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模态档案知识服务体现出档案资源形态演进和档案利用工作数字转型的时代特色。通过案例分析法对20个典型的多模态档案知识服务项目展开网络调研,从资源维、技术维、设计维、目标维4个方面建立分析框架,归纳总结出多模态档案知识服务平台的基本特征与价值取向,为提升档案开发利用水平和改善档案信息服务手段提供参考。分析发现:多模态档案知识服务平台具有基于核心模态向外围延伸、由面向机器趋于面向人机、立足需求打通服务全流程的基本特征,其价值取向包括跨模态留存历史记录、多维度建构数字记忆、宽口径实现知识增值和分众式满足利用需求。  相似文献   

2.
面向科技文献的多模态语义关联特征提取与表达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文献资源是一种多模态数据,除文本信息外,还包含丰富的图像、表格、公式、音频、视频等多种模态的信息,有利于用户充分理解科技文献资源中的知识。该文把多模态思想引入科技文献的语义表示方面,对科技文献中的图像、表格和公式信息进行语义分析,与文本信息共同表示文献语义内容,通过科技文献中多种模态信息的语义表示及相互关系完善科技文献内容的语义化表示,发展刻画科技文献对象多态性的表达体系。  相似文献   

3.
徐元  毛进  李纲 《情报学报》2021,40(11):1150-1163
当前,社交媒体已经成为突发事件态势感知的一种重要信息来源,其中包含文本、图像、视频等多模态信息,可广泛应用于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近年来,作为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面向突发事件的社交媒体多模态信息分析已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围绕突发事件中的社交媒体多模态信息分析研究展开综述,从内容、时空和传播三个维度解析社交媒体多模态信息的多维特征,并从信息获取、信息整合和信息挖掘三个方面归纳多模态信息分析的关键方法和技术。最后,本文在综述的基础上,结合"情境-应对"模式下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目标,构建社交媒体多模态信息分析框架,并从信息获取、描述、分析和可视化等方面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为面向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社交媒体多模态信息分析研究和实践提供指引,以期通过方法创新提升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描述框架采用信息抽取技术实现大量文档的核心内容挖掘是数字记忆背景下数字文档资源建设的新思路,直接体现知识服务的本质。文章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构建了面向数字记忆的数字文档资源描述框架:囊括基本属性、关系属性与事件属性三种类型以及具体的属性项,同时设计了基于CIDOC CRM的属性映射机制,实现不同框架属性间的标准与共享。最后,进行历史人物主题属性构建,基于孔子这一具体人物进行填充和实例化,以验证描述框架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指导数字记忆资源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梳理与分析红色记忆资源多模态特性与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构建由资源层、数据层、知识层、价值层组成的多模态红色记忆资源知识聚合与开发模式。进而以宝塔山革命旧址为实证研究对象,提出由多元化采集和建构红色记忆资源、细粒度描述和整合红色记忆数据、多模态聚合和开发红色记忆知识到情境化转化与重构红色记忆价值的渐进式实现路径,同时建议在意识形态把控、协同开发机制、知识开发尺度、保护与开发博弈等方面做好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6.
档案知识聚合作为档案领域构建多维度、跨媒体知识体系的新方法,为多模态名人档案资源的知识挖掘与利用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通过分析名人档案资源特征,从总体方法论角度设计基于语义的档案知识聚合模式,模式设计整体分为资源采集模块、本体构建模块、关联聚合模块和知识服务模块四部分,从确定资源内容、本体模型构建到知识服务类型对如何实现底层多模态档案资源的知识性聚合展开方法过程探究.最后以吴宝康名人档案资源为例进行实证性研究,证明模式设计的科学性与实用性,进而为档案知识聚合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影响力的增大,国际社会了解中华文化的热情日益高涨。外宣微视频是一种较为新型的多模态传播媒介,承载并融合了解说词、配乐、动画等多模态元素,有效推动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基于张德禄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框架,本文以中国网推出的中英双语微视频节目《中国范儿》为主要研究内容,从文化层面、语境层面、内容层面和表达层面分别对该视频字幕翻译进行分析,探究各个模态之间如何相互作用来诠释整体意义,试图为文化宣传片的字幕翻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数字叙事理论为红色馆藏资源开发提供了优化可能,有助于立体多维地呈现党史记忆和国家精神。采用文献研究和内容分析方法,在归纳红色馆藏资源多模态特征的同时,厘清数字叙事理论内涵,为红色馆藏资源开发提供指导基础。以数字叙事理论框架为分析依据,从叙事主体、叙事内容、叙事逻辑、叙事方式4个方面识别红色馆藏传统叙事的开发难点。面向红色馆藏开发需求,以方志敏红色人物馆藏资源为例,提出多模态红色馆藏资源的数字叙事开发策略,包括立足红色馆藏资源、开展多元主体叙事、呈现多维沉浸叙事、聚合红色知识表达。  相似文献   

