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活动情境设计有众多方式可以选择,教师需要做出客观分析,做出最为理性的设计。小学学生对学习活动有特殊参与兴趣,教师从活动情境设计角度展开思考,推出更多灵动的活动情境设计方案,促使学生顺利进入活动环节,在活动历练中建立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数学学科教学渗透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符合学生学科学习基本要求,教师将单元知识点进行归结和关联处理,在课堂教学中展开全面渗透,为学生展开深入学习创造良好条件。教学方案设计、情境方式选择、专题活动组织、知识关联分析、教学反思和评价,都与大单元教学有诸多关联,教师需要有优化意识,对学生学习现状做出客观判断,以提升教学适合性,促进学生学科综合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认为,受其学科特点及其内容的影响,实践教学在哲学原理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叉,而教师教学实践活动作为一个具有整体性的特殊实践,它对哲学原理课教学效果的影响更为直接、意义更为深远。所以哲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之时必须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在具体活动中有针对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主问题范式的设计,需要教师做出理性的教学分析,对教情和学情有充分的把握,从不同角度展开教学活动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践出真知,课堂教学活动具有体验式属性,教师科学引导、合理发动、拓展创新,这都能为教学活动提供丰富的助力支持。  相似文献   

5.
翁艳琴 《教师》2020,(7):73-74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物理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以提升学生学习品质。整合教材活动内容、优化教学活动设计、切准活动投放时机、创新实验活动形式,教师从不同维度出发展开施教和创新探索,都可以获得丰富助学动力,让学生在不断实践体验中形成学科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对智趣课堂有更多期待,教师对教学情境、教学活动、教学组织、教学互动、教学讨论、教学训练展开创新探索,能够注入丰富情理、智趣内容,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促进学生学科核心能力的提升。数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依托生活展开教学活动的设计,渗透更多数学思想方法,能够鼓励学生创新思考,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对多种教学制约因素展开综合考量,注重各种学科认知的多重联系,从学科融合角度展开教学设计考量,对全面塑造学生综合学习素养有特殊帮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较强实践性,教师要从实践角度展开教学创新设计,以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评一体化课时设计,着眼于培养学习者高层次思维能力和高阶社会情感,实现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对学生学习的评的有机统一。其设计思路是逆向设计,即评价设计先于教学活动设计,特点是用为始终、评伴全程。先制定可操作、可测评、突出成果性的进阶式教学目标,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完成评价;教学过程设计要面向高阶思维,设计优质问题和学习活动;嵌入评价要贯穿教学活动全程,并设计具有导向性、激励性的评价量规,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关键能力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成为英语教学的追求。那么,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突出目标性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支配、控制和调节着整个教学过程。任何教学活动都要围绕某个教学目标展开。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围绕教学目标。并考虑所设计的课堂活动是否生动、富有情趣和吸引力。另外,还要避免重形式、  相似文献   

10.
在复杂多变的课堂教学情境下,教师应理性地认识教学的生成性特点.教学的动态生成性特点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在现场进行即时决策,决策虽然是即时作出的,但也经历了一个复杂而理性的过程.教师通过现场的决策引导教学活动,确保了教学的生成性是理性的,而非随意的. 一、揣摩心理,理性预设"生成"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教学过程中势必会产生学生基于个体生命体验之上的各种见解或疑惑.面对教学活动进展的不确定性,为了确保教学的生成性是理性规划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制订教学预案.预案设计只需指导性,而非具体性.指导性预案设计要删繁就简,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在设计中,教师应考虑学生对于这样的活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他们对哪些内容有兴趣,对哪些内容有学习障碍,教师对此应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指导性预案只需规定一般的教学方针、活动重点,不用把教师限定在具体的目标和特定的活动方案上.预案具有灵活性,它可以为教学活动的展开提供指导原则和活动框架,随时准备迎接教学活动中的"生成".  相似文献   

