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朱燕 《上海教育》2023,(18):52-53
<正>我们围绕“一颗种子的力量”项目,结合“学院制”培养模式,以“劳动教育”为引领,以“尚蔬农耕”为举措,开展劳动教育各类活动,实现“以劳育德、以劳启智、以劳达美、以劳强体”,最终实现“五育融合”。“五育”融合是新时代背景下实现“五育”并举、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途径。结合当下的教育新时代背景,上海大学附属小学确立了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目标和内涵。学校积极加入宝山区“行知行”劳动教育实践与研究项目,立足实际,打造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五彩课程,创造积极的教育生态环境,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搭建平台,开展实践与探索,以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劳动是获取真知的实践起点,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为让劳动教育给学生成长赋能,给家庭教育缓解“焦虑”,青阳县第三小学牢固树立“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促创”的意识,因校制宜,通过“五个加法”丰富劳动教育形式,赋予劳动教育新内涵。  相似文献   

3.
孙涛 《江苏教育》2024,(8):25-26
劳动教育是培育时代新人的要求。班主任应在班级劳动教育中挖掘劳动的育人价值,关注学生的劳动精神生长。以文化浸润,涵养学生的劳动情怀;以体验导行,创新班级劳动样态;以资源整合,锤炼劳动品格,让儿童“爱劳、会劳、善劳”。  相似文献   

4.
胡清华 《四川教育》2022,(21):39-40
<正>新时代劳动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载体和手段。“双减”背景下,如何切实通过学校顶层设计强化学生的劳动观念、加强劳动实践体验、提升劳动技能,让劳动教育充分渗透到孩子学习、生活、成长的每一个时空、每一处细节,以劳启智、以劳育德、以劳育美、以劳润心,让劳动精神融入孩子生活,深植孩子心底?巴中市巴州区第七小学校在优化劳动教育载体与途径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5.
杨薇 《江西教育》2022,(32):24-25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求立足于人的整体性,融合多学科知识,对人、社会和自然进行整合,健全学生的人格。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对学生劳动素养的培养,以大自然为教具,借助种植劳动实践基地,开发劳动教育课程,引导学生发展劳动态度、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劳动精神,形成“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悦心”的劳动教育模式,真正提升学生的劳动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6.
周娟 《教师》2022,(24):12-14
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之一,能够将道德修养、知识能力、身体素质与审美能力四种素质转化为个人发展的效能,从而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为更好地探究劳动教育实施路径,文章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对象,以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精神为目的,通过前期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六条措施:“三个统一”,制订学校劳动教育目标;上好“三课”,保证劳动教育落到实处;多措并举,丰富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以劳树德,全面提升学生精神面貌;以劳助人,开展沉浸式劳动体验活动;加强保障,健全劳动教育机制建设,以期为培育大学生的劳动精神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正>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新时期党对教育的新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田家炳实验中学借助新时期“以劳育人”理念,积极探索具有可操作性且适合新时代学生全面发展的“家校联合式”劳动教育,建立家校劳动教育联盟,构建劳动教育评价体系,让劳动教育真实发生,以培育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劳动习惯。一、利用资源,拓展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教育部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相似文献   

8.
劳动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打造全方位劳动教育育人体系是增强高校劳动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障。高校要搭建教学内容明晰、教学形式新颖、教学评价规范的劳动教学体系,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能”“以劳健体”“以文育劳”“以劳育美”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9.
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教育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的号召,针对先富起来的地区学校普遍存在的“富后不劳”“五育缺劳”“以动代劳”三大问题,本成果从“开心农场”这一劳动教育的载体创新出发,率先提出“新劳动教育”概念。历时12年,本成果逐步明确了以“从小热爱劳动”为宗旨的学校劳动教育新内涵,建成了新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创建了目标清晰、内容丰富、途径鲜明、方式多样的实施模式,整合了劳动教育新资源,形成了学校主导的“学校+农场”“学校+农户”“学校+企业”等劳动教育新共同体,实现了劳动教育的新样态。同时,本成果形成了“价值创新、课程引领、系统实施、区域推进”的改革经验与方法,打造了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样本。  相似文献   