9.
范涛  吴鹏  王昊  凌晨 《情报学报》2021,40(6):656-665
网民情感对网络舆情的演化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如何精准分析网民情感对于网络舆情管理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现有的网民情感研究主要是基于文本进行分析,鲜有研究从多模态视角出发,结合文本和图片对网民情感进行分析。在多模态情感分析中,现有研究多结合不同模态的全面特征、进行高维融合,容易造成信息冗余、引入噪声,忽略了不同模态之间的交互性和相关性。本文提出基于多模态联合注意力机制的情感分析模型,通过联合词引导的注意力机制和图引导的注意力机制,结合文本和图片分析网民情感,并且在"新冠肺炎疫情"等网络舆情数据中进行实证研究,与相关优异的基线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多模态联合注意力机制模型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能够有效捕捉不同模态间的交互和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研究自动构建英汉双语富媒体知识图谱的方法和过程,为跨语言多模态知识图谱的自动构建提供借鉴参考,对及时获取最新英文科研成果、科技情报监测等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采用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的方法,先从顶层设计要抽取的主要实体、属性和关系,从底层非结构化文本数据进行分析抽取细粒度的实体和属性,对有歧义实体和跨语言实体进行实体对齐,对跨媒体的实体进行实体链接,用图数据库实现知识图谱的存储及应用。[局限]未来需进一步提高细粒度实体的抽取正确率,对音视频媒体进行特征提取和内容自动识别。[结果/结论]以CNS(Cell、Nature、Science)等英文科技期刊网站为例,通过数据抓取、实体抽取、属性抽取、知识融合、跨媒体链接等过程,实现了英汉双语富媒体知识图谱的构建、存储和可视化展示。  相似文献   

11.
知识共享的过程和背景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知识共享的基本过程,利用概率空间和条件概率原理,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以期解决知识共享过程的定量描述问题;针对知识共享的背景,选择框架表示方法,提出提供者背景 、接受者背景、关系背景、知识背景和环境背景“槽”及相应的“侧面”来描述知识共享背景模型的一般参考框架。依此建立知识共享的条件框架,为系统分析实现知识共享的因素,认识知识共享的规律,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基于知识元的科技文本内容描述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从细粒度角度深化科技文本的内容语义描述,弥补目前文本知识对象特征描述粒度较粗且缺乏语义的不足,为知识重组与挖掘,提供精细化的用户知识服务给予一种思路。[方法/过程] 以知识元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科技文本内部属性的语义分析,尝试构建细粒度的科技文本内容描述框架,给出两个实例并讨论。[结果/结论] 该内容描述框架实现了检索结果从海量的文献单元聚焦到精准化的知识元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以传统编目为核心的知识组织活动面临着诸多挑战,不能有效地支持智慧图书馆所开展的知识服务,如何适应当前知识服务的发展是图书馆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梳理国内外文献,寻找编目与元数据之间的有机联系,从编目规则、编目系统、编目业务流程角度对编目环境发展变化进行客观分析,旨在对元数据管理发展的必要性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图书馆元数据管理的发展思路。基于FAIR原则,本文提出了元数据统一管理框架、语义化及结构化的知识表示及语义增强元数据的实现,以期充分利用语义网相关技术实现对元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推动图书馆元数据质量提升,深入开展一系列围绕元数据的服务以带动知识服务。图2。表1。参考文献24。  相似文献   

