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思想政治课程校本化实施,是在坚持国家课程原则的前提下,因校制宜,将国家课程管理校本化、目标校本化、内容校本化、教学方式校本化、课程评价校本化,以提高立德树人实效性的行动策略。通过研究,我们探索出思想政治课程校本化实施的两条路径:一是课程校本化实施,即学校和教师在坚持国家课程原则的前提下,对课程目标和内容进行校本化解读,通过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进行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在国家课程的  相似文献   

2.
刘洁 《上海教育》2010,(17):79-80
校本德育是以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为前提,以德育基础工作的规范性和学校德育特色的创造性为基本内涵,以学校和地域的优秀文化传统、优良的教育传统为背景条件,从本校学生实际出发,以学校管理者与教师为构建主体,通过德育课程建设、德育管理、德育研究等工作的校本化来体现德育是学校的自主行为。其中,校本德育课程是学校德育特色通过课程予以确立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3.
以班为本优化学校课程是课程改革实践的一种新探索,其目的在于增强课程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使非小班化学校更好地贴近"生本",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班本"具有其独特性和综合性。通过国家、地方课程校本化、班本化实施和校本课程班本化实施、德育课程班本化实施三方面综合实践,全面优化学校课程,让课程更适合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有效达成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4.
首先提出开发校本化德育课程是解决当前小学德育教学实效性不足的重要策略,进而分析小学校本化德育课程开发对学校教育、学生发展和教师教学的价值,最后基于以上的理解,结合实践总结了学校校本化德育课程建设的三方面经验,即依据社会需要建设德育校本活动课程、让学生参与德育校本活动课程建设和依据学校特色资源建设德育校本活动课程。  相似文献   

5.
校本课程是在国家课程标准规范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和补充的,以学校为本位,以学校为阵地,在学习需求分析基础上,由学校自主开发和编制的可供学生进行多种选择的课程,具有校本化、个性化、特色化和自主性等特点。其实施策略有理论与思想准备,师资校本培训,对学生及家长的需求分析,对校本课程资源及条件的评估,典型引路、点面结合等。  相似文献   

6.
刘梦 《基础教育研究》2021,(1):37-38,41
近年来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和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发展,校本课程得到更多的重视,学校陆续开始进行校本课程的研究。经调查发现部分小学在实施阅读校本课程中,存在对校本课程资源的深度挖掘不够、校本培训力度不够、阅读时间得不到保证、忽略家长的参与等问题。为了使校本课程更大程度上发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打造学校文化特色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应当继续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评价体系的细节,促进学校与家长双方的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7.
陈名剑 《天津教育》2022,(23):45-47
<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生活化,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也使学生在活动中接受了锻炼和精神洗礼。在农村中小学生中开设丰富多彩、有声有色的校本化德育课程,是提高农村学生综合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课程多样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快,农村中小学教师也必须带着前瞻性思维重视德育有效途径的不断探索,对农村中小学本土资源做到全面挖掘,从而坚持课程内容校本化,实现农村中小学生德育课程的创新,将德育整体水科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基于此,  相似文献   

8.
始于1888年格致书院的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百年砥砺,积淀深厚,在近代和现代教育史上留下了浓重而富有光彩的一笔。今天,面对多元、多变的价值观的冲击与挑战,学校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积极实践,为破解德育难题、增强实效开辟了一条新路。课程化的校本德育想让德育贴近学生的生活,就要让学生认识到德育与自身发展息息相关。学校通过系列化校本德育课程的构建和实施,引导学生明自主之责、立成才之志。"素  相似文献   

