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诗骨 陈子昂,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2.诗杰 王勃.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3.诗狂 贺知章,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达,人称“诗狂”。 4.诗家天子 王昌龄。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天子”。又称为“七绝圣手”.  相似文献   

2.
诗杰——王勃,初唐诗人,字子安。其诗构思新奇,流丽婉畅中蕴含着宏放浑厚的气象。他与同时代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被后人誉称为“初唐四杰”。故后人称之为“诗杰”。诗狂——贺之章,初唐诗人,字季真。其诗清新通俗,常为人争相传阅。他秉性放达,自称“四明狂客”,故后人称之为“诗狂”。诗骨——陈子昂,初唐诗人,字伯玉。在创作上标举汉魏风骨,  相似文献   

3.
也释“孺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也释“孺子”刘国杰唐《琐忆》(见高中《语文》第二册)一开篇就引用了鲁迅先生的两句很有名的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并以之结构全文,立片言以居要,真可谓匠心独运。只是对诗中的“孺子”,不少师生难以确解,课文亦无注释。其实,对这两句脍炙人口的...  相似文献   

4.
韩愈诗歌在选材上扩大了搜求领域,以“不诗为诗”;在表现手法上融入了散文的清新笔调,并以充沛之才气、不世出之笔力为之,使其诗为“唐诗之一大变”(叶燮《原诗》),表现出“以文为诗”的创作倾向,具体表现有:以赋为诗,以议论为诗,选材奇杰,用韵独特,诗文互释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5.
“何必把太多的失意写进日记\何必把太多的忧虑凝成泪滴\生活的四季\有皎洁的月亮\也有凄风冷雨……”当杰再一次翻开那本红色封面的日记本时,一首小诗跳入杰的眼帘,  相似文献   

6.
蒋步荣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4,6(4):F002-F002,F003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是南宋的民族英雄,又是爱国将领。他气吞六合,横空万古。世人称他是“人中之杰,词中之龙”。每读其诗文词章,都是缱绻吟哦,比兴嗟叹。为此,尝以诗悟词,读词咏诗,写下了一百二十首七绝,今录八绝,以奉吟友郢政。  相似文献   

7.
如果艾米丽·狄金森想出名的话,她就会独自到一个脏乱不堪的“酒馆”,和一位粗暴的学者偷情.杰拉米·查林在其有关小说中大胆地写出了可能这样的艾米丽。我们知道,她靠一种更宁静的方式出了名——写诗,她的诗感情奔放,刺痛人心.令人不安。  相似文献   

8.
曹植这位“建安之杰”,其游宴诗历来颇具争议.笔者试从游宴诗体制开拓、题材丰富、词采华茂三方面分析其艺术特征,从而肯定其不可忽视的美学意蕴.曹植的游宴诗为晋宋山水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六朝宫体诗的形成也具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诗坛史上,唐代是群星灿烂、诗杰辈出的一个朝代。生活在晚唐的李商隐,是其中富于文采、独具风格的皎皎者。李商隐毕生创作,孜孜追求诗的艺术境界,加之他善于运用象征手法,使他的诗风具有“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朦胧美感。金代诗人元好问曾对之慨叹:“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恰切而真  相似文献   

10.
诗杰——王勃王 勃的诗构思新奇,清新中蕴含着宏放浑厚的气概。他与同时代的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被后人誉称为“初唐四杰”。 诗骨——陈子昂陈子昂在创作上标举汉魏风骨,强调诗歌要有充实的内容和刚健的风格。其诗词意激昂,质朴刚劲,故有“诗骨”的誉称。 诗佛——王维王维参禅拜佛,在他的山水诗中,常融入佛家的思想观念。他常布置一个有情有景的“境”,但又不写明这个“境”究竟是什么,而是让读者自己通过所绘情景去领略去体味其中奥秘,这也是佛教禅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飞翔的鸟     
雪,越下越大。窗台上的角落里,堆满了积雪。冬天的天空灰蒙蒙的一片。   客厅的门开了,冷风顺着门缝灌进暖洋洋的客厅。杰进了屋,说了声:“我回来了。”杰的母亲正在厨房和饭厅间忙忙碌碌地走来走去,她连头都没抬,只是冷冷地说了句:“快把门关上,别把小文冻坏了。”杰应了声“知道了”,随之把门重重地关上了。   文听到杰的声音,转过头来,用那双美丽、但在杰看来却是令人不自在的眼睛看着他。杰视而不见,径直上了楼。杰开了门,把书包往椅子上一丢,把鞋一脱,便躺在床上。不知怎么搞的,杰每次见到文都觉得不舒服。因为文…  相似文献   

