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泉州湾光滩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泉州湾光滩湿地物质生产、调蓄水量、净化水质、科考旅游、生物多样性保育、土壤持留价值以及存在、遗产价值等7种服务功能,采用市场价值法、旅行费用法、影子工程法、生态价值法、权变估值法等生态经济学方法来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结果表明,泉州湾光滩湿地面积8 171.4 hm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61.71万元/(hm2.a),总的服务价值为50.42亿元/a.其中,湿地生态系统存在、遗产价值为16.56亿元,占7种服务功能总估值的32.8%.  相似文献   

2.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是当前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直接针对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正在越来越受到重视.该文对四川省2011年耕地生态系统的服务运用市场价值法、替代价格法进行了经济价值的估算.结果表明:四川省耕地生态系统服务正价值2261.72亿元,包括农产品服务价值、耕地固碳造氧价值、农作物净化大气环境服务价值和耕地保持养分循环服务价值;负价值66.63亿元,主要是化肥污染的经济损失.正负价值合计2328.35亿元.四川省耕地生态系统服务正负价值存在较大区域分异,成都市耕地生态系统服务提供正价值远高于其他市州,三州地区耕地生态服务价值最低.  相似文献   

3.
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系统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什么是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系统服务指的是人类从生态系统中所获得的各种益惠,包括支持服务、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生态系统给我们提供了各种食物、纤维和产品,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调节服务,包括清洁的水、清洁的空气和文化服务.所以说,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的福祉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以吉林省西部为研究区,利用2000年、2010年2期TM/ETM+影像,借助遥感和GIS技术,提取研究区耕地类型中的旱田和水田进行区域生态服务价值评估,通过空间分析与统计分析确定2000年2010年耕地类型变化的图斑和面积,查阅中国旱田、水田单位面积服务价值,对研究区未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预测估算。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吉林省西部耕地类型中旱田面积呈缓慢增长趋势,增幅为1%,而水田面积呈快速增长趋势。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增加显著,由2000年的1.921010元增加到2010年的2.431010元,年均增加率为2.66%;各单项服务价值都呈增加趋势,尤其是以土壤形成与保护功能增加得最多。  相似文献   

5.
泉州湾自然保护区桐花树生态系统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样方法对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进行群落调查,了解其群落特征;并通过野外实验、收集资料、调查法等方式获得基础数据,运用生态经济学方法,对桐花树生态系统的气体调节功能、物质生产功能、净化功能、土壤保持功能、旅游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持功能等进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结果表明,泉州湾自然保护区桐花树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高达每年5 828.4万元,单位面积价值达到13.39万元.(hm2.a)-1,其中侵蚀控制和沉积物保持的价值3 690万元.a-1,占总价值的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6.
立足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如何实现土地利用生态化对于提升生态文明发展路径与促进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均具有重要意义。以清流县为研究对象,基于2015-2021年该县的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对其土地利用现状以及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当量因子法与线性规划模型,分别对清流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与优化,确定该县生态系统最大服务价值情景下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1)2015-2021年研究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3%以上,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总体呈上升趋势,分别增加70.74hm2和325.06hm2;(2)2015-2021年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下降趋势,减少2580.67万元,其子指标估算价值依次为:维持生物多样性>水文调节>气体调节>气候调节>保持土壤>原材料生产>提供美学景观>废物处理>食物生产;(3)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达到最大的情境下,2030年清流县林地面积较2021年增加0.13%,园地、其他农用地和难利用地分别减少3.84%、1.51%和0...  相似文献   

7.
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天堂寨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旅游、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固碳释氧、净化空气等服务价值及其总体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天堂寨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每年为52 640.8万元,其中涵养水源价值为5 341万元,水土保持价值为6 779.9万元,固碳释氧价值为2 587.1万元,净化空气价值为11 745.8万元,旅游游憩价值为26 187万元。  相似文献   

