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基于我国着力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背景,从学生自身角度及国家层面,阐述高中地理教学融合海洋教育的目的。首先通过对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涉及的海洋地理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并提出融合建议,而后对促进地理教学融合海洋教育提出多条教学策略,进而引导学生树立关心海洋的意识,提升海洋发展观念,培养海洋地理人才,助力海洋强国战略的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2.
中学地理课程教学中越来越注重海洋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在地理新课标的指引下,中学地理课程教学呈现出新的变化。本文将课程基础知识教学和海洋生态文明紧密联系,以人教版“洋流”知识为具体分析案例,从海洋的和平、海洋的权益和海洋的生态等三个方面具体说明了怎样将海洋生态文明渗透于中学地理教学之中,从而让学生逐渐养成对海洋生态文明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3.
十九大报告再一次提出了要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而海洋强国建设,必须重视海洋教育的作用。在高中课程中,地理是包含海洋内容较多的一门学科。但是高中海洋地理教育的知识内容设置不能适应我国的海洋发展现状,而且受应试教育影响,高考要求较低的海洋地理教学内容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不被重视。2017年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颁布对海洋地理的内容设置和要求都有较大的改动,本文对比2003年与2017年两版课程标准,找出2017年版课标中海洋地理内容的变化,并根据新版课标给出海洋地理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尹建强 《广西教育》2014,(31):161-162
秦汉真正大一统之后,《禹贡》经典化的统一帝国的模式与理念进入主动规划时期,成为其后王朝积极推进的空间政治方略,中央权威不断向外推廓,王朝地理架构向位于大陆边缘的海洋延展。继秦始皇乃临于海的实践之后,汉武帝也积极东巡海上,表现出对海洋的极大关注。这刺激了民间海洋探索和海洋开发的热情,促进了中国人海洋学的进步,王朝地理秩序也因此及于海洋。  相似文献   

5.
秦汉真正大一统之后,《禹贡》经典化的统一帝国的模式与理念进入主动规划时期,成为其后王朝积极推进的空间政治方略,中央权威不断向外推廓,王朝地理架构向位于大陆边缘的海洋延展。继秦始皇乃临于海的实践之后,汉武帝也积极东巡海上,表现出对海洋的极大关注。这刺激了民间海洋探索和海洋开发的热情,促进了中国人海洋学的进步,王朝地理秩序也因此及于海洋。  相似文献   

6.
对海洋教育内容进行了解读,分析了我国中学地理教育中海洋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我国不同时期中学地理教材中海洋教育内容进行了梳理,列举了世界主要国家和组织的海洋教育举措,最后提出了我国在中学地理教育中进行海洋教育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安徽师范大学不同学院随机抽取对782位大学生海洋意识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海洋意识总体水平很低,正确率仅是43%,尤其是海洋知识的掌握。(2)大学生对海洋争端的关注度不高,正确率仅是7%,钓鱼岛事件、东海油田事件和南海事件并没有引起当代大学生的重视;(3)大学生对学习海洋知识缺乏兴趣,与海洋无交叉专业的学生表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近代人文地理学家张其昀编撰过多套中学地理教科书,《新学制人生地理教科书》是其早期编写地理教科书中的代表作。张其昀意识到海洋的重要性,他的海洋教育思想主要以海洋对人生的意义为基础开展论述,主要包括海洋的自然环境、海洋与经济、海洋与文化、海洋与国防四大方面。张其昀海洋教育思想的特色在于:把海洋放入人海协调观的视野下去考察;在世界文化中心的变迁中去理解海洋对人类文明的意义;强调海港对当时中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STEAM教育理念强调融合多学科知识,运用综合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广泛应用的教学理念。在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背景下,中学地理课堂是培养学生“海洋意识”的主阵地。文章以“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为例,将STEAM教育理念渗透于高中地理教学,探讨STEAM教育理念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策略,深入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海洋意识是中国海洋事业建设重要环节。面对目前国内海洋意识薄弱的现状,提升海洋意识研究就成为增强国内海洋意识的重要内容。应当在认识海洋意识重要地位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对其全方位认识的讨论,并使之理论化、系统化;挖掘和整理沿海居民特有的海洋民俗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积极推动对海洋的利用和保护。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海洋微生物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通过EOL网络教学平台这种辅助教学手段来管理课程内容,共享教学资源,设计及实施课外教学活动,从而推动海洋微生物学教学的数字化、共享化、互动化。课堂授课和EOL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加深学生对海洋微生物学相关知识的充分理解。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高中阶段地理课程在完善自然、人文和区域地理基本框架的基础上,要综合考虑融入科学发展观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海洋意识教育等。2001年,联合国首次提出了“21世纪是海洋世纪”。我国海陆兼备,海疆辽阔,但公民的海洋意识并不强。本研究采用海岛情境设计案例,通过对比国内和国外海洋资源的利用现状,逐渐渗透并提升学生的海洋国土意识。  相似文献   