12.
读盛唐边塞诗人岑参的诗,无论是韵律节奏,还是意境、风格、气势,都给人一种“奇”的感觉。难怪前人评岑诗多用“奇”、“丽”来概括。“诗意奇体峻,意亦造奇”。“李白岑参二家别出机杼,语羞雷同,亦称奇特。”方东树评岑参《白雪歌》曰:“奇峭、起飒爽。‘忽如’六句,奇才,奇气,奇情逸发,令人心神一快。”当代文学史家刘大杰先生称岑参诗风格“险怪雄奇”,“气势雄奇俊伟”,“具有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读了之后只能  相似文献   

13.
唐代以来,诗的地位重于,诗影响其他体;宋代以后,的地位重于诗,影响诗。“以为诗”产生于唐代诗与的地位发生根本转变的背景之下,又是古运动的副产品。“以为诗”有其特定的内涵和时间限定。陶渊明的时代,似乎还谈不上“以为诗”的问题。陶诗脱胎于玄言诗,但陶渊明摆脱了玄言诗过份“化”的不足,力图恢复诗歌的诗意,他是“以诗为诗”而不是“以为诗”。尽管其诗中具有一些散的特点,也不宜称之为“以为诗”。因为从玄言诗到陶诗,与韩愈等人从散到诗的道路是根本相反的,前是在排除“”的特点,后却是在引进。“以为诗”始于陶渊明的说法,还有商量的余地。而对于陶诗所取得的高度成就,也不宜归结为所谓“以为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最近陆续读了几篇论李燕杰演讲诗的文章后,我发现了李燕杰教育思想与演讲美学的秘密———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李燕杰自幼生活在文学之家,生长在教师之家,所以他自幼就得到了诗教的熏陶。最近我从他的亲属朋友中得知他自幼爱诗,十二三岁开始写诗,按照他自己的说法,...  相似文献   

15.
诗要有情趣,亦要有理趣,因为“情”与“理”是辩证地统一在一首诗中的。诗中的“情”,应是蕴涵着深邃哲理的“情”;诗中的“理”,应是饱和着形象和情感血内的“理”,否则便为“理语”,而非“理趣”。诗要有“情趣”,才能给人以情感的熏陶;诗要有“理趣”,才能给人以思想的启迪。  相似文献   

16.
曹植作为“建安之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成就的取得和他对以前文学的接受分不开。从曹植对诗骚继承和创新这一文学接受角度,分析了曹植诗歌在创作中对诗骚的继承和创新。这种继承和创新主要包括:曹植诗骚创作精神的继承;曹植对《诗经》艺术手法的继承和创新;曹植对楚辞艺术手法的继承和创新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上博简《孔子诗论》简一所载“《诗》亡离志,乐亡离情,文亡离言”的文字对孔子《诗)教具有重要意义,“乐”应为“《诗》乐”,“文”指“《诗)的文采”。“《诗》志”、“《诗》情”和“《诗)言”构成孔子《诗)教的三大核心内容。孔子籍《诗》培养个人的社会文化知识、情理涵养和辞令谈吐,由“志”——“情”——“言”的过程是君子以《诗》入学由浅至深、由内修至发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龙梅 《今日教育》2006,(4):24-24
翰杰是个聪明、可爱的小男孩,嘴巴特别的甜,看见谁都叫“老师妈妈”,而且他学习认真。班上所有的老师都很喜欢他,特别是我。每天一上班,都盼着翰杰早点来,课问休息游戏的时候,我最喜欢逗他,抱着他亲了又亲,还叫他“小幺儿”。渐渐的,翰杰越来越得意了,一开始,我还护着他,因为他在班里是最小的,而且我特别喜欢他,舍不得批评他。可到了后来,翰杰越发有恃无恐了。有一次,小朋友在玩玩具的时候,我无意中看见翰杰在抢小朋友的玩具,小朋友说要去告诉老师,可翰杰却得意的对她说:“你去告吧,我是龙妈妈的小幺儿,她不会批评我的。你不是她的幺儿,你才会挨批评呢!”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文集浩如烟海,其名大多晦涩难记,但只要弄清古代文集的常用取名法,就有助于我们理解记忆。这里对一些常见文集的取名法归类说明。以字、号取名“唐初四杰”中的王勃字子安,诗集名《王子安集》;李白字太白,诗  相似文献   

20.
“李燕杰到澳门演讲,这是真的吗?”“李燕杰的演讲在中国大陆有人爱听,受到青年欢迎,到澳门大赌城去讲,谁来听?”“李燕杰到澳门能讲些什么?”“李燕杰到澳门演讲,效果如何?能像在大陆那么轰动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