8.
湿地在全球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探究了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在退化-恢复过程中芦苇净光合速率等参数的变化,及影响芦苇净光合速率的土壤和植物因素。恢复的滨海湿地表层土壤含水量和氮含量显著增加,土壤电导率显著降低,表明滨海湿地恢复有利于土壤水盐条件和氮营养的改善。与退化湿地相比,恢复湿地显著提高了芦苇叶片的生理性状,包括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以及水分利用效率。在滨海湿地退化和恢复过程中,芦苇的净光合速率正相关于土壤含水量、总氮以及叶片其他指标,而负相关于土壤电导率,表明滨海湿地恢复导致的水盐条件和营养改善促进了芦苇的光合作用,进而导致地上生物量碳固持的增加。本研究通过探究滨海湿地动态变化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为提高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碳固持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利用贵州省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贵阳中心区)(1∶250000)成果,对贵阳中心区土壤碳密度和碳储量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主要取得如下成果:(1)贵阳中心区表层、中层和深层土壤全碳密度平均值分别0.68×10~4t/km~2、2.22×10~4t/km~2、3.15×10~4t/km~2,高于四川、湖南等其他省区,全碳储量分别为0.16×10~9t、0.53×10~9t、0.76×10~9t;(2)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密度较高,有机碳储量占全碳储量约90%,表明有机碳极为丰富,土地较肥沃,适宜于农业生产;(3)土壤有机碳密度随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及生态系统的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4)区内(0~1.8 m)无机碳密度平均值为0.31×10~4t/km~2,无机碳储量为0.08×10~9t,仅占总碳量的10%.研究成果可为碳循环研究、生态环境影响和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多种服务价值,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宝库和生存环境。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研究的前沿课题。通过文献检索首先提出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产生的背景,然后结合目前的研究状况,重点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的进展状况,包括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方面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目前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的指标体系不完整、存在人为因素干扰及评价技术落后等局限性,提出了增加湿地固碳价值评估、开展长期定位观测实验研究等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湿地生态系统是一种有别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特殊生态系统。是地球上重要的有机碳储库,也是C02、CH4、和N20的源和汇。湿地土壤中的碳储量最丰富、碳密度最高,其中不同组分的有机碳对于土壤的固碳作用程度差异明显,对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关系也相当密切。文章综述了土壤有机碳形态的分类方法,分析了湿地生态系统中不同组分的土壤有机碳与土壤碳固定的关系,讨论了土地利用对土壤有机碳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根据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估算方法,将大庆湿地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进行量化,对研究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总量进行分析,得出研究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总和为63.14亿元。其中,物质生产功能价值为0.81亿元,大气组分调节功能价值、供给水源功能价值、蓄水调洪功能价值和美学旅游功能价值分别为9.20、2.92、24.45和7.48亿元,其他功能价值为18.28亿元。自然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蓄水调洪功能和净化水质功能上,而人工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蓄水调洪和供给水源上,水库沟渠为其主要的贡献者。自然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远远大于人工湿地,自然湿地对经济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开展自然保护区生态服务功能的研究可以提高居民保护自然资源的觉悟,可以协调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从而推动自然保护区的各项保护工作。选取皖南地区12个森林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为对象,按照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标准计算方法,计算了选取的12个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结果表明:皖南地区森林生态类自然保护区产生了巨大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达到23.6亿元/a,其中以固碳放氧、净化空气、保土保肥和涵养水源所形成的价值为主,所占比例分别达到54.6%、17.8%、13.8%和13.7%,充分说明建立自然保护区在维护生态稳定、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宜宾学院学报》2020,(2):45-54
采用单位面积生态系统价值当量因子的方法,对中国31个省区市2000-2016年的农业生态系统提供的9种生态服务类型价值进行核算得出:从时间上来看,2000-2016年中国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从空间上来看,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高的地区集中在内蒙古、新疆、黑龙江、云南等地,而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低的地区集中在中部地区。因此,我国应注重协调地区间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实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人类活动导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成为影响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的主要原因。基于1989、2002和2006年关中平原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采用Costanza的生态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对关中平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时空差异特征进行了研究,对加强人们对关中平原生态环境建设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1)1989—2006年,关中平原生态服务变化的总体特点是水源涵养功能、废物处理功能、食物生产功能总体下降,气候调节、气体调节功能、土壤形成与保护功能、原材料功能和娱乐文化功能略有上升,其中食物生产功能的减幅最大,原材料功能的增幅最大。(2)根据关中平原生态服务变化及其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分异可以把关中平原的生态服务变化分为4个类型区,城市化和工业化高程度地区生态服务功能普遍下降,且下降幅度较大;远离城市群的北部黄土山地、西部山区等农业区逐步提升;城市化区外围的平原区域如北部黄土台塬以及秦岭北麓则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6.
采用美国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对研究区各个生态修复模式的土壤水力侵蚀情况进行分析,即应用USLE方程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现实侵蚀量和潜在侵蚀量分别进行估算。研究表明,研究区不同生态修复模式下土壤保持功能为乔灌混交林(11731.364t/km2.a)>人工牧草(11641.637t/km2.a)>灌木(11331.044t/km2.a)>林地(11296.534t/km2.a)>荒草地(9709.049t/km2.a);进一步运用SPSS对研究区土壤侵蚀模数与植被覆盖度非线性模型进行预测,研究区土壤侵蚀模数与植被覆盖度之间的方程式为:Y=5773.04-1262.4Lnx。  相似文献   