11.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教师抓住学科核心素养展开教学组织,要提升教学适配性,创设适宜情境、设计多元活动、推出创新训练,以培养学生观察力、操作力、创造力。信息技术应用早已成为学生生活常态,教师要做好必要的学情调查,针对学生学习需要作出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展开多重学习探索,以全面培养其学科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三位一体即为教师教授、学生学习与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三者统一于教学目标,以此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实际教学设计和实施中"非一致性"之最突出的问题至少有三:目标没有依据课标要求精准表达,教与学的活动设计和实施没有围绕教学目标来开展,对教与学的评价没有切中要害、体现中肯.确保三个问题破解,需要从语文教师修养、教学活动展开、教学评...  相似文献   

13.
建构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是当代课堂教学变革的基本取向。学习中心课堂强调要让学生独立、能动的学习活动占据主要的教学时空。在学习中心课堂看来,学生独立、能动的学习活动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本体性(目的性)活动,而教师的教导活动则是引起和促进学生能动而有效学习的条件性(手段性)活动。基于此,以学习中心课堂为旨趣的教学活动设计的总体逻辑和基本过程是:首先,依据影响教学活动的背景变量的实际,选择和设计学习活动(因境设学);然后,按照所选择和设计的学习活动的特点,以及引起学生能动参与和有效展开这些学习活动的需要,选择和设计相应的教导活动(即依学定教)。  相似文献   

14.
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活动、教学训练、教学研究展开创新设计和组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体育学科教学深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对学科教学存在一些固化认知,教学模式陈旧单一,能力培养效果不理想。教师要有创新探索意识,从多方面进行改革,围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展开实践,构建完整的体育教学新机制。  相似文献   

15.
音乐学科教学中,教师借助多种辅助手段展开助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形成学科素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对游戏活动最感兴趣。教师借助游戏展开识谱教学实践,将观赏游戏、生活游戏、互动游戏、演绎游戏、故事游戏融入教学活动中,能够启动学生的音乐思维,形成新的教学契机,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目标设定时,教师投放责任感培养内容,符合学生思想成长的实际需要,具有更为广泛的实践价值。初中学生正处于思想成长关键期,教师围绕其责任感培养做教学设计,对完善学生人格培养有重要现实意义。创设教学环境、组织教学活动、延伸教学实践,教师从不同角度展开教学组织,能够对学生形成多种感官冲击,建立更多教学亮点。  相似文献   

17.
孟丽勤 《学苑教育》2022,(5):37-38+41
“故事田”带有农村生活意味,教师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引入“故事田”内容,学生喜闻乐见,其调度作用更为突出。教师要在故事内容搜集、教学情境设计、数学活动组织、训练内容选择、生活实践对接等方面做出积极探索,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其学科综合能力的成长。“故事田”中的故事带有童话色彩,教师引导学生做故事信息搜集,展开故事讲解,都能够带来全新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8.
教师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时一定要把握好其课程特点,依照《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结合学校及学生实际,设计实施教学活动,充分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英语教育改革的发展,英语教学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教学作为一个有目的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需要在英语教学中基于已知的教学因素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实施教学活动,使教学目的明确,教学重点突出。本文以英语教学设计为背景,分析了英语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核心内涵及其组成部分、理念和方法,来说明教学设计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教师还需要基于理解来进行英语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加入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将整个课程教学系统划分为六大学习任务群,突出了“单元教学和任务群学习”的重要性,要求教师积极展开教学研究工作,创新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方法。跨学科任务群是小学语文六大学习任务群之一,这类任务群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其本身以“语文学科内容”为主体,融合了其他学科的知识、思想、方法,能够引发学生开展广泛的阅读学习活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就现阶段教学情况而言,还有教师没有抓住“跨学科任务群”阅读教学的核心,无法有效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师有必要对该教学模式展开系统性分析研究,建立跨学科任务群教学体系,以此完成课堂教学的全方位升级,切实提升教学整体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