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海上森林”、“海上绿茵”之称的红树林,生长在海边的滩涂泥地上。落潮时,红树林的根部可露出水面,与别的陆地植物一样生长;涨潮时,海水把树身大多数吞没,只露出树上端的绿叶,在咸咸的海水里,红树林照样能生长。红树林不但能减轻海啸的破坏力,还是海岸边的一道美丽风景。每每涨潮时,远远望去,就像大海上漂浮着一片森林,既壮观又美丽。  相似文献   

2.
在祖国的南方海边,白浪滔天,潮汐起伏,海滩上风景优美。一般说来,海滩上是不能生长树林的。可是在华南一带的沿海,却生长着稠密的海底森林,景色别致,这就是华南沿海特有的红树林(图1)。最近在福建的海岸和内河区域,发现了大批的海底森林。这些森林,平时只能从海平面上看到丛密的树冠(图2)。潮水退去了以后,可以看到树林的全貌,大约有几千万株。在福建同安县的一个广阔的海滩上,有将近一千亩的海底森林,普通都有四丈左右的高度,这就是著名的红树林。  相似文献   

3.
海南红树林土壤真菌群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海南红树林土壤层中真菌的分布特征。方法对采集自红树林土壤中的真菌菌株进行分离及纯化培养,通过对菌株的形态和培养特征观察,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rDNA ITS序列的测定及同源性分析,通过BLAST比对以及系统发育分析,确定其种属分类地位。结果从海南红树林土壤中共分离出325株真菌,共14个属,其中青霉属97株(29.84%)、木霉属73株(22.46%)、曲霉属65株(20.00%)、拟青霉菌属(6.46%)、枝孢属(4.31%)。结论海南红树林土壤中真菌资源丰富,优势真菌种群为青霉属、木霉属和曲霉属。  相似文献   

4.
海南红树林     
红树林是生长在海滩上的一种热带性森林,为热带海岸特有的水生木群落类型。海南红树林是全国红树林面积最大、品种最多、长势最好的基地,它是东方红树区系的典型。典型的东方型红树林群落海南红树林是我国北回归线以南最特殊的生态系统之一。由于它处于海陆之间,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结构复杂,自养层与异养层清晰可辩,营养物质多样化,能量来源丰富,生产力旺盛,非生物条件非常优越,从而构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系统。海南红树林群落有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5.
双参属Triplostegia Wall.ex DC.由分布于东南亚地区的2个种组成,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归属一直存在争议,有时置于川续断科Dipsacaceae或败酱科Valerianaceae,有时单立一科,即双参科Triplostegiaceae。本研究对广义川续断目Dipsacales s.l.的21种植物(分别来自于败酱科、川续断科、双参属、刺参属Morina、广义忍冬科Caprifoliaceae s. l.、五福花科 Adoxaceae)和外类群人参Panax schin-seng Nees.的叶绿体 DNA trnL-F区进行了测序,并建立系统发育树状图。结果显示,败酱科、川续断科、双参属、刺参属和广义忍冬科的4个属(双盾木属Dipelta、虫胃实属Kolkwitzia、六道木属Abelia和北极花属Linnaea)形成 了一个单系群并得到了很强的支持(100% bootstrap);双参属与川续断科有更近的关系,建议作为一个亚科置于川续断科;广义忍冬科为一多系类群;而刺参属与其他广义川续断目类群之间的关系尚不能确定。  相似文献   

6.
正提起水生植物,人们一般都会想到那些生长在水中的矮小草本植物,如沉水的藻类、浮水或挺水的莲类,等等。事实上,还有不少水生植物属于植株高大的灌木或乔木,比如生长在海岸边的红树林植物。与水生草本植物一样,在水生的灌木或乔木中不乏珍稀的濒危植物。譬如海南特有的海桑,就是一种植株高大的濒危红树林树种。姊妹并不多各自有千秋海桑科海桑属的植物种类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温州西门岛红树林根系沉积物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及其产群体感应信号分子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s)的能力,从西门岛红树林根系沉积物样品中,共分离到128株海洋细菌。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及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其分属于13个属,35个种,其中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为优势菌群;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度表明8株细菌为潜在新种。利用群体感应报告菌株检测发现31株能产生群体感应信号分子AHLs,占可培养海洋细菌总数的24%,均为变形菌门细菌。弧菌属和假交替单胞菌属的群体感应研究已较为清楚,而Celeribacter、产微球茎菌属、Poseidonocella和海杆菌属细菌具群体感应能力未见报道。本研究结果表明,西门岛红树林中存在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尚有未知的微生物物种等待研究发掘,另外,大量具群体感应潜能的细菌可能对西门岛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組成我国許多浩瀚的森林里,松树常常是主角,有些森林甚至单純由一种松树所組成。然而“松树”仅仅是个統称,在松树这个大家族(科)里,地球上共有两千多种,植物学家根据彼此形态上的差异,又分为十二个分支(属),其中松属这一个分支就有八十种以上,我国分布有二十多种。例如东北的紅松、獐子松、魚鱗松,华北、  相似文献   