17.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之一。生态系统服务指标化是人与环境复杂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为了满足生态资源开发与保护政策制定的实际需要。具体到生态系统服务指标制定与挑选环节,相关主体需要考虑生态系统服务指标的分类逻辑、表述方式、复杂程度,特别是要能与实际应用过程契合。为了增强生态系统服务指标化的内在逻辑关系,建议引入DPSIR框架,将生态功能、生态服务供给、人类福祉连接起来,强化指标系统设定的统一性。生态系统服务指标有效性的提高,可以从增进指标与指标化对象内在关系的理解,重视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生态系统工程及生态商品与服务供给联系的分析,增进指标系统构件逻辑衔接,提高指标框架制定的公众可理解性,增强指标设定政策与过程透明性,减少指标设定偏差,加强对指标不确定性风险研究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海西三都澳海湾是世界级天然深水良港,具有丰富的湿地资源以及一定范围的深水航道.文章从水体生态系统角度出发,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依据实地调查、统计数据和相关文献,对三都澳水体生态系统进行了系统分析,对海湾的物质生产、固碳、水体净化、旅游科研、提供生境和货物运输等多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三都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62.22亿元,目前物质生产的功能最高,其次是港口和旅游资源.依据水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分析结果,认为渔业生产应该提升养殖水平和控制规模,而闽东港口资源和旅游资源未来开发可极大提升地区经济水平.因而对海湾的规划利用提出建议,以期为三都澳海湾资源管理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供需不匹配问题,英国政府自21世纪初开始建设职业教育供需信息匹配机制。英国职业教育供需信息匹配机制的结构要素包括提供需求信息部门、提供供给信息部门、整合信息的平台以及促进供需匹配的机构四个部分,经历“供需信息提供者收集、分析信息——统一平台整合、共享信息——多元机构参与供需信息匹配”的运行过程,呈现出政府主导、全民共享、社会共建的特征。鉴于此,我国要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和产业需求的匹配度,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完善职业教育生态系统,应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设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加强对产业需求信息的数据收集与科学分析。  相似文献   

20.
《柳州师专学报》2020,(5):122-126
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实验分析等方法,对广西罗城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桉树(Eucalyptus sp.)人工林土壤碳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杉木和桉树人工林土壤含碳率变化幅度为0.45%~2.17%,杉木林土壤含碳率高于桉树林。杉木和桉树0~20 cm土层的土壤碳储量分别为44.68 t.hm(-2)和26.8 t.hm(-2)和26.8 t.hm(-2),分别占其土壤总碳储量的51.67%和42.57%,成为土壤碳储量的主要碳库。杉木和桉树人工林土壤的含碳率和碳储量均表现出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杉木人工林土壤碳储量(86.48 t.hm(-2),分别占其土壤总碳储量的51.67%和42.57%,成为土壤碳储量的主要碳库。杉木和桉树人工林土壤的含碳率和碳储量均表现出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杉木人工林土壤碳储量(86.48 t.hm(-2))高于桉树林(62.95 t.hm(-2))高于桉树林(62.95 t.hm(-2))。桉树人工林各林龄和杉木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到过熟林的土壤碳储量均表现为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