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院校特色文化育人需要解决定位、方法和体系构建三大问题。文化育人与学校精神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是整个学校文化育人的核心;制度文化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表征的纽带;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是育人的载体,落实在育人的方方面面。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传承陶行知文化,凝练“爱满天下”和“一训三风”精神文化,在制度建设中融入陶行知教育思想,建立了专业文化、课堂文化、师资文化、环境文化、服务文化等育人平台和载体,形成文化育人体系,开展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
<正>学校文化是学校的隐蔽课程,也是一所学校最深沉、最持久的课程。学校文化具有多样功能,即示范功能、导向与凝聚功能、扬弃与创造功能、约束与熏陶功能以及平衡与协调功能。具体来讲,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塑造和具有的软件环境与育人氛围,包括学校建筑、物理环境、典型标识等物化形态,校风、教风、学风、学校传统、学校校训以及集体舆论、人际关系、心理氛围等精神形态,学校章程、管理  相似文献   

3.
学校作为教育的环境,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场。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血脉,是师生的精神家园。育人功能是学校文化的本体功能。强化学校文化育人功能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如下几个方面:塑造精神文化,彰显特色文化,规范制度文化,构建环境文化。  相似文献   

4.
正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精髓。创建务实有效的校园文化,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是学校工作的追求。我校从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五个层次入手,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植入学校的文化建设中,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我们应确立“高品质”的文化内涵。这具体表现在学校的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课程文化和精神文化五个层面:即以育人为宗旨,建立典雅的环境文化;以人为本,建立充满温情的制度文化;以活动为载体,建立高品位的行为文化;以课程文化为方向,建立校本特色的教学文化;以打造品牌为动力,建立最高层次的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6.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学校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是推进素质教育和创立办学特色的重要手段.是学校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的根本之源.也是学校创新发展的生命所在。  相似文献   

7.
崔巍  李岩 《天中学刊》2002,17(4):114-115
一、要重视为创新教育创设最优化的环境和氛围 实施创新教育必须重视优化育人环境。育人环境是指围绕着育人工作而展开的对育人有着重要影响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层次、制度文化层次和精神文化层次。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物质载体,它是整个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制度文化是育人环境中严格的制度保证;精神文化属于较高层次,是校园建设实质性和根本性的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存在的价值取向。育人环境的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育人环境的整体系统,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创新教育的实…  相似文献   

8.
学校文化是学校教育内在本质的集中表现和生存方式,是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办学目标、学校传统、校风、校貌的综合体现,搞好学校文化建设对于学校内涵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学校文化建设是实现管理育人的关键所在,为实现教书育人营造良好氛围,为实现环境育人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学校作为特有的社会组织,如何有效利用自身文化与环境优势,实现对教师、学生的最优化教育.本文拟从四个方面来展开对校园文化工作的论述: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充分认识到学校管理与学校文化离不开校长、教师、学生的共同参与,因此认为"以人为本"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优化学校育人环境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0.
校园文化主要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方面。校园文化是学校育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影响,具有教育内容上的广泛性、教育影响上的暗示性以及教育方  相似文献   

11.
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图书馆资料、情报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它的工作是不 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是一咎育人的气候、依据社会文化分类,校园文体中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其中物质文化侧重于服务育人,制度文化侧重于管理育人,精神文化侧重教书育人。从三种育人形态上看,图书馆及其工作均居于不可忽视的地位,是校园文化建设整体中的重要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2.
学校的管理应摒弃传统的控制人的管理模式,从课程实施和班级建设两方面入手,积极探索"温馨管理"。通过"导学式"、"体艺2+1"、科技教育三大特色教学,彰显"温馨管理"的智慧;立足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三个层面,进行"温馨管理"考核。由此,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为学校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陶红  高先燕 《职教论坛》2012,(33):31-34
从中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内涵入手,分析了二者对接的可行性,提出坚持以中职学校及其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坚持以精神文化为重点的原则;坚持以企业文化为主导的原则;将企业文化要素引入中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将企业管理、公司行为规范引入中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将职业精神注入中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以此创设中职学校新的育人环境,实现中职学生零距离就业,确保中职学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蔡建中 《考试周刊》2013,(70):172-173
<正>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展现学校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多年来,我校开展以"环境育人、制度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特色育人"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和谐、高效的育人环境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一、构建优美、高雅的环境文化,促进学校健康发展校园环境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隐性课程,是课堂教学的  相似文献   

15.
学校的文化标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省以职业学校的文化标识为载体,通过开展文化标识的评选活动,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进一步落实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要求,加强全省职业学校文化研究和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品位。这是全国第一次省级职业学校文化标识的评选活动。评选共收到91所学校327件参赛作品,最后评出物质性文化标识一等奖作品25件、二等奖作品50件,非物质文化标识一等奖作品22件、二等奖作品31件。作为又一个"第一"的探索者,江苏省教科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所长、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主任马成荣研究员,介绍了作为组织者对于职业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正学校文化是一种环境,也是一种氛围;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精神。和谐的学校文化就等于卓越的品牌,是一种能动、持续的教育正能量,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一、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学校文化制度建设(一)学校文化制度建设要展现"特色"我校按照"全"(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细"(细化内容,便于操作)、"严"(严格执行,奖罚分明)的基本原则,不断修订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抓过程管理,抓内化自律,从而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行为文化,达到管理和育人的双重效果。在教师方  相似文献   

17.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学校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具有多方面的育人作用。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已显得尤为重要,其途径分别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大学生社团和工会组织建设;发挥网络和校园流行语的促进作用;大力推广合唱活动等。  相似文献   

18.
张建朴 《湖南教育》2020,(12):55-57
<正>空间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载体。它不仅很好地展示出学校的形象和气质,同时也对全校师生进行无声的熏陶,具有强大的隐性育人功能。换句话说,学校空间文化建设得好,就会给每一处建筑、每一面墙、每一座雕塑、每一颗树都赋予一种活的灵魂,发挥无声的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学校文化是形成于学校内部的一种群体文化和组织文化,是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学校文化来源于学校群体,是学校成员智慧、经验、精神作风的积淀和提炼;学校文化又融于学校群体,是学校成员学习、研究、教书、育人的规范和动力。充满诗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发展的精神航标,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通过访谈调查新疆某自治区级示范高中7名教师,试图了解中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状况。研究发现,学校在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制度育人过程中存在融合的发展空间。建议学校树立智育与德育并举的课程育人观,倡导学生成为组织与参与活动主体的实践育人观,推崇学校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的文化育人观,施行民主与科学共推的管理育人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