9.
马来大狐蝠     
<正>门:脊索动物门纲:哺乳纲目:翼手目科:狐蝠科属:狐蝠属列入IUCN红皮书保护现状:近危(NT)马来大狐蝠有一只小猫那么大,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蝙蝠。它在马来森林维持着其中的植物多样性和基因交流。但和其他以森林为家的动物一样,它躲不开人类文明发展脚步的无情践踏。1998年,一些狐蝠  相似文献   

10.
 对桦木科植物(包括6属36种)的花粉进行了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系统地描 述了各属的花粉形态,划分了三种花粉类型,即桦木型、榛型、鹅耳枥型,并澄清了前人在带状加厚、孔盖和颗粒层等概念上的模糊认识。根据花粉的形态,作者不支持Hutchinson(1973)和Dahlgren(1983)把桦木科分成两个科,即榛科(包括榛属、虎榛子属、鹅耳枥属和铁木属)和桦科(包括桤木属和桦木属);而同意Abbe(1974)将桦木科作为三个族来处理,并且认为虎榛子属应该从榛族分出,置于鹅耳枥族;尽管作者不支持Kuprianova(1963)将桦木科划分为三个科,但本文所提出的三个族与Kuprianova的三个科只是分类等级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薄层层析和提取、分离、光谱分析等方法分析研究了三尖杉属植物叶的双黄酮类化合物,根据获得的化学分析结果,我们同意:(1)将三尖杉属分为二个组:篦子三尖杉组Sect.1 Pectinaea,只包括蓖子三尖杉一种;三尖杉组Sect.2 Cephalotaxus,包括本属所有其它种。(2)支持三尖杉科只包括三尖杉属1属,不支持将红豆杉科中的穗花杉属(Amentotaxus)归入三尖杉科的主张。(3) 认为三尖杉科与南洋杉科、松科、杉科和柏科的亲缘关系较远,而与红豆杉科及罗汉松科的亲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林鹏(1931.12.18-)湿地生态学、红树林专家。出生于福建省晋江市,原籍福建省龙岩县。195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曾任厦门大学教授、国际红树林生态系统学会理事会理事。现任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研究所所长、教授。率先对中国六省区(包括台湾省)红树林全面系统地进行了科学调查和生态系统研究,是中国红树林生物量、生产力、物流能流等生态系统研究的 生产力、物流能流等生态系统研究的开拓者。专著《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填补了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学科的空白,为中国红树林的保护和生态恢复工程…  相似文献   

13.
猕猴桃科的花粉形态及其系统位置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作者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少数种类用透射电镜)对猕猴桃科Actinidia-     ceae(按照Cronquist 1981和Dahlgren 1983的概念)的猕猴桃属Actinidia(15种)、藤山柳     属Clematoclethra(5种)和水东哥属Saurauia(3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并与山茶科     Theaceae(7属9种)和山柳科Clethraceae(1属1种)的花粉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花粉的     资料,并综合分析有关的外部形态、胚胎和化学方面的特征,讨论了猕猴桃科的范围,以及这个 科的系统位置。  相似文献   

14.
你听说过被人们称为海上森林的红树林吗?红树林其实并不是红色的,它们和陆地森林一样也是绿色的。在热带亚热带海岸的海湾、沙堤泻湖以及河口三角洲的潮滩上,就常常长着红树林。  相似文献   

15.
正同学们都知道,小狗、小猫等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这是共识。那么,问题来了,植物也有胎生的吗?可别太惊讶,答案是肯定的。今天,同学们就随着小编一起去植物馆看看神奇的胎生植物——红树林吧!红树林不红首先,要和同学们明确一点,红树林并非树名,而是陆地过渡到海洋的一种特殊的小型生态系统。左图的红树林是最典型的代表——红树科红树属的红海榄,它有着像三脚架一样的支柱根,将身体稳稳地扎在水中。树上挂着一条条状如铅笔似的东西,远远望去,满目绿意。一棵棵植株也就一两米高,矮胖矮胖的。是不是和你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呢?而且,这明明是绿色的,为什么叫红树林?  相似文献   

