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求实精神,文章对<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作了探源溯流的系统考查,实事求是地阐明了作为历史人物的曹操的两面性,细致分析了曹操从历史人物向文学典型的演变过程;通过这种考查和分析,人们可以更深刻认识曹操这个艺术典型的审美价值,以及曹操形象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三国演义>曹操形象的成功塑造,为历史小说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几出曹操戏来比较艺术上的真实与历史上的真实,认为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艺术上的曹操是反面典型而历史上的曹操是正面形象,艺术上的曹操与历史上的曹操既有不符之处,也有基本相同之处,艺术上的曹操并非一概是坏典型,也有具有歌颂性质的曹操戏。曹操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他性格的复杂性、丰富性同性格的定向性、一贯性相统一,它就使艺术上的曹操形象具有多种面貌。  相似文献   

3.
在三国时期的众多人物中,曹操的形象的内涵最复杂,并一再引起后世争议。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曹操逐渐由历史进入文学,无论从历史形象、艺术形象,或是后人的评价中,都能看见一个既“奸”且“雄”的曹操形象。但曹操平凡可亲的一面却历来为论者忽视,加强对此的把握,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全面地了解曹操。  相似文献   

4.
在三国时期的众多人物中,曹操的形象的内涵最复杂,并一再引起后世争议。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曹操逐渐由历史进入文学,无论从历史形象、艺术形象,或是后人的评价中,都能看见一个既“奸”且“雄”的曹操形象。但曹操平凡可亲的一面却历来为论者忽视,加强对此的把握,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全面地了解曹操。  相似文献   

5.
本文强调了区分历史人物与文学形象的必要性,认为作为历史人物与作为文学形象的曹操在人生历程、性格复杂、毁誉参半方面等诸是相同的,而在政治定位、道德评判、历史影响等方面却是不同的。历史上的曹操是治世之能臣,被誉为人杰,得以流芳千古;小说中的曹操是乱世之奸雄,被演义为恶魔,以至于遗臭万年。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文学艺术中的“三国人物”与历史上的原型是存在着差异的,文章以史料和文艺作品中的“三国人物"进行了比较研究,具体地论及曹操、关羽、诸葛亮、周瑜、鲁肃,文章较为详尽地分析了文学艺术中的“三国人物”与其历史原型的异同。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的曹操,是从一兵一卒抓起,从一官一吏用起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本文对曹操一生用人从"善处四种关系"、"凸现六大精髓"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述,特别是列举了许多精彩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典故,概括地指出了曹操一生奋斗19年,平定长江以北大半个中国版图的核心因素就是其独到的用人之道.  相似文献   

8.
曹操是历史上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在政治、军事和文学上有着突出的贡献,而在历代文学形象中却多被看作枭雄与小人的共同体。通过曹操的散文,我们可以探寻曹操真实的形象,并从多方面、多层次公允地评判并还原其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9.
曹操在中国历史上的确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形象。曹操人物形象的历史流变,不仅涵盖了作为历史人物的曹操的所有艺术形象特征,也云集着众多封建统治者的复杂品性,仔细品评这一形象将具有永恒的文化意义、历史感悟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是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固定在受众心目中的,具有脸谱化的人物效果。文学形象和历史人物各自的功能迥然不同。对于曹操的文学形象理解不能影响对其历史人物的公允评价,要区分二者的不同,给予各自专业性的评判。  相似文献   

11.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在文学成就方面有重大的突破,首先是塑造了一个个形象生动的历史人物,像孙权、周瑜、诸葛亮等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众多人物中,曹操这一人物饱受争议,各类人士对曹操的评价褒贬不一、众说纷纭,有的说是"乱世英雄",也有人说是"奸雄"等等,这也充分证明了罗贯中在塑造曹操这一人物上的成功,笔者认为曹操这一人物形象不能简单地对他进行好坏的评断,他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由于他不同的身份和多样化的性格,其亦奸亦雄、智慧卓越却又阴险奸诈,是封建社会中许多人物的代表与结晶。  相似文献   

12.
刘肇立 《考试周刊》2014,(33):137-137
<正>鲁迅说:"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这段话包含着如何客观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的问题,这也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之一。我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与体会,与同仁交流。一、评价历史人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评价历史人物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坚持阶级分析,学会从阶级斗争的角度考察历史人物的言行。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官渡之战和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魏、蜀、吴三国在发展经济方面施行的具体政策和措施. (二)能力培养目标 ①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曹操、诸葛亮等,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个中心人物,其性格特征鲜明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奸诈,一是豪杰,文章从不同的侧面分析了曹操性格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动源,更从作者的角度去探索了评价历史人物的道德标准和功利尺度,遵循了一分为二,辩证分析的文学观和史学观。  相似文献   

15.
曹操既是一位在我国三国时期颇有建树的历史人物,又是一位经《三国演义》的塑造而知名度甚高的文学人物。新近播出的电视连续剧《三国》,则更是将这一历史、文学人物进行了重新铸塑。在《三国》这部电视剧中,编导者将这一人物形象“历史化”、将人物性格“细节化”、将与人物相关的故事情节“演绎化”,并通过这三种手段成功塑造出了一个带有新质的曹操荧屏形象。  相似文献   

16.
曹操是历史上争议颇多的人物,从小说《三国志演义》、传统京剧《捉放曹》、京剧新编戏《曹操与杨修》与电视剧《三国演义》(1994版)分别入手,对曹操的形象作进一步认识,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化。  相似文献   

17.
曹操——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完美统一《三国演义》中的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文学琳琅满目的人物画廊。作品中有名姓者四百余人,主要人物也有如曹操、诸葛亮、司马懿、周瑜、关羽、张飞、赵云、刘备、孙权、陆逊等几十个。其中曹操、诸葛亮已成为我国文学以至世界文学中不朽的典型形象。而诸葛亮却由于作者极尽赞颂之辞,出现一些过头的描写,结果出现如鲁迅先生所说的“状诸葛之多智近妖”的状况。最出色的我认为还是曹操这一形象。它在古今中外的文学画廊中少有可比者。  相似文献   

18.
浅论曹操性格之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操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他的性格有一个演变的过程。青壮年时期的曹操慷慨通脱,自信机警;老年曹操多忧多虑和孤独谲诈。导致曹操性格演变的既有深刻的社会根源,也有其自身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替曹操說好話,是很不容易的。过去我們曾評曹操为封建时代的英雄,不少的的同志提意見,不服气。现在郭老和剪老都发表了論文,要替曹操翻案,替曹操恢复名誉。各方面的同志热烈地参加討論,都是肯定的多,否定的少。眼看一千多年来曹操所受的寃屈,很快就可昭雪。这样的討論好极了,这样的問題搞得愈深愈透,不仅可以广泛的普及人民的历史知识,开展学术研究,发揚百花齐放、百家爭鳴的新风气;尤其可以培养評論历史人物的能力,提高史学、文学、艺术的理論水平,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历史上的曹操,究竟应該怎样的評价?我想在这里提出个人一些粗淺的見解。  相似文献   

20.
一《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典型。它的广泛影响,远远超过了历史人物曹操。清人顾家相曾经说过:“盖自《三国演义》盛行,又复演为戏剧,而妇人、孺子、牧竖、贩夫,无不知曹操之为奸,……”曹操在人民的心目中,已成了奸雄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