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婷婷 《西藏教育》2023,(4):23-25+3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将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定位于“立德树人”,同时将“文化自信”列入了“语文核心素养”的首要维度,包含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本文提出要深入细化,在解构中落实文化自信;聚焦典型,在榜样中落实文化自信;凸显文学,在鉴赏中落实文化自信;介入对比,在融合中落实文化自信;拓展整合,在升华中落实文化自信;注重实践,在迁移中落实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
重视文言文教学是对“文化自信”排在语文核心素养首位的体现,也是落实“文化自信”的重要渠道。以教学《陋室铭》为例,通过开展字源教学、书法雅读、文化讲座、对联教学、仿写铭文等教学活动,举例阐述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正>2022年版课标在课程目标中对核心素养内涵作了阐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语文核心素养所包含的四个方面,怎样在具体的教学路径中落实呢?中小学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用“以一带三”来概括,“一”是“语言运用”,“三”是“思维”“审美”和“文化自信”。语文教学必须以“语言运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此带动其他三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师可整合“课文”与“作文”两种共生共存的教学要求,通过在语言感受与运用中“锤炼”、在思维发展与提升中“思辨”、在审美鉴赏与创造中“评改”、在文化自信与认同中“传承”四方面的整合策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安燕 《江西教育》2023,(11):58-59
当前正处于信息快速更迭的时代,各种电子产品已经在小学生群体中“遍地开花”,成为“目标感”缺失越来越低龄化的“导火线”。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本文将“目标感”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有机结合,探究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目标感”,以强化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6.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则提出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把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概括为四个方面,即“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可见,从小学到高中的语文教学都十分重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相似文献   

7.
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文化自信”如何体现、落实非常重要。基于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是“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属性定位,需要在教学中将“文化自信”的落实与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关联起来。具体途径是,在诵读中品味文字、在讲述中读活文章、在思辨中感受文化,通过系列语文实践活动体悟文本中的文化内涵,感受文化魅力,将文化自信悄然落地。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育担负着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语文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内容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核心素养的重要阵地。文章以培智学校一至五年级为例,对生活语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内容进行纵横分析,总结其选编特点,并提出核心素养视角下生活语文传统文化内容的教学建议:开展多形式诵读、创设多维度情境、加强与生活的联系、注重跨学科学习。  相似文献   

9.
<正>2022年版课标将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定位于立德树人,旨在推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高效发展。而语文素养以“文化自信”为基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列为三大核心板块。因此,教材在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下,编选了众多经典的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  相似文献   

1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自颁布以来备受关注,“新课标”以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构建了素养型教学目标体系,旨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新课标”阐述的核心素养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方面。而古诗词底蕴深厚,教师重视古诗词教学,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1.
文化自信是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四个方面之首。着眼于核心素养目标落实,语文教学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教材为依托,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资源,寻找语文学习和文化传承的契合点,通过设置“活的文化”真实情境,安排多样化体验探究路径,设计进阶型学习任务,活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策略,培养好“龙的传人”。  相似文献   

12.
“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标志着对于语文培养目的的方向转变,“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大要求构成的“语文核心素养”对语文教学的落地提出了挑战。在此前提下,从作业入手,由以往“类题链块”的作业布置思路转变为“知识序列”,利用“微项目群”的实施,多学科联合有机设计作业,夯实学生语文知识,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最终达到“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学科目的。本文围绕“微项目群”的建构与实施,从此类语文作业设计思路开始解剖,阐述组成该“微项目群”的各部实际实施与目的,为语文的作业实施带来可推广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文化自信”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四个核心素养之一,语文教学需要采取多种举措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自信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措施可以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为辅,做好课内外互动、校内外互联的全方位、多元化的文化自信教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盛会 《甘肃教育》2022,(22):85-88
诗词经典学习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一致,并对提高核心素养大有裨益。在当前笃定文化自信的背景下,有必要采取创新教学策略,强化对小学生在此方面的培养。文章首先分析了浸入式教学的意义内涵及其对小学古诗词教学的作用,并基于实践提出了在古诗词赏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即“构建适宜情境”“把握文化元素”“立足诗词意象”“进行内外融合”。  相似文献   

15.
“文化自信”居于语文核心素养四大内容之首,说明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通过调查发现,目前的古诗文教学存在“重教学目标,轻文化感悟”“重机械分析,轻文体逻辑”“重考试技巧,轻思维发展”等问题。为此,教师要认真研读语文新课标,在文化自信背景下,采取模块化主题、多元化拓展、创新教学方法等策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领悟古诗文的丰富内涵,理解古诗文蕴含的文化元素,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6.
<正>2022年版课标明确了语文课程需要培养学生以“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不断地积累和建构语文的核心素养,有效凸显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因此,构建以核心素养发展与提升为目标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语文核心素养,是教师应该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核心素养”主要由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创造四个方面组成。自读课作为侧重于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课型,是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本文首先厘清语文核心素养和自读课的概念,其次分析自读课教学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之间的关系,最后,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选编的自读课文为例开展探究,从四个维度提出了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一是拓展阅读内容,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二是利用旁批创设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三是设计层次性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四是比较阅读,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素养。  相似文献   

18.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可以看出,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分为四个方面,即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根据新课标的表述,语言运用主要包括语料积累、语感建构、语理习得、语言表现等。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在备课与教学设计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呢?笔者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燕子》一课为例,谈谈如何以语言运用为抓手,在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素养的过程中,使文化自信、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文本感悟为原点,以教学手段为支点,以实践创造为沸点,在“共情、共振、共创”中培养儿童的文化自信,进而提升儿童的文化认同、自觉、自信,发展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把“文化自信”列为核心素养之首,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将中华文化蕴含的“十大中国精神”渗透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培养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对中华文化充满敬畏感,坚持“两基本”“三带动”,用语文的方式教学语文、运用语文,还要有开阔的文化视野和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