9.
高中的主题班会是围绕一定主题而举行的普通班级全体成员会议。主题班会是学校以及班级德育管理的基本渠道和重要阵地。在核心素养发展背景下,主题班会活动应致力于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使之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获得充分的自主发展,形成社会参与意识与能力。校本课程化的主题班会,将主题班会提升到学校整体教育角度,具有协同效应、叠加效应以及持续效应。班主任作为班级德育管理者,应成为学校校本课程的助推者、落实者。本文基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视角,对核心素养下的主题班会校本课程化的实施方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0.
王金池 《辅导员》2014,(15):47-47
<正>我们长清区实验小学一直致力于重构学校课程体系,在不断的学习领会和努力践行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幸福教育办学理念,努力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各级课程进行统整,进而建构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化幸福课程体系。一、德育为先之德育课程在有效德育实施过程中,我们主要进行了班级管理课程化、主题教育课程化、养成教育课程化、校外资源课程化四个方面的探索,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本校特色的育人之路。班级管理课程化主要是建立了"学生在班主任的宏观调控下自愿组合形成班级管理互助小组,以学生自我管理与同伴相互提醒、监督、评价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特殊教育中职学校学生现状和德育课教学现状出发,分析了利用校本课程对残疾学生实施德育所具有的优势,阐述了德育校本课程文本内容和形式体例,并强调应以综合实践活动增进学生的德育体验,德育评价更需灵活多样。  相似文献   

12.
区别于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应更多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同时,作为学校自主构建的课程,校本课程必然立足学校特色,带有学校自身的"烙印",即校本课程既要立足学校特色也要成全学生成长。这两点主张既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也是贯穿于课程实施中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走进华亭,你就会感到一股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这里有质朴敦厚的民风,有多姿多彩的民俗……,这些无不为我校开展弘扬民族精神活动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我校以积极推进校本课程建设为抓手,以“主体性、体验式、活动化”的学校德育模式为着眼点,旨在建立校本课程和探索与实施校本课程所相应的德育管理机制,使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品质,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和拥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塑造出我们民族的“脊梁”——“自律、自治、自主、自强”的时代新人。我们尝试着将伟大的民族精神注入学校教育管理的全过程,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管理;…  相似文献   

14.
课程是实施学校教育的重要途径,设计课程就是为学生设计生活。在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共同推进、协调发展的研究中,校本课程发挥着其特有的功能,不仅要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对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有效补充。学校要培养未来社会的公民,使学生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兴趣和习惯,陶冶性情,开设相应的校本课程或开展丰富的活动,家长是必不可少的资源。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引进家长资源,是我校的一项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长清区实验小学一直致力于重构学校课程体系,在不断的学习领会和努力践行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幸福教育办学理念,努力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各级课程进行统整,进而建构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化幸福课程体系。一、德育为先之德育课程在有效德育实施过程中,我们主要进行了班级管理课程化、主题教育课程化、养成教育课程化、校外资源课程化四个方面的探索,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本校特色的育人之路。班级管理课程化主要是建立了"学生在班主任的宏观调控下自愿组合形成班级管理互助小组,以学生自我管理与同伴相互提醒、监督、评价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课程,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二者研发的有机整合,使我校走上了特色发展之路。在评价过程中,对学困生的评价尺度要宽松一些,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整合研究,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张扬和自主发展.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现已经初步形成我校的育人特色。  相似文献   

17.
毕元东 《山东教育》2021,(10):22-23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有机结合,可以针对学校、学生实际发展差异进行调整,有助于优化课程结构,促进课程模式的多样化。如何打造既具有学校个性特色,又能提升学生素养的校本课程体系,是每个学校校本课程研究的中心。为此,乳山市黄山路学校进行了“幸福魔方”课程的规划研究。该课程以“统整思想”为理论引领,将构建“德育课程体系”为教学中轴,按照“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特色课程德育化”的课程设置思路,构建了一套符合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正>"课程"广义上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狭义上是指某一门学科。"德育课程化"是学校德育的有效实施,是借鉴学科教育之长,按照课程的要求对德育进行设计、组织、实施、评价,以期增强德育教育的有序性与有效性。郑州市第七十四中开拓创新,积极进行德育课程化的尝试,在全国首开高中养成教育校本课程,围绕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开展各项工作,打造核心校风,推出教育品牌,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把德育课程化分为养成教育课程的实施和  相似文献   

19.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自主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它实质上是一种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即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科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会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背景下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校本课程建设和管理,是本次国家课程改革的一大创新,它赋予了学校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极大的责任和一定的自主权。学校把校本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自主权交给教师,为教师营造自主、创新的环境;还可以利用社会资源,实行课程招标。同时,学校要求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使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得到发展。学校根据现有条件,制订课程改革方案和实施指南,将不同类型的课程细化成“课程菜单”,为了保证校本课程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老、中、青年教师相结合的校本培训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