10.
劳动教育是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中的一条重要主线。黄炎培作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从爱国主义到教育救国的“以劳谋生”、从实用主义到职业教育的“以劳养德”、从职业教育到劳动教育的“以劳树新风”,其劳动教育思想贯穿职业教育思想始终得以衍生与升华。充分借鉴其思想精髓,倡导高职院校通过提升生产劳动教育契合度、注重日常劳动教育育人功效、推进服务性劳动教育立体化等举措,化解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内容滞后、功能异化、环境窄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理念下,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实践途径,中学后勤管理不仅需要为学校五育融合提供后勤服务,也可以在管理中发挥劳动教育的重要功能.厦门二中后勤管理实施劳动育人的具体途径体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后勤队伍服务育人,以"劳"育德;二是后勤管理智慧育人,以"劳"育智;三是后勤劳动实践育人,以"劳"育体;四是校园优美环境育人,以"劳"育美.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旨是造就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级专门劳动技术人才,劳动教育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实践途径。当前,高职院校应针对其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建构一个综合的劳动教育体系:完善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劳树德",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管理体制;加大劳动教育的资源投入。  相似文献   

13.
劳动教育是培养并发展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在小学劳动教育中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劳动意志等核心素养,实现“以劳育美、以劳强体、以劳增智、以劳育德”的劳动教育目标,成为当前小学劳动教育教师关注的重点课题。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核心素养下小学劳动教育实践路径,以期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下简称“教劳结合”)以“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原理,在指导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由于在不同时期对“教劳结合”这一原理在认识和实践上的偏差,曾导致50年代末用过量的简单体力劳动冲击系统的理论教学;70年代用“学工”、“学农”取代学校教育;80年代学校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重新抬头。为了坚持“教劳结合”的正确方向,避免重犯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错误,我们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教劳结合”的原理,探索适合国情的“教劳结合”的内容、形式和途径。为此,本文就目前如何深化对“教劳结合”的认识,以及高等工程教育怎样贯彻“教劳结合”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国家教育部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要求,劳动教育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对此,小学劳动学科教师可以秉承陶行知生活教育观,带领学生展开劳动教育实践。具体来说,教育实践要以学校为载体、以家庭为根本,丰富劳动教学内容,强调日常生活的教育价值,坚持“以劳促全”,实现由“知行”到“行知”的转变,落实“教学做合一”理念,用更加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方法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赵华 《江苏教育》2022,(87):27-29
<正>江苏省无锡市南长街小学(以下简称“南小”)“明德学堂:阳光儿童‘力行’新劳动实践”项目围绕劳动教育开展丰富实践,在劳动实践设计、思考、实施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流汗的劳动教育须“有育有劳”首先,劳动是人与自然界的对话,人化自然的同时化人。“劳”的本意是希望和光芒。在《说文解字》中,“劳”是奋力地积极动作,即勤苦任事不停止。“劳”由“炏、冖、力”三部分组成。从造字结构上,我们不难察觉到其耐人寻味的深意:辛勤劳动,生活就会充满希望与光明。劳动是人与自然、他人、社会接触的,具有实践性、生产性、道德性、教育性和精神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劳动本身具有深刻的教育意蕴。  相似文献   

17.
邱鹏美 《学周刊C版》2023,(9):127-129
“以劳孕美,以美育劳,劳美共育”是一种创新的育人模式,在寄宿制学校贯彻该模式,不仅能够同步发展学生的劳动和审美素养,也是当今学校教育的发展趋势。文章主要分析寄宿制学校贯彻“以劳孕美,以美育劳,劳美共育”模式的育人价值,从依托校园劳动教育载体、开发美术校本课程资源、实施劳育美育教学迁移三个方面,论述“以劳孕美,以美育劳,劳美共育”的实施策略,旨在为相关教育人士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18.
吕保桦 《天津教育》2024,(2):100-102
<正>“四园”劳动教育中的“四园”包含校园、家园、田园、社会实践园四个劳动教育的立体育人空间。多位面劳动空间的设立旨在响应《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指导政策,进一步丰富学生受教育空间,为学生接受劳动教育提供更好的资源和平台。在“四园”空间的联动作用下,学生能磨炼意志、积累经验,深化体悟,形成正确、积极的劳动教育观念,逐步塑造优秀的劳动品质。因此,校方需重视“四园”教育空间建设,以实效促发展。一、构建“四园”劳动教育的必要条件(一)绵延的教育空间  相似文献   

19.
目前,学校劳动教育缺失,实效性不强;家庭劳动教育走过场,达不到劳动教育目的。我们探讨“五育融合”视域下,挖掘劳动教育价值,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力求达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健全完善新劳动教育组织架构,配备专兼职劳动课教师,设立劳动必修课,分年级设置劳动清单,开发劳动校本课程,建设校园内外五大劳动阵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夯实劳动教育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