够,我们还要有一颗细致入微的心,处处留意体察残疾孩子敏感的自尊,在尊重的前提下,讲究爱的方式、爱的艺术,把握好爱的分寸。让学生在感受尊重的同时,也学会尊重别人,养成自强独立的个性和完整的人格。  相似文献   

18.
一只海鸟被海风吹到鲁国境内,鲁侯看到它,非常喜欢,就把它供奉在太庙里,用最好的乐团奏乐,烹宰羔羊供奉它。但是三天后,这只海鸟却闷闷不乐地死了。庄子听到这件事后,感叹地说:"唉!海鸟是应该当作海鸟来看待的,而不是被当成一个人来看待。"  相似文献   

19.
有些家长总是说:孩子是我的,我叫他怎么做他就应怎样做.觉得自己有权利支配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生活过度地限制、干涉.其实,孩子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同样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一个孩子得到大人的尊重,长大后他也就会懂得该如何去尊重他人;孩子最初的受人尊重的感觉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尊重别人的意识也是在日常生活中经过多次训练、教育,不断强化而逐渐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中,实施尊重的教育理念,既是时代的呼唤,又适应了我国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我们应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