14.
本文概述了大数据环境下多模态信息融合的开发和利用,揭示了大数据背景下多模态信息的内涵、多模态 信息融合的定义及其实现知识服务新的增值点,阐述了关于多模态信息融合向知识服务细化延伸的几点思考,进一步 剖析了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的知识服务在满足用户深层次信息需求、实现知识服务创新与推动信息服务机构进一步发 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书目资源中多源异构数据的增多,信息片段呈现出扩散分布的特征,这增加了用户获取目标资源的难度、降低了信息检索效率,而聚合细粒度信息资源、构建信息单元之间的关联关系对于知识服务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聚合单元进行细粒度划分,根据语篇单元、句群单元、节段单元的属性特征及DC、LOM元数据,构建了细粒度聚合单元元数据框架;从聚合单元知识组织体系出发,结合细粒度聚合环境下聚合单元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了基于聚合单元元数据框架的细粒度信息语义组织模型,并基于该模型提出书目关系扩展及映射方案;通过分析聚合单元元数据框架下的书目数据聚合层次及其他书目框架实体之间的关联,实现了书目元数据细粒度与揭示内容的细化、扩展,为细粒度书目资源聚合及检索提供了理论基础。图7。表4。参考文献23。  相似文献   

16.
王雯珂 《今传媒》2020,(2):43-45
TED演讲风靡全球,不同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触手可及,已然成为最大的网络学习社区之一,其传播思想的力量不容小觑。然而,之前对于TED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于语言层面,演讲中多模态的运用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以Sigrid Norris的多模态互动分析为理论框架,分析演讲者的交际模态,低层活动和高层活动的运用,并通过分析模态密度,展现演讲者对同时进行的各项活动的注意程度,探析演讲及互动过程中多模态的运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识别属性和关联实体是RDA的两大核心内容。文章从编目史学角度出发,阐明关系描述对于实现目录“导航”功能的重要性,进而阐述RDA对传统编目规则中关系描述的继承与发展。重点解读RDA中“关系”的构成和“关系”的类型,进而分析这些关系的实质以及在RDA中的体现,介绍RDA各种主要“关系”在MARC21机读目录格式中的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多模态公益广告通常选择图像、文字、颜色等多种社会符号资源协同配合共建话语意义,关注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问题;旨在指引大众走向文明,培养良好社会风气,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换言之,此类话语受众群体广泛,引导并影响人的思想观念与行为习惯,积极参与话语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文明城市建设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从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出发,以文明城市建设中的多模态公益广告为语料剖析各模态间如何产生合力,亦即图像、文字和颜色等不同符号模态之间如何协同一致、相互照应、彼此增强,从而成功地完成与广大受众互动意义的建构,进而达到积极参与话语的社会实践目的。  相似文献   

19.
李连  朱爱红 《图书馆杂志》2004,23(1):30-32,67
多媒体是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多模态信息的综合体,每一模态都表示了丰富的语义信息,只有多模态的融合才能表示多媒体的完整语义信息。为了提高多媒体信息检索的性能。应结合多种信息检索技术。本文介绍了目前多媒体融合分析与检索方法。论述了其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知识聚合是数智时代文献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转向和创新路径。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新四军苏浙军区红色文献资源呈现分层、分块的多模态繁荣格局,而主体多元、标准不一、关联融合不充分、线上与线下交互不足等问题则制约其整体记忆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实现。为此,本文结合红色文献以“时间—空间—事件或人物”为主的资源结构,从资源采集与加工、本体建构、关联聚合、知识挖掘四个层次设计基于语义关联的多模态红色文献资源知识聚合模式,并以粟裕将军及其事迹为例,进行元数据设计、本体模型构建、生平事迹GIS可视化等实证研究,以期为数智时代多模态红色文献资源面向知识发现与服务的深度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