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艺 《学周刊C版》2024,(13):138-141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教学是指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中,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对此,文章先明确了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教学的性质,随后讨论了如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最后进行了策略探讨,围绕大一到大四的不同年级注重不同的观念纠正,如价值观、学习观、情感观等进行了具体研究:在大一阶段,辅导员关注的重点应是促进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和提高社交能力,通过纠正不良的价值观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环境;大二时,辅导员应着眼于纠正学生的学习观念,如帮助他们平衡网络学习和课本学习等;大三则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通过团体讨论和行为训练来促进他们提高情感智商;大四的重点则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即通过案例分析、经验分享等来指导他们更明智地选择职业和建立职业期望值。  相似文献   

2.
在高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效整合过程中,高校辅导员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是联系家庭、高校、学生之间的重要枢纽,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主要执行者,而家庭教育是辅导员工作的必要补充和不可代替的力量,直接影响辅导员工作效果.鉴于此,高校辅导员与家庭教育之间只有互动交流,建立信息、文化互通,协调家庭、学校、学生等各方面的关系,才能形成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3.
袁颖丹 《考试周刊》2011,(15):186-186
谈心教育是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中一个较为重要的教育方法。在谈心过程中,辅导员要情系学生,怀揣"爱心、耐心、责任心",这样不仅有助于开导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而且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4.
王冰蓝 《考试周刊》2013,(48):14-15
<正>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群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教育和指导为出发点的管理模式正确指引学生的成长成才。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由两支队伍构成,其一是教师辅导员,其二是学生辅导员。教师辅导员由专职教师辅导员和兼职教师辅导员构成;学生辅导员一般由相对优秀的大学三年级学生或研究生担任。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是他们肩负的重任。同时,他们  相似文献   

5.
高校是开展教育事业的主体,重在为社会培养“理论+技能”型人才。辅导员作为高校生在校期间的管理者,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和职业观,令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人才。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高校辅导员相当于实施主体,辅导员职业素养关乎思想政治教育的成与败。基于此,围绕辅导员职业认同现状、意义与策略展开研究,希望能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在提高职业认同感的同时使得他们更加有效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业指导、就业服务、文娱活动组织等。辅导员的工作既包括具体的指导和服务工作,也包括推动学校发展。首先,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负责人。大学生处于思想、心理成长的重要阶段,高校辅导员需要指导他们正确面对人生选择、对他们进行情感疏导、预防和治疗他们的心理疾病等,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其次,高校辅导员是学生学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7.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承受较大家庭经济压力的前提下很可能逐渐发展为同时承受经济、心理及学习的三重压力,最终成为人们常说的"三困生"。这些压力不但制约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是校园稳定、社会安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辅导员应该对这部分特殊的学生给予特别关注,作出正确的教育引导,帮助他们减压,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辅导员是高校重要的教育领导者,其本身具有多重属性,既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业上遇到的困难,又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辅导等方式,舒缓学生心理压力与消极情绪,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与思想品质,推动学生成长成才。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分析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能力,针对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提出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观照下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策略,旨在提升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经研究发现,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提升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层面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9.
李洪福  马艳红 《中国教师》2014,(Z1):246+248
大学阶段是学生的生理、心理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渐增多,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校园中的基层学生管理工作者,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主要分析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和目前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辅导员应该如何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期望对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贯彻落实《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要求入手,深入分析和探讨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提出:团结学生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基础,教育学生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核心。引导学生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关键,服务学生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点等四个工作着力点,帮助高校辅导员拓展工作途径,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