13.
哥伦布发现美洲与海洋地理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长春 《历史教学》2002,(10):21-24
多年来,人们对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动因、过程、影响、作用及其他问题,多有争论,褒贬不一.本文仅从海洋地理科学的角度,分析哥伦布航海的成因及海洋地理科学发展的关系,从一个侧面对哥伦布及其航海活动的地位与作用给以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4.
沿海地区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是特有的、丰富的。我们依托海洋教材,从地方入手,从校内外入手,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开发本土资源,促进学生海洋课堂的发展。让学生们爱上海洋课堂,爱上探索海洋,从而热爱自己的家乡。  相似文献   

15.
钦州市是桂南沿海经济区四大支撑城市之一,由于传统观念、错误开发观念影响以及海洋教育相对滞后,钦州海洋意识仍显薄弱。这关系到钦州区域经济发展、国家民族的兴衰以及人类的未来希望。建议采取在学校增设海洋专业课程,普及海洋科学,重视城市海洋化建设,创建钦州海洋信息系统等措施,增加人们了解海洋的途径。增加钦州人的海洋意识。推动钦州海洋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进入近代社会后,包括海洋科学在内的西方科学传入,我国近代海洋科学随之逐步发展。由于地理、气候、历史的优势条件,青岛首先成为中国近代海洋学的发展基地。独具特色的海洋教育传统为青岛成为海洋科学重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的海洋学科教育培养了专业的海洋科学人才。以观象台和水族馆为代表的科研机构不仅引领着专业的海洋科学学术研究工作,也为海洋科学知识向社会的宣传普及提供了教育基地。同时,滨海的生活场景也成为良好的海洋教育空间。伴随着学校海洋教育与社会海洋教育的共同发展,海洋科学知识逐渐传播,人们对海洋科学的认知逐步深入,青岛也不断成就着在海洋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海洋战略体现了一个国家对待海洋的基本态度和行动方向。将我国海洋战略融入中学地理教学有利于学生直观理解国家发展战略,是落实“学科育人”的具体举措,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时代使命感以及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研究认为,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融入我国海洋战略可以通过如下方式:一是结合课程内容,渗透我国海洋战略理念与举措;二是结合海洋时事新闻,开展相关探究活动;三是科学利用高中地理选修模块“海洋地理”课程内容,开展海洋战略主题研讨活动。  相似文献   

18.
传统中国以农业立国,农耕生产方式对土地的依附决定了这一国家的内陆属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传统中国是与海洋绝缘的国家,相反,它背靠大陆、面向海洋的地理格局决定了其价值选择在大陆与海洋之间往复摆荡的特性,也决定了走向海洋是其重要的取向。从历史看,中国社会早期对海洋的认知大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华夏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主要源自"面向大陆"和"面向海洋"两种文明体系的交汇,这使中国文化在其初成时期即包蕴了深厚的海洋基因;第二,中国社会早期对海洋的发现,基本遵循了黄河→渤海→东海→南海逐步放大的路径,并最终形成陆海并济的国家地理观念;第三,海洋空间的深广和无限,对中国人的海洋认知和想象构成考验,所谓陆海并济的天下观,主要表现为从陆地经验向海洋想象的挪移和展开;第四,农耕文明对水或河流价值的体认,最终导致了在哲学层面对海洋价值的极端肯定。大海被视为众流的归宿和水的本源,这使传统的陆地中心观念有了向海洋中心发生反转的可能性。从史籍看,这种反转完成于魏晋时期,重要的表现是海洋成为哲学反思的对象,中国传统的道论、元气论至此蜕变为一种"以水为本"的海洋宇宙论。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采用多层次因子分析法对惠州市海洋经济发展的区域优势进行分析,认为惠州市发展海洋经济在珠三角区域内具有地理区位因子、资源因子和社会因子方面的明显优势,表现为较好的地理区位,较高的资源潜力和大项目拉动优势,在区域经济因子上具有非常明显的劣势,表现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海陆经济关联度较低。  相似文献   

20.
陶忠林 《天津教育》2020,(2):137-138
我国不仅国土面积广阔,也有着十分广阔的领海,我国的领海主要分为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这些海域也是我国领土资源的一部分,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海洋安全不仅与国土安全息息相关,也关系到我国的国家主权,海洋还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海洋资源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的领海面积有300多万平方公里,但是高中地理的课本上对我国海洋资源的介绍相对较少,这也导致了大部分中学生缺乏海洋知识。由此可见,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渗透海洋安全意识教育是尤为重要的,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对海洋安全意识的了解。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就海洋安全意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渗透海洋安全意识教育的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