16.
滇桐属(Craigia w.w.Smith & W.E. Evans)植物的生殖器官与花粉的形态都比 较特殊,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究竟应将它归入梧桐科(sterculiaceae)还是椴树科 (Tiliaceae),长期以来都存在着不同的见解。为了帮助澄清这个问题,本文在过去研究中国  梧桐科花粉形态的基础上,从花粉形态的角度进行探讨,对滇桐属的花粉以及椴树科的椴属  (Tilia)、海南椴属(Hainania)、蚬木属(Excentrodendron)等4属16种花粉在扫描电子显微镜 和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滇桐属花粉与椴树科3个属的花粉在形状、极性、  萌发孔位置及其形状结构(包括孔室的形状)、表面纹饰等方面都有差异,但与梧桐科的苹婆  属(Sterculia)、梭罗树属(Reevesia)等的花粉形态比较接近,而且滇桐属的花的形态与苹婆属等的也很相似,因此我们认为把滇桐属置于梧桐科内是比较合适的。  相似文献   

17.
香蕉枯萎病严重侵害着世界各国香蕉的种植,而目前的生物防治多以真菌和细菌为主,放线菌相对较少,红树林放线菌的应用更是少见。作者从红树林土壤分离得到具有较强香蕉枯萎病拮抗活性海洋放线菌X3804,其对香蕉枯萎病菌生理小种1号和4号均具有抗性。本文通过对X3804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拮抗活性强弱以及16SrRNA序列测定的研究以检测其抗枯萎病的应用潜力。研究结果表明,X3804对香蕉枯萎病菌生理小种1号和4号均具有较强抗性,其在ISP2培养基中生长良好,菌落的基内菌丝为白色,褶皱伞状,气生菌丝呈青黑色,无可溶性色素产生;可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麦芽糖、蔗糖和淀粉四种碳源培养基上生长;通过16SrRNA基因序列鉴定,其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wuyuanensis FX61T~T(JX010725)的相似率为99.85%。  相似文献   

18.
在孢粉等环境代用指标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孢粉(科)属优势度计算的生态学方法,对巢湖湖泊沉积记录的全新世以来孢粉(科)属优势度变化进行分析,并探讨其环境意义。结果表明:1)全新世早期,孢粉优势度总体上相对较低,气候较温暖,湿度变化不大,适宜多数植物生长;2)中全新世早期,孢粉优势度降至最低,气候环境温暖湿润,流域内各种类植物生长繁盛;3)中全新世晚期,孢粉优势度逐渐升高并达到最大值,流域气候有向寒冷干旱方向发展的趋势,极端冷干的恶劣气候条件使某些适应类型的植物大量发育而另外一些植物类型被抑制;4)全新世晚期,孢粉优势度相对较低反映了气温的回升,但是波动频繁,优势度有逐渐增大的趋势,流域气候由温暖向干凉方向转化。通过对比和计算可以看出,孢粉(科)属优势度变化可作为孢粉组合分带的辅助方法之一,优势度曲线变化的拐点与孢粉组合的分带对应较好。这也说明计算孢粉(科)属优势度及其演化分析可以为古地理、古气候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笔者于2013年7月至10月期间,用固体染色法和活体观测法对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纤毛虫多样性进行观察和分析。鉴定出62种(20个未定名种)34属26科12目3纲,1门,其中肾形虫属、钟虫属数目较多为优势类群,康纤虫属、尾缨虫属数目较少为罕见类群。  相似文献   

20.
通过扫描电镜对国产水鳖科植物(包括6属13种)的种皮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作了系统描述。根据种皮细胞形态、外种皮表面纹饰和内种皮内层小瘤状突起的特点将水鳖科植物的种皮微形态特征划分为3种类型,即海菜花型(海菜花属)、水鳖型(水鳖属)和苦草型(苦草属、水筛属、虾子草属和黑藻属),并作出了分属检索表。本文结果表明,种皮微形态特征可作为该科族、属以及属内种级水平分类的依据,对探讨属间关系和该科的系统发育关系亦具有重要的价值。种皮微形态特征支持Hutchinson(1959)和Eckhardt(1964)将海菜花属和水鳖属分别作为一个独立的族处理的观点。苦草属、水筛属和虾子草属种皮微形态特征的高度相似性表明它们间有密切的联系,不支持将它们置于不同亚科和族的分类处理。黑藻属虽与上述3属近缘,但其外种皮特征则较为独特,因此与水筛属放在不同族中更为合理。本文种皮微形态特征的研究结果支持iki1937)和Shaffer-Fehre(1991b)等关于水鳖科与茨